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SBI创业街怎么样,创业街大秦村到武汉火车站做几路公交车

10年前的12月8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全国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而它的起点就在关山大道上。

中国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组、中国最早的电动打字机和汽车发动机在关山大道诞生。这里有中国第一个企业孵化器和第一个大学科技园,是东湖高新区的一条创新之路。

时至今日,第一倡议仍在这里诞生,但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新泰科技研发出全球首款泛在网络通信芯片,宇都率先制定了首个直播行业国家标准规范.

观山大道俯瞰,从工业大道到三站大道,未来将冲向光谷之道

“关山大道见证了光谷的崛起,见证了武汉的蜕变。”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主任王圣光认为,从重到轻、从厂房到建筑、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故事,已经成为关山大道的主篇章,也为光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举办过两次光谷马拉松,就要跑过一条代表光谷起点的关山大道。

著名投资家汪潮涌曾把母校门前的这条路比作硅谷的沙丘路。沙丘路只有两三公里长,有十几家大型风险投资公司,被认为创造了硅谷的繁荣,但在一个世纪前,它只是一条肮脏的道路。

让汪潮涌产生联想的关山大道,沿着华中大正门毛主席塑像招手的方向,向南延伸5公里,沿线聚集了2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企业超3000家,是武汉创新要素最密集的地方,一条城市“创新轴线”俨然成形。

“关山大道,过去半个世纪发生在那里的故事,和沙丘路一样精彩”,汪潮涌说,他在这里闻到了和硅谷一样的兴奋,下一个谷歌、PayPal和脸书可能就诞生在那里。

关山大道聚集了一大批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典型现代服务业的尖端“服务团队”企业,产值超千亿元。

据悉,光谷关山大道成为武汉首条千亿级第三产业大道。

它是关山工业区修建的第一条道路

武汉重型国企曾扎堆“工业大道”

关山大道有多少企业?谁也说不准,光谷每个工作日都有118家新企业入驻,大部分创业企业都落户关山大道。

半个世纪前,这个数字是不计其数的。

参加

x="0">华中工学院初建的原华中大档案馆馆长文挽强回忆,选址时困难重重,“光秃秃的喻家山是武昌公墓所在地,坟冢遍布,一片荒凉。这里不通电、不通水、没有电信设施、没有商业网点,是纯粹的农业郊区”。当时,这里山鸡狐兔出没,蚊子大如蜻蜓。“四只蚊子一碟菜”至今仍是关山老人常说的趣话。


但首任校长查谦预测,关山一带很可能会形成工业区、文教区,“会变成一块宝地”。




△关山大道见证着光谷从一个科技园区成长为世界闻名的“天下谷”的变迁。




1958年,武汉建设“关山工业区”,沿着今天的关山大道,有武汉汽轮机厂(长动前身)、湖北电机厂、鼓风机厂、汽车标准件厂、长江有线电厂等10个企业,总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


这里曾生产过中国最早的汽车发动机和越野汽车、电动打字机等。长动生产的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组,曾点亮长江大桥至中山大道一带的路灯,让大汉口亮如白昼,武汉品牌驱动了祖国四面八方的水电站,也打入了日本、美国、印度尼西亚等众多国家。


而关山大道系关山工业区修建的第一条道路。


1980年考入华中工学院的汪潮涌回忆,作为学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生,他还曾走在这条路上,去长动进行专业实习,就近观摩大型国企的管理经验。


在那条日益破旧的水泥路两旁,是冒着黑烟的老工厂,是石棉瓦搭就的小店铺,是散发诱人香气的煨汤馆,是人头攒动的录像厅……


到了上个世纪末,这批在工业时代有过光荣历史、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企业陆续改制、外迁,关山大道“工业大道”的历史使命逐渐终结。


◆ ◆ ◆


它诞生了中国首条科技创业街


自主创新源于“闯关东”的硬气勇气



1999年在京创建信中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汪潮涌,第二年就回到母校,投出在汉第一家企业——东湖存储,这家企业的创业主体是当时华工团队计算机学院的老师,“当时我就感受到武汉正在产业转型,由过去的重工业制造业向光通信半导体电子行业转化”。


他的预感不错。


新千年,关山大道被敲定为“武汉·中国光谷”科技新城的交通、产业主轴线。一条路宽70米、长3.6公里,北起珞喻路、南接中环线,集最高档次绿化、最高标准路面、最新工艺技术为一体的大道,取代了曾经穿越厂区的水泥路。2004年,它有了新的名字——关山大道,代替“乳名”关山一路。




△关山大道系关山工业区修建的第一条道路。一直默默无闻的它,在三十年后,因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蓝图的呼之欲出,随之发生了蝶变。


市民张映东回忆,2004年他大学毕业那会儿,关山大道刚刚进行了拓宽,马路宽阔得像飞机跑道,路上基本没有什么车,两边也没有多少小区。“当时我在这里买了个房,还生怕找不到对象。”


