21日上午,我市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董卫民市长强调,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坚定决心,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会上通报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及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并对经济发展指标排名靠后的县(市)区进行了集中约谈。,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3%,外贸出口增长1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和8.1%。
今年上半年,董卫民说,'s经济运行呈现“稳、进、增、优”的积极态势,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企业效益不断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稳增长的基础比较薄弱;项目攻坚签约多,开工投产落地少;实体经济依然困难;经济结构不优,尚需深刻转型。
在处理董卫民强调,,的经济发展时,整个城市不仅要看到问题,还要看到希望。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保持一定的力量。同时,在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中,坚持靶向发力,全面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坚持工业强市,夯实发展基础;坚持三产联动,突破性发展服务业;坚持投资拉动,强力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坚持完善功能,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深化改革,切实增强发展活力。要统筹做好脱贫攻坚、棚改、抗旱、安全生产等重大民生工作,全力以赴做出让人民满意的成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成功召开。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叶主持会议。副市长于平辉、薄银根、黄、李莉,市政府秘书长徐伟出席会议。
面对下半年我市经济增长任务十分艰巨的现状,各县(市)区、开发区和新港(物流)园区也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保持定力,全面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
大冶市:加大投资壮筋骨
强化实体服务,壮大经济总量。深入开展“双千”行动,加强对企业的运营监控和协调服务,破解企业要素瓶颈,让企业最大限度释放产能。深入开展企业振兴工作,进一步完善扶风特钢等11家重点振兴企业市领导挂点和专班保障工作机制。继续加大对新野特钢、望城公司等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金派公司、汉龙汽车、华新钢铁、李珊板带等一批重点企业发展,确保总投资20亿元的金派健康白酒产业园建设。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生态旅游、医疗养老等产业,咬住招商引资,培育经济后劲。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认真筹备2017年鄂港澳粤经贸合作洽谈活动,力争引进一批又大又好的项目。依托总部经济中心,重点引进一批总部型企业和功能型金融机构,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加大项目投资,壮大经济筋骨。扎实发起项目建设攻坚战,抓好重大签约项目落地,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确保已签约的53个重大项目成为实实在在的投资。特别是大力推进中兴新先进材料、汽车模具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加快汽车发动机、车轮、座椅等配套项目建设,确保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加快推进青铜小镇、茅浦大峡谷等生态旅游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新开工项目86个、竣工投产项目86个,到位资金150亿元。
阳新县:克难攻坚保目标
强力推进项目攻坚。紧盯11个列入全市管理名单的重点项目和173个列入县级管理名单的重点项目,严格把好“两个一”
机制。对项目不落实或项目推进时序过慢的单位实行挂牌管理,对全年两次排名倒数后两位的单位,实行约谈问责,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精心开展招商引资。牢固树立“大招商大发展、小招商小发展”理念,突出抓好委托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和“阳商回归”工程,力争新引进投资过30亿元项目1-2个,确保圆满完成招商引资年度任务。用足用好贫困县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
用心服务企业发展。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等活动,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推动企业增产、增收、增效。充分发挥产业扶持资金和“过桥资金”等帮扶资金作用,在今年已为72家企业办理“过桥资金”2.8亿元基础上,继续推进“助保贷”和“续保贷”等金融业务创新,着力解决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紧紧围绕“2018年脱贫、2019继续巩固”目标任务和“两不愁、三保障”具体要求,着力推进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确保今年18847人脱贫、18个贫困村出列,2134户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如期完成。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狠抓招商强产业
狠抓招商引资,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继续坚持大员上阵、全员招商,广泛搜集企业投资信息,动态管理项目信息库。精确锁定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动向,突出招大引强,延长三大产业链条,推进集群发展。加大驻点招商、委托中介招商等招商力度。下半年,力争签约重点项目15个,新批外资企业3个。
狠抓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跟踪推进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制作项目落地审批清单,统筹服务项目开工前期各项工作,力促沪士二期等新签约项目10月前开工,确保下半年开工建设项目12个。完善在建项目会商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难题。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定颖电子等项目施工进度,力争下半年竣工投产项目11个。
狠抓服务保障,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双千”活动,支持企业健康发展。加强重点产业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变化。主动向上沟通协调,多渠道帮助企业争取项目资金。积极开展政银企合作、用工、生产要素等协调服务工作,千方百计为中小企业化解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
狠抓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用好用活“人才十条”“创新创业十条”政策,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高标准建设孵化器、加速器,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大力推动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品升级,擦亮“黄石制造”,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
黄石港区:突出重点抢进度
组建行业协会,精准招商引资。结合“服务业强区”发展定位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实际,实施4个专班精准招商。组建人力资源、金融、物流、文化等16个行业协会,实施以商招商,实现区域招商引资全覆盖,努力完成年初确定的10亿元项目签约的目标。
