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熟鸭产品中,我们最熟悉的是周黑鸭和绝味鸭脖。在江西省及周边省市,“黄上黄酱鸭”的品牌知名度不低于周黑鸭。根据上市公司黄发布的财务报告数据,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55亿元,同比增长28.5%。相反,周黑鸭2018年上半年营收为15.97亿元,但同比下降1.34%。可见,黄作为专注于熟鸭肉食品的两大品牌,近两年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品牌的竞争对手之一。
黄品牌创始人徐桂芬女士
作为“黄”品牌的创始人,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胡润百富榜》数据,徐桂芬女士目前身价45亿。这对徐桂芬女士来说可能是意想不到的,她43岁下岗后开始创业。
徐桂芬,1950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小时候,因为父亲在蔬菜公司工作,家里条件还算不错。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徐桂芬的父亲被贴上了“右派”的标签,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然后,1967年,17岁的徐桂芬被送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在农村,徐桂芬待了六年,后来因为肾炎,1973年才得以回城。
回到南昌后,徐桂芬没有工作,只能做临时工和搬运工谋生。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徐桂芬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成了当地菜市场的售货员。在蔬菜公司,徐桂芬工作了17年,期间被提拔为销售部经理。然而,1993年,蔬菜公司因亏损开始裁员,徐桂芬不幸被列入裁员名单。于是,43岁的徐桂芬被解雇了。
黄裳黄江雅产品
下岗后,徐桂芬成了全职主妇。在买菜的过程中,她发现南昌的炖菜生意特别好,但是味道比较淡,不是南昌人喜欢的辣味。徐桂芬和丈夫商量着怎么做适合南昌人口味的焖菜,于是夫妻俩拿出1.2万元的积蓄,在南昌开了第一家“黄上黄烤禽社”。
早期,黄上皇烤禽社的烹饪技术全靠请来的烹饪高手,随着生意越做越好,也遇到了同行的挖角。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桂芬去了苏州,花了6000元买了一个戒了手的老师傅的独门秘方。经过改良,他做出了一款适合南昌人口味的麻辣酱鸭。
早期,为了推广自己独特的辣酱鸭,徐桂芬将辣酱鸭切成小块,放在店门口,供市民免费品尝。于是,黄的辣酱鸭一炮而红,成为南昌人最爱吃的红烧菜之一。
黄在中国零售大会上获奖
“黄上黄辣酱鸭”在南昌走红后,为了扩大规模,开始连锁经营。1998年,仅江西南昌一地,黄上黄就有100多家辣酱鸭店,年营收超过1000万。在南昌,卤菜的市场份额超过80%。2008年,黄辣酱鸭获得了达创投的投资,开始走出南昌,进入全国。
到2012年,黄在深市中小板成功上市,市值最高时达到120亿元。近年来,虽然熟鸭产品市场有所下滑,但周黑鸭等品牌增速有所放缓,甚至出现同比下滑。不过,黄一直保持着近20%的增速。2018年,黄前三季度的营收已经追平了2017年全年的营收。
如今,成功上市的“黄”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目前,“黄裳黄”在全国拥有3000多家门店,规模正在赶超周黑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