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中国食品未来发展趋势,食品卫生检测的发展趋势

5月28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的“促进食品新原料应用,发展食品营养健康产业——功能食品发展趋势圆桌论坛”在京举行。原卫生部副部长张凤楼、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以及中国疾控中心、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江南大学等机构和高校的权威食品营养专家和行业代表出席,共商功能食品产业发展大计。

从“可以抹”到“可以吃”,透明质酸获批新食品原料

2021年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透明质酸钠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审查批准了透明质酸钠等3种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的新食品原料。

原卫生部副部长张凤楼表示,“早在1983年,我国第一部食品卫生法试行期间,就首次提出新资源食品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今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了一批透明质酸钠等产品作为新的食品原料,可以添加到牛奶、面包、巧克力等常见食品中。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卫生部门批准了许多新的资源或原料,不仅丰富了食品内容,满足了群众不同层次、不同健康方面的需求,也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新食品原料的应用意义重大。"

原卫生部副部长张凤楼。曹子豪

“近年来,我们按照国务院‘精简行政、下放权力、加强监管、改进服务’的改革精神,不断深入推进食品新原料审批管理改革。总体思路是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优化审评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谈及深化食品新原料管理改革,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一级巡视员张表示,“一方面,严格把握‘新’的范畴,不建议根据食品新原料申报一些植物的花、茎、叶、根、动物。另一方面,大力提升审评质量,包括去年建立第二个新食品原料审评专家库,同时进一步优化审评流程,大力提高审批效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司一级巡视员张。曹子豪

透明质酸(HA)以“透明质酸”的名义在护肤和医疗美容领域为公众所知。中国营养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翟冯英介绍,透明质酸本身就是人体的一种成分,具有特殊的保水功能。它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发现的保湿性非常好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它能改善皮肤营养代谢,使皮肤柔软、光滑、无皱纹,增加弹性,防止衰老。在保湿的同时,是很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与其他营养素配合使用,可达到促进营养吸收的理想效果。

透明质酸添加到食物中是否安全可吸收?这是公众非常关心的话题。在本次论坛上,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药物制剂技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药物监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臧恒昌表示,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研究后,口服透明质酸(即透明质酸)经过代谢后可以部分被生物体吸收利用。其中,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三篇研究报告最具代表性,分别是2014年日本Kewpie公司R&D部发表的《口服C-14标记透明质酸对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17年,东京A&M大学和Kewpie公司R&D部在《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发表了口服透明质酸在胃肠道降解吸收的研究成果;日本北海道大学2020年发表关于口服透明质酸的《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向淋巴系统和血液中的转移研究等。


文献报道,口服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约76.5%经肝脏代谢会变成能量被消耗掉,约8.8%则被输送到了各个组织器官发挥生物作用。口服的玻尿酸可以在保护胃肠道健康、护眼、缓解骨关节炎、改善皮肤功效等方面发挥功能。多项临床研究发现,口服玻尿酸具有保护胃黏膜,缓解肠道炎症,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在眼健康方面,韩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口服玻尿酸可以缓解干眼症。另外,日本最早在2001年发表口服玻尿酸改善皮肤干燥的临床研究,玻尿酸还可以改善皮肤干燥,提升皮肤紧致,增强皮肤保水性。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制剂技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臧恒昌。曹子豪摄


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郭学平介绍,透明质酸作为食品原料在国外已经应用很多年,日本很早就将透明质酸应用在普通食品和饮料中,美国多将透明质酸用于关节修护类产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透明质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目前,中国的玻尿酸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0%。华熙生物从2003年就开始给日本、美国等国家供应食品级透明质酸原料,产品是符合国外这些国家的食品原料标准的。从2004年起,经过16年的申报之路,华熙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钠于2021年1月正式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作为新食品原料,用于普通食品,打开了透明质酸应用的新领域。


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郭学平在论坛现场模拟透明质酸在人体胃肠反应实验。曹子豪摄


从营养不良到营养不平衡,功能性食品将发挥积极作用


“近40年是我国居民生活方式改变最大的40年,食物极大的丰富,体力活动的减少,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营养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介绍,营养不平衡或者某些营养素过剩,会导致超重、肥胖、“三高”等健康问题。所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到吃动平衡非常重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曹子豪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张燕教授也表示,“我们现在吃得越来越好,但却产生了很多的疾病,这些都需要从‘吃’来改善。从加工食品的角度,食品的原料或配料中除了重视蛋白质、矿物质等传统功能成分,一些新功能活性成分也需要充分考虑,比如透明质酸、叶绿素、花青素等,这样可以让日常饮食为居民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张燕教授。曹子豪摄


目前,我国食品分类中,还没有“功能性食品”这个法定名称。“一般认为,功能性食品是指对人体具有增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等有关生理调节功能的食品。”中国营养学会原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翟凤英表示,“功能性食品在慢性病高发的时代、生活方式病不断上升的年代是非常重要的,可能会起到未病先治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辅助临床。”


中国营养学会原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翟凤英。曹子豪摄


“在特定概念上,功能性食品就是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陆文伟教授表示,功能性食品在产业界可能就是食品和药品的桥梁,满足个体对健康需求,通过功能性食品来改善提高健康水平。


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陆文伟。曹子豪摄


目前,功能性食品在全球范围内正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市场需求前景及销售渠道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为3585.8亿元。


食品营养是健康大事,新食品原料产业潜力巨大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指出,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大力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促进生产、消费、营养、健康协调发展。


“新食品原料公告透明质酸应用扩展至多种普通食品,是国家卫生主管部门依据《食品安全法》委托专业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经过详细的国际标准法规考察合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论。新食品原料的开发应用,有利于食品行业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主任助理、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刘明强调,认可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还仅仅只是开始,从原料到在食物中科学合理的应用,还需要开展原料质量规格、产品检验方法等标准化的研究和制定。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主任助理、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刘明。曹子豪摄


未来,透明质酸将会作为原料出现如巧克力、饮料、冷冻饮品等更多创新食品产品中。通过科学的原料和方法标准研究制定,建立有效的质控检测技术体系,才能保证产品的含量和功效,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健康,避免市场大规模产品入市后,可能出现的以次充好、虚假标识的情况。


谈及坚持由华熙生物主导申报的新食品原料获批的原因,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指出,过去我国消费者主要依靠海淘、代购去购买那些国外的膳食补充剂或者功能性食品,但这些产品的原材料几乎都是中国企业生产供应的。既然我们可以生产这类产品的原材料,为什么我们的消费者不能在国内买到这样的产品?因此为了推动此类新食品原料,比如透明质酸入食,华熙生物用了16年,而此次透明质酸入食,就是为了让大家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幸福。


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曹子豪摄


赵燕强调,新的物质要进入普通食品里,确实对于大众消费者需要有一个科普的过程。而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科学基础支撑是核心。首先要有科学基础研究的支撑,然后将科学基础转换成技术的支撑,然后通过技术支撑产品。有了好的产品,我们还要打造国人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