突出产业重点,做实楼宇企业。按照激励楼宇经济发展“金十条”,大力引进企业总部和证券、律师、评估等机构进驻,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打造“立起来的开发区”。支持传统楼宇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打造义乌国际商贸城创建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
实施“双修”工程,提升城市品味。狠抓生态修复,认真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加快推进青港湖等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城市修补,加快推进完成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重点完成花湖大道东延等4条微循环道路建设,尽快完成彩虹路等12条背街小巷改扩建,对道路破损、排水不畅、路灯缺失、公厕数量不足等问题进行改造。
组织挂图作战,加速项目落地。围绕全区66个重点项目,突出抓好在建项目调度、停建项目复工和新建项目服务工作。对每个项目逐一明确责任清单、问题清单,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实施挂图作战。加快方家墩等棚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度,积极与鄂州顺丰物流机场对接,重点推进林安物流等一批签约项目的迅速落地。
西塞山区:主动作为促发展
突出项目投资,提升发展支撑力。全力推进12个市级重点项目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项目储备,促进动力接续,以基础设施建设、模具材料、装备制造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创产业等为着眼点,加快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积极推进PPP模式,完善PPP项目库,继续加大模具材料园PPP项目的建设力度,推动飞云公园、西塞神舟会建设等一批PPP项目的落地实施。
突出招引落地,增强发展源动力。狠抓项目招引,继续做足、做实“补链、强链”文章。积极研究“重资产招商”模式,实现招引新格局。确保新签约智能制造(模具)产业类项目4个以上、模具材料产业类项目5个以上。狠推项目落地,重点推动丰展五金等项目建成投产达效,重点服务绿创电子等企业开工建设。
突出企业服务,强化发展软实力。认真落实《西塞山区推进工业强区促进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兑现对企业的奖励、扶持政策。不断深化“双千”活动,加大“五百”走访力度,搭建好与企业有效沟通对接的服务桥梁。打造高效区级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模式,探索多元融资格局,用好用活县域经济调度资金和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下陆区:全力以赴抓项目
抓实经济运行调度。坚持月度、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及时研究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对策,全力确保经济指标完成任务。深入推进“五个一”和“双千”活动,发挥县域调度资金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制定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切实为企业解决一批生产发展难题。
抓实项目攻坚行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策划老工业城区搬迁改造等方面项目。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和完善领导包保、专班服务、挂牌管理机制,定期开展项目督办、拉练活动,将重点项目具体化、节点化、清单化,定期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困难问题,助推人福医院等项目顺利实施。
抓实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围绕五大新区功能定位,深入研究招商引资路径,明确铜延伸加工等产业招商重点,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全面做好项目跟踪协调服务,积极做好氢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等一批项目的跟踪洽谈。不断强化土地、规划、环保、金融等要素保障,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确保招商引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大力刺激消费。加大服务业示范区的招商力度,着力引进投资大、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商贸服务产业项目,突出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行业。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全力推进东方山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形成新的消费服务热点。
铁山区:工业强区不动摇
转方式、强督办,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抓在建项目,采取专班全程跟踪服务等措施,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鸿福新材料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抓园区建设,倾力打造西区工模具产业园,力争引进5家企业,开工建设7家企业。抓示范工程项目,全力抓好铁山—还地桥地质治理示范工程二期七个地块治理项目。
强产业,抓招商,积聚城市发展后劲。坚持驻外招商不动摇,选派精兵强将驻外招商,力争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完善招商引资各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建立招商引资网站等手段为招商引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抓服务、促发展,提升全区经济实力。加强企业生产要素的服务协调工作,协调解决企业资金难题。进一步增强节流意识,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管理,确保程序的规范、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力度,为地区经济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补短板、兜底线,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环城路、楠田大道等交通工程项目、铁贺路道路周边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
黄石新港(物流)园区:乘势勇进固成果
突出抓好经济运行协调服务。成立专班深入企业调研,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坚持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着力抓好晶贝渔光互补发电、顶新环保生物质材料等一批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进规申报工作,确保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突出抓好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推进黄石新港现代物流园、棋盘洲综合保税区、科技创业园项目建设,确保黄石新港现代物流园在7月28日奠基、8月份正式动工建设,科技创业园21座、7万余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在年底前基本建成,棋盘洲综合保税区在年底前完成可研、规划设计等工作,并力争启动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紧盯8月底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营、9月28日多式联运示范线路开通、11月底宝武钢铁新港产业园一期建成试投产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重大时间节点,打好项目建设的“阵地战、歼灭战”。加快推进中粮高新技术预混料加工、危化品码头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建成。
突出抓好精准招商。加强对接联系,巩固招商成果,着力抓好大冶有色金属期货交割仓库、盒装金属装饰保温一体板等一批已落实投资意向项目的签约工作,为园区发展提供强大的项目保障。
来源 | 黄石日报















黄石发布
100000+黄石人都关注的微信平台
就差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