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永嘉,人们更担心的是“红糖馒头行业”有多少商家违规使用添加剂。
“红糖馒头”
文|思宁
近一两年来,小红糖馒头成为了主食行业的线上名人。——的焦糖色外观和甜味,让馒头这种传统主食,注入了一些流行基因,风靡大街小巷。从大大小小城市的早市到农村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红糖馒头店门前,往往排起了长龙。
然而,最近的一则新闻让这个“主食网上名人”一夜之间变成了“网络黑”。
近日,浙江永嘉警方破获一系列“问题馒头”案件,打击早餐摊点37个,抓获41人。据了解,这些“红糖馒头”并没有添加红糖,而是添加了甜蜜素。为了让红糖馒头颜色诱人,无良商家用酱油带出颜色,再用甜蜜素增加甜度,同时掩盖酱油的味道。一些商家出售的白糖馒头中也添加了甜蜜素。
甜蜜素,即甜蜜素,是食品生产中常见的添加剂。根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允许在蛋糕、饼干、面包、冰淇淋、雪糕、饮料等产品中添加,国家标准为每公斤不超过0.65克。但甜蜜素不能用于馒头、馒头等发酵面制品,也不能用于膨化食品、小油炸食品和肉制品。
也就是说,这些用甜蜜素蒸馒头的商家无疑是违法的,应该严厉打击。而且,据报道,这并不是一两家公司的“秘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行业内一些商家的潜规则。
一些不法商家直言:“我从来不让孩子吃红糖馒头。”你的孩子不吃自己的馒头,那其他孩子呢?你自己的孩子会吃别人的炸鸡和饮料吗?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没有明确的界限。
除了当地暴露出的问题,人们更担心的是“红糖馒头行业”有多少商家违规使用添加剂。
此案发生后,福建和海南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当地市场进行了突击检查。作为“风靡全国”的网络名人中的主食,显然需要更多的地方食品监管部门主动出击。加强监督检查——不仅是目前的“适当”检查,也是今后的常态化抽样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自媒体对此消息“加燃料加醋”,称这些馒头为“有毒馒头”,夸大甜蜜素的致癌致畸副作用,引起不少人恐慌。但抛开剂量谈添加剂的副作用,无疑是在妖魔化食品添加剂,这也导致了“红糖馒头”市场的整体信任危机。
甜蜜素作为法定添加剂,严格按照用量添加到部分食品中,对人体基本无害,人们无需“花容失色”。不合理的怀疑和过度的拒绝不可避免地被一些营销数字毒害。
归根到底,要让百姓放心地在市场上买菜,就要提高行业内各行各业的自律和法律意识,不要做喝酒解渴之类的傻事;更重要的是依靠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不法商贩,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思宁(媒体人)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请戳“阅读原文”。
编辑:孟然实习生:秦雪校对: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