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第三方担保或与保险公司合作,发行履约信用保证保险等产品,保障投资者账户和资产的安全,是P2P平台用来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常用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担保产品并不一定覆盖平台所有产品,当项目逾期时,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可能不会向投资者支付全部金额。也就是说,有担保公司帮忙,并不意味着平台一定安全。
近日,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广州PICC P&C保险”)发布公告称,P2P平台“草根投资”通过其相关app和网站广泛宣传“草根投资与PICC合作,保障线上资产的表现”“草根投资近期与PICC等保险巨头达成战略合作”等虚假宣传内容不属实。广州PICC P&C从未与浙江草根投资有限公司、浙江草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与草根投资不存在保险合同关系。
"投资者应该更多地了解担保的范围、触发机制和具体规则."一位行业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第三方担保模式渐起
P2P平台与保险公司或第三方担保公司合作,是增加信任的一种方式,成为投资者选择平台时参考的因素之一。自2015年以来,许多P2P平台都宣布了这样的合作。
比如最近喜洋洋贷款与PICC P&C保险合作,提供信用保证保险担保和担保公司担保;帕特贷款与中德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风险保障方案;在积木的“穹顶计划”中,如果项目违约,担保公司将在项目到期日后的第30个自然日购买项目的债权。
P2P平台引入第三方担保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第三方担保公司,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和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二是与保险公司合作,最常见的是履约保证保险。
履约保证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向履约保证保险受益人(P2P投资人)承诺,如果被保险人(P2P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履行还款义务,保险公司将承担赔偿责任,并按保单约定向投资人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保险产品。
除了履约保证保险,账户安全保险和财产保险在业内也很常见。账户安全保险是指对用户账户安全的保障,即当用户从P2P平台账户充值、取款时,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应的损失;财产保险主要为担保对象的抵押物提供担保。例如,保险公司将为抵押的汽车的安全问题买单。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表示P2P是点对点借贷中的信息中介,“不允许提供信用增级服务”。也就是说,P2P平台不得直接或变相向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息,投资者有义务“承担借款产生的本息损失”。
《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件)也指出,“风险准备金与网贷机构信息中介定位不符,应逐步消化,降低风险准备金规模。”建议各地积极引导网贷机构采取引入第三方担保等其他方式保护贷款人,风险准备金和风险准备金模式被认定为违法。
因此,“近期P2P平台与保险公司或第三方担保公司的合作,符合监管部门的态度,禁止平台自我担保,但鼓励平台采取措施,确保投资者利益。”据业内人士透露。
保险公司态度谨慎
与第三方担保相比,信用履约保险依靠的是担保理念。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很多履约保险不会覆盖所有贷款项目,而可能仅限于某一类优质资产。此外,d资产的保险费率
去年6月,原中国保监会对《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规范保险公司网贷业务,要求保险公司开展网贷平台信用保险业务,对合作网贷平台制定了严格的资质准入要求。《意见稿》推出后,此前推出履约保证保险的网贷平台和承保保险公司面临自查自纠整改的局面。
根据《意见稿》
求,保险公司开展网贷平台信保业务,不得与不符合互联网金融相关规定的网贷平台开展信保业务。此外,《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与网贷平台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险公司开展网贷平台信保业务,应按照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相关规定,做好保险产品及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披露;保险公司应要求合作网贷平台公布由保险公司统一制作和授权的保险产品重要信息,避免网贷平台进行虚假、误导宣传。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对与P2P公司开展类似合作都持谨慎态度。例如,某保险公司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我们不会与P2P平台合作,这一块业务我们不做。”
“履约险对接的资产杠杆非常高,规模太大肯定会影响赔付率。监管对保险公司开展网贷平台信保业务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保险公司为P2P平台提供过度的背书。”业内人士称。
担保乱象需警惕
P2P平台寻求与险企、第三方担保公司合作,一方面有助于平台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在风险备付金被叫停的情况下,对防范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上了保险或有第三方担保的P2P平台就一定靠谱吗?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担保项目并不意味着产品的完全赔付,有担保公司助阵也并不意味着平台一定安全,投资人应注意具体的项目条款细则。“这不能作为投资评判的依据。”上述业内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以履约保险为例,专家表示,首先要看履约保险的保证范围有多大,是全保还是保一部分?其次,要看保险的触发机制是什么,比如逾期多久后履约保证保险才能启动?第三,要看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的能力有多大,担保公司为多少家P2P平台提供了担保?但这些信息并没有完全向投资人披露。
例如,以近期某头部P2P平台与保险公司合作的履约保证保险为例,平台针对特定借款产品推出借款人的履约保证保险,所承保产品借款周期不超过12个月,借款金额不超过20万元。保险公司向借款人收取保费,如果借款人出现违约,保险公司将根据协议约定,对逾期超过90天的借款给付保证金。
“不超过12个月”、“逾期90天”、“借款金额不超过20万”等都是此项保险的具体细则条款,也就是说该保险产品并不覆盖P2P平台的所有产品项目。
上述专家表示,由于保险公司的履约保证险承保的是P2P平台上债务人与投资人的借贷关系,因此,即便是平台爆雷、跑路,保险公司也不能因此而免除保险责任,但保险公司可根据免责条款拒赔。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平台是信息撮合方,平台出现问题并不会影响项目本身的法律效力,但也要关注项目的担保范围。“不一定所有标的都在担保范围内,即便有了保障,投资人也要看条款。比如在赔付比例上,不一定是百分之百赔付。”
例如,担保公司及保险公司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产品。“担保费只有几个点,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倾向选择风险可以承受并且可控的项目。”薛洪言称。
上述业内专家认为,当P2P爆雷、跑路等不可抗力风险发生后,具体要看双方的合同框架是怎样运行的,保障机制起多大作用是否在合同中有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担保公司也可以甩锅。”
另外,对于与担保公司或者保险公司的合作,多数P2P平台信息披露没有尽到完全披露的责任。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的P2P公司只是对外宣传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但并没有向投资者披露平台与保险公司或第三方担保公司的合作内容。担保范围、赔付比例、担保公司共为多少平台提供了此类担保等具体信息,投资者并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