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陈安之的儿童成功学家长使用方法,陈安之儿童成功学法则

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成功学习教父陈安之的神话,终于破灭了。近日,《人民日报》公开点名陈安之的成功学习为作弊,听起来是正面的,但和很多毒鸡汤一样,是“最有害的”。

一、倾家荡产的成功学学习者

最近,中年妇女牛芳芳和秦雪差点被昂贵的成功培训毁了。他卖了几百头牛羊,交了几百万学费,成了陈安之的终身弟子。但可悲的是,在家庭财富耗尽后才发现这是一场骗局。

牛芳芳,贵州遵义人,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农民。她和丈夫在村里养了300多只羊,几十头牛,日子过得很好。

但她在微信上看到有人推荐陈安之的成功培训,牛芳芳花了1680元参加了在河南郑州皇冠大酒店举办的陈安之成功培训大会。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陈安之和他的弟子们吹嘘自己的成就,灌输心灵鸡汤,高喊口号,充满了励志和洗脑的言辞,没有任何具体务实的内容可以指导企业的发展。

在大会上,许多来自陈安之的助手与陈安之合作,说服与会者拜陈安之为师,并承诺在陈安之的指导下很快取得成功。陈安之还承诺,以他的人脉和名气,拜他为师后,他可以通过指点几个项目赚到几千万。

牛芳芳经不住诱惑,变卖家财补齐108万学费,拜陈安之为师。

在陈安之这里,“入门弟子”的费用是31万;《终极弟子》的费用是108万;“后继弟子”最高花费308万。

牛芳芳破产后9次去上海培训,付了108万元当老师,但每次培训的内容几乎和1680元的会议培训一模一样,却不断灌输鸡汤、洗脑、心理暗示、喊口号,没有任何新内容。

而且,在每次培训中,有一半时间,陈安之的弟子们还被用来销售各种贵得离谱的产品,包括海外公司的原始股、数字货币、海参、玉石、易经八卦、改名换姓,以及各种真假难辨的奢侈品。

忍不住上当,牛芳芳又借了10万元投资台省公司股票和陈安之推荐的数字货币。我改了名字,改名字花了3万多元。

参加完最后一次培训,牛芳芳最后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她知道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二、陈安之成功学的本质

成功学的培训起源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西方,主要来自美国的卡内基和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内容以企业管理为主。

后来,它完全改变了在中国的口味。陈安之、翟洪深、刘一秒这些所谓的成功学大师,打着成功学培训的幌子,进行洗脑、灌输毫无效果的鸡汤,收取高额的学费和学杂费来牟利。

如果他们真的知道如何成功,还需要通过培训赚钱吗?他们本应该成为中国首富,世界首富。

陈安之是如何教别人的

快速成功、超速致富,交学费的人是学不到什么的。但是他们的学费却帮陈安之快速成功、超速致富了。


这就和现在网上很多人教别人做自媒体赚大钱的一样,教的人靠做自媒体未必能赚大钱,但是你交了学费,他就赚到大钱了。


多年以前,中央二台的一期《对话》节目中,马云就现场对陈安之说,他的成功学没什么用,“我不知道什么是成功,但我知道什么是失败,失败才是成功的基石,只有经历过无数的失败才可能获得成功,而所谓的成功学肯定没什么用。”


三、 成功学的起源


成功学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时期,当时无数美国人失业,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感到绝望。美国人质疑所有他们曾经坚定信仰的信念。


许多无家可归的美国人到处流浪,睡在铁路货车、城市公园、地铁车站和新建的地下水道里。


大多数美国人一直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失业和贫穷是个人失败的标志。尤其许多成年人为他们的失业感到深深的羞耻,失业的无助对传统的男性是一种挑战。


大萧条时期的艰难岁月也给美国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那些习惯于20世纪20年代生活水平稳步增长的家庭,突然发觉自己陷入了未知的世界中。


戴尔.卡耐基在1936年出版的自我辅助手册《如何交友及影响他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成为畅销书。全书的指导思想是个人进取不仅是通往成功之路,同时也是改善自我、适应环境的最佳途径,也是按他人的观念和理想调整自己的最好途径。


成功学的起源是为了完善自我和培养他人,促使人们积极进取,推动社会完善进步而自然产生的学问。实际上是一门关于自我管理的学问,是理想信念与目标行动教育方面的内容,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在成功学的历史上,代表人物是戴尔.卡耐基和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1888—1955)代表作是《人性的弱点》《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注重人际关系。拿破仑.希尔(1883—1969)代表作是《思考致富》《人人都能成功》,强调积极的心态。


另一个卡耐基,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是成功学的提倡者,在他的自传《成功的本质》中,卡耐基对成功的本质和财富的意义都做过全面的思考,启发和激励了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的财富观,后来巴菲特和盖茨曾一起号召全球富人们裸捐。


四、高价成功学课程为什么是骗局


贫穷与失败本质来自于稀缺,也就是越穷越难翻身。在心智和资源上都被贫乏困住了。你花钱去学成功学,只会让自己更穷,更没翻身的机会。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班纳吉夫妇的研究就已经证明了穷人和富人之间,并没有认知上的明显差别。穷人因为没有资源,短期生活上的刚性需求,锁定了他们的决策空间,难以为自己做长远规划。


《西红柿首富》里演得很明白,只要钱足够多,想失败都难。一百万做不好一个业务,砸进去一个亿,十个亿甚至更多钱,这个项目失败的概率就非常低了。对于穷人来说创业是从无到有的拼搏,但是富人做一件事,可能开局就把所有成功需要的战略资源全拿下来了。


高价成功学课程为什么能蛊惑很多人?


1 、洗脑、催眠。


成功学的课堂和传销类似,就是一遍遍地喊口号洗脑、一遍遍地重复某些话来催眠。进了课堂,除非特别理性的人,一般人很难保持理智。陈安之的课堂上,各种助理和保镖、工作人员,有很多托来烘托课堂气氛,帮助陈安之进行洗脑、催眠。


2 、很多人缺乏自信,需要外在激励。


中国社会整体上缺乏对人的鼓励,从小到大的教育都缺失了这部分,不像欧美国家以鼓励为主。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成功学课程也许可以短暂让他们忘记自己的卑微,去做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事。但魔鬼的鼓励即使有用,也不能把魔鬼当成天使。


3、成功学的受众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体,容易蛊惑。


同样是想学习如何成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能就会去大学里读MBA、EMBA、各种总裁班了。而牛芳芳这样的农村妇女、没读过什么书,有一定积蓄,又想把事业做大,进不了大学课堂,就是成功学的目标了。


所谓成功学的各种大师,其实他们的包装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看,都low的近乎可笑。比如刚火起来的这位刘洺易大师,这简历,我都不好意思看。但是人家粉丝无数,而且还真有很多人倾家荡产都想跟刘大师成为家人。


成功学的泛滥,一方面说明了当代人的浮躁,很多人对成功和金钱丧失理性地过分追逐;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很多进不了大学课堂的人也有对于MBA等商业知识学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