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递物流园整体发展如何?当地公园有什么特点?园区建设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未来如何推动园区向更高质量发展?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物流博士方希作了深刻解读。
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解读:第一,中国快递园区的整体发展以五年为一个周期。二是中国快递物流园区的成长阶段和案例。三、中国快递物流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对中国快递物流园区未来发展的建议。
- 1 -
中国快递物流园区发展整体情况
五年来,中国快递物流园区发展态势喜人,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首先,从公园数量来看,公园数量从2014年的171个增加到2016年的285个,再到2018年的471个。公园的发展有两条直观的曲线。一条曲线是平滑的,说明公园数量快速稳定增长,另一条是折线,说明当地建设公园的热情因政策影响经历了波折。经历了2015年土地审批、供应短缺、人才短缺的瓶颈期,行业淘金之后,行业发展迎来春天,快递连续多年保持高速态势。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建设园区的热情再次被充分点燃如今,除西藏、上海等少数地区没有专业快递物流园区外,基本实现了省级全覆盖。
第二,从公园的地理分布来看,2018年全国有4个省份的公园超过30个,分别是广东、安徽、江西、四川,占比28.5%。在山东、江苏、湖北、浙江、重庆、河南和甘肃7个省有20多个公园。
三是从园区规模来看,2018年全国快递园区已达21.8万亩,江西、江苏超过1万亩。150亩以下的有267户,占57%。面积155亩至300亩的中小公园有67个,占14%,面积300亩至750亩的公园有76个,占16%,面积750亩以上的公园有41个,占不到10%,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河北。面积超过1000亩的公园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大。
第四,从园区发展模式来看,我国快递企业资金相对充裕,因此快递企业上市后更愿意支付土地而不是租赁。2018年自主投资企业247家,占全国快递物流园区的52.4%。政府投资园区以义乌为代表,政府建成后企业使用,76家企业占16.1%,71家利用外资企业占15.1%。
五是从整体运营来看,入园快递企业数量稳步增加,从2014年的846家增加到2018年的2076家。园区发展迅速,吸附能力强,发展蓬勃,带动大量投资,吸纳就业。据测算,目前已有75.1%的物流园区现场投入运营,川粤两地实际投入超过计划投入,落地情况较为理想。
第六,从企业入园情况来看,由于快递企业普遍存在“用地贵”“用地难”的问题,企业入园意愿强烈。安徽、江西、甘肃、重庆等地最为活跃,其中安徽有226家快递企业,江西有189家快递企业,四川有148家快递企业。2018年,甘肃、湖北和重庆的公园入住率增长最强劲。目前,山东园区日快件处理量最大,达9769万件,浙江1827万件位居第二,江苏1038万件位居第三,河南1029万件位居第四。
第七,从吸纳就业来看,园区的建设催生了直接就业的需求,吸纳就业是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的一个园区指标。河南、江苏、安徽、浙江、G
size:15px;">根据发展研究中心多年来的持续研究,中国快递物流园区出现发展成熟期、发展成长期和发展萌芽期三种状态并存现象,每一种类型都有典型示范园区,可供参考和学习。一是发展成熟区的园区。杭州空港物流园以萧山国际机场为依托,吸引顺丰全国航空枢纽、申通华东总部、圆通华东总部以及EMS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入驻,累计投资达到55亿元,直接供地1200余亩。福建高速物流园区,2012年投入运营,投资达3.93亿元。吸引申通、德邦等快递企业入驻园区,从业人员达到2500人。
二是发展成长区的园区。山东菏泽的天华物流园区跨菏泽市和牡丹江市两级党委政府。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吸引京东、顺丰等36家企业入驻,年税超过10亿元。新疆库尔勒快递园区,2016年正式投入运营,入驻园区达到19家。
三是发展萌芽区园区。云南大理州园区有包括韵达、优速、圆通等11家企业入驻,2018年处理达到2000万件,解决1000人就业。甘肃张掖市的福盛快递园区,2017年建成,目前有5家快递企业入驻。宁夏政策优惠较多,固原市、西吉县、隆德县和泾源县都入驻了园区,对周边形成了很好的“虹吸”效应和集约化效果。
- 3 -
中国快递物流园区主要问题
中国快递园区发展到现在主要问题在哪里?第一是发展的不平衡,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有些地方大城市一地难求,还有的地方是无件可运;第二是连接不充分,能否共享资源成为问题,大部分的园区企业表示不需要,也不愿意共享资源,一味单打独斗;第三是生态太单薄,快递物流不应是一个单独产业,集散量大的地方,例如义乌可以考虑做独立分拨,其余地方要科学考虑与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电子商务结合;第四是兼容性不够,政府对园区的认识有个过程,态度也不完全一致。
- 4 -
中国快递物流园区未来发展建议
要保持中国快递物流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保持当前园区“车来车往、一片繁荣”的景象,我们提出以下8条建议和意见,供参考:
一是打造园区生态圈,不要盲目的建单一的功能园区。
二是园区解决企业用地难问题,快递业发展太快,70%的快递是通过快递园区来进行分拨的,当前“用地难”问题仍然突出。
三是园区信息互联互通的问题,要考虑快递的全程全网对数据一体化的迫切需求。
四是运输结构和运力的调整,要与交通等部门各类政策保持同步,需要统筹考虑诸如货物是什么样、园区车辆是什么样等深层次交互协同问题。
五是融入国家物流枢纽布局规划,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全国物流区划、枢纽布局中心逐步明确,枢纽地位作用要逐渐发挥出来。
六是降本增效,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七是树立行业样板,行业需要总结经验,树立标杆样板企业,使其他园区建设少走弯路。
八是改善投融资环境,紧抓简政放权、减税和降费等落实。
作者/方玺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物流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