而就在这一年,200多位年轻的创业拓荒者,搬进关山大道交会的光谷创业街


彼时,当时中国已有几百家企业孵化器,全由政府投资建设,营运服务费用由财政支付,没一家是靠自身发展。而这条街的“房东”却是一群企业家。


20多家孵化毕业的企业给后来者建个“创业学校”,出首付收房租支付按揭,第一代光谷创业者成了投资人,成就了后来的SBI创业街。据相关回忆文章,因为房租便宜,光谷创业街一期7栋楼房没建完,创业者全定完了,九成以上是大学毕业生,“400家企业同一条街,10000个创业者一个家”成为现实。




△位于光谷创业街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是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首批国家创业服务中心,享有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十余年间,关山大道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孵化器和第一家大学科技园,沿关山大道一路向南,有近20家科技孵化器。


与汪潮涌的观察一致,关山大道孕育的城市经济新动能,最早来自这条路的起点——大学的科研创新,但十余年间,创新主体已悄然发生变化,从“60后”到“00后”,从校企知识分子下海,到在校大学生创业,从楚天激光、凡谷电子到斗鱼、芯泰,一条创新轴线也日渐清晰。




◆ ◆ ◆


它吸引汇聚一群第三产业“独角兽”


成就武汉万亿产业集群的创新雨林




曾通过众筹路费赴硅谷英雄学院“朝圣”的光谷“90后”青年刘俊,如今回到光谷,成为全球共享社区独角兽企业WeWork光谷店的社区主管。


今年,在全球100个城市,拥有485家办公地点及46万名会员的WeWork,入驻关山大道光谷新发展国际中心,其邻居有国内最大的资讯平台之一今日头条、国内最大的钢铁全产业链电商平台找钢网等。


△ WeWork入驻光谷新发展中心



光谷新发展国际中心是关山大道高质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已聚集了5家世界500强企业、6家主板上市公司、10家独角兽企业(其中2家超级独角兽企业),其中六成企业是第二总部科技企业。


一条关山大道,聚集了斗鱼、天逸财金等区块链头部企业,猿辅导、流利说、编程猫等上百家互联网教育数字经济企业,科大讯飞、出门问问、依图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两点十分、艺画开天等明星文化企业。


而这些轻型三产企业,也是投资界的宠儿,其中不少正走在从天使轮到E轮甚至上市的路上,科技、金融等一切创新成功要素在此汇集。汪潮涌在光谷完成了十余次投资,这些企业分布在关山大道等光谷核心区,以新兴业态为主。


光谷软件园




这条大道上,新事物、新业态不断产生。一到上下班时间,公交车站挤满了穿着时髦的年轻人,这条大道上的数十万人口,相当一部分都是从北上广、深等地回汉的年轻人。


两相比较,刘俊说,“与硅谷世界级的技术创新相比,我们还有差距,但光谷不缺全球最智慧的头脑,这里有着超越硅谷的对创新和成长的渴望,关山大道就是创新源,一批有创新力的企业家愿意在这里扎根,引领行业、形成集群,代表了未来的方向”。


◆ ◆ ◆


它是武汉首条千亿级“三产大道”


世界一流智道将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009年,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建设,成为继北京中关村后,我国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彼时路过光谷的媒体记者陈海燕对关山大道的印象还是“在城市边缘孵化”。


10年后,因为军运会受邀来汉采访的她,再度踏上这条大道,扑面而来的是都市气质,沿途的光谷软件园、光谷天地、光谷新发展国际中心、光谷创意大厦……这条光谷的黄金中轴线,是武汉千亿大道之一,目标是打造成集创意产业、高尚居住、商业服务、研发办公功能于一体的创新溯源地、世界一流的光谷智道。


△参加军运会报道的百名中外媒体记者探访光谷 高勇摄




汪潮涌说,20年前,站在华中理工学院大门往外看,关山大道上最大的饭店是华工正门对面一家老通城豆皮,他在摩根士丹利工作时,率一个华尔街代表团访问中国,他极力游说摩根士丹利全球总裁增加一站——武汉。但在关山一带考察时却鲜有星级酒店可选。


而今,关山大道两边高楼林立,路上车水马龙、沿路草木葱茏、夜景流光溢彩,有轨电车欢快上路,曾经的机电工业区、简陋小店、传统厂房,一去不复返,高品质社区、专业院校、创业基地、科技巨头成为新的主角。


这条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起点,孵化创新,也在不断革新,本身就是高端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典范。


24小时营业的711便利店、营业到凌晨三点的新型餐饮业态、通宵营业的酒吧和KTV,全国第一家通宵营业的华为无人店,后续会引进24小时书店和星光文化夜市,健身瑜伽泰拳和舞蹈也都会在晚上营业,这些只有上海北京才有的元素和人群都聚集关山大道,繁荣着青年之城的夜间经济,让31岁的光谷成为城市活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