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记者谢元森、刘江峰南长台记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最终需要人才来振兴。如今,很多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的年轻人,都选择在农村创业,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本期《我们家的小康生活》,我们认识了一位留学回国创业的“新农民”。
在江西省南长县黄马乡华表村的一个休闲小镇上,100多名孩子和家长正忙着玩亲子游戏。在接下来的20个瓜果蔬菜大棚里,小玉西瓜、小番茄、水果黄瓜等瓜果蔬菜被树枝覆盖,孩子们一边玩耍一边享受美食。29岁的农场负责人舒峰看着客人们在自己建的农场里玩得不亦乐乎,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我们农场作为2018年南昌县重大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以及大学生留学创业项目,落地南昌县黄马乡。以有机种植为核心,我们是一个集农业旅游和农业贸易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理念是无化肥、无激素、无农药。”舒枫说。
舒峰是地地道道的黄马人。大学毕业后,他出国深造。2017年,他完成学业后回到中国。他决定回到家乡当农民,着手建设一个乡村休闲小镇。舒峰夫妇一口气从村民手中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利用有机生态大棚的控温控湿技术和空中立体种植,种植水果、蔬菜和有机农产品。有机农场的落地,给村庄面貌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舒峰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村民承包给外地人养鱼的泥塘。里面全是泥。流转结束后,我们把场地填平,然后做了路网、管网、水网、电网,甚至还拖着土去种树,以及园林绿化。现在是一个比较大规模的农场。”
借助现代农业的高科技种植技术,农场雇佣的近30名村民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舒峰说:“这里的种植园主过去习惯于下田面朝黄土,背对天空的工作方式。他们来到我们的温室,很高兴在这里工作。——年冬暖夏凉是有原因的。他在棚里,夏天外面的地温达到40C,里面还是20C以上,冬天特别舒服,特别隔热。”
从早到晚,从厨房到温室,舒枫整天被绑在农场里。他告诉记者:“目前上半年的游客量已经达到5万人左右,园区种植的有机果蔬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去年,我们的年收入达到了3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好。”
随着调研和团建活动持续火热,舒峰夫妇计划下一步扩大公园范围,推出精品民宿、生态康养等更丰富的业态,吸引更多游客。
夕阳西下,农场的喧闹声渐渐停止,金色的光芒充满了农场的每一个角落。舒峰和他的家人在农场悠闲地散步。他说,要抓住时代机遇,带着家人在祖先耕种的土地上,在农村创造美好前景。这就是他们向往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