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香港华达投资控股集团,香港创业集团控股

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用10年的时间赚到第一个100万,可能从100万到1000万只需要5年,然后从1000万到1亿,也许3年就够了。

这就是“第一桶金”的重要性。“第一桶金”是从“0”到“1”的临界点,意味着从无到有的突破。

寻找第一桶金的过程就像探索财富的迷宫。如果你不懂财富的内在规律,无法进入,那你只能永远徘徊在“0-1”之间的艰难地带。

王法传奇

张广101控股董事长赵章光

今年是“张广101”45周年。早在20世纪80年代,赵章光就是中国最早的改革人物之一。2000年,66岁的他再次创业,开发红豆杉保健品。赵章光利用了他的传奇。这个故事阐述了一个真理:一切皆有可能!,

赵章光出生于1943年,老家在温州乐清市向阳镇杨妮村。他出生的时候,父亲赵殿木已经37岁了,到了中年自然很高兴有一个儿子。想着赵家友之后的赵殿木,我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是温州首富,商界风云人物。

101头发再生精华,赵章光获得了很多国际发明金奖并发了大财,但简历上的教育程度一栏这位“科技精英”却只有“初中二年级”。赵章光中学是乐清最好的学校,——乐清中学。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从村里的小学提交,但因为温州农村的极端贫困,他辍学回家种地。

101副董事长林

那时候自然比不上今天富裕的温州。上初中被认为是高学历的人。赵章光的妻子林魏云也出身贫寒,只有初中文化。

赵殿木是杨妮村的一名民间医生。回到农村的赵章光也学医。几年后,他在当地出名了。后来,他被大队安排参加了县上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回来后,他开了一家诊所,成了一名赤脚医生。赵章光以治疗皮肤病而闻名。

还有一个与脱发有关的故事。邻居家有个18岁的外甥女,但是头发是光着的。到处求医总是无效的。父母把她从上海接回来就医后,女孩不顾一切跳海自杀。知道这一幕让赵章光大为感动,治疗脱发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但赵章光决定研究这项治疗技术。

1974年,经过六年的艰苦努力和无休止的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治疗脱发的中药制剂。也许是101个公式,也许是为了纪念不屈不挠的历程。赵章光后来将其命名为“101生发酊”,后来又将其改为“101生发精华”。成功来自于一次次失败后的每一次突破。为了研制药水,赵章光在自己、父亲、妻子甚至女儿身上做实验。为了养活丈夫,妻子林卖掉了自己的婚戒、婚床和一套房子,一家人几乎破产。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没有资金,没有信息,没有批号。在温州,赵章光被指控“非法行医”。他想和医院合作,或者在酒店开房行医,但多次被拒绝。无奈之下,他只能把自己的药水装在玻璃瓶里卖,治疗脱发和斑秃,就像“江湖游医”。直到1983年,困难中才有一线生机。在朋友家,遇到了《浙江工人报》的记者潘。起初,潘记者并不相信,但当他带着怀疑给了药水后,

朋友试后,六瓶101下去,头发竟长出来了。


潘国均写了一篇报道,在《浙江工人报》发表后,赵章光的名气很快红遍浙江,还被邀请到省城杭州巡诊。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1984年,赵章光《浙江日报》上看到一则郑州亚美商店批发洗发水的小广告,灵机一动,就写信联系,后来一拍即合,与这位合作伙伴决定合作建厂。 1985年,赵章光北上郑州,创立脱发专科医院,自任院长坐诊;1987年3月,“郑州毛发再生精厂”创办,几经挫折后,赵章光终于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而在1986年,河南省科委组织的101生发产品鉴定会上,17位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教授、药理学专家,一致认为有效。经新华社报道后,北京民政局“三顾茅庐”, 最终双方合作建厂,即今天101控股集团的前身。


不过,赵章光当年与北京民政局合作时,坚持不卖配方,他说“配方就是我的孩子,给多少钱也不卖。”后来,有外商要出100万美金,也被赵章光拒绝。日本美女间谍美幸子,为了配方缠住赵章光,后被国家安全局的人士带走。为保证安全,当时把赵章光安置到钓鱼台国宾馆,此事被传为佳话。


章光101,是中国第一个获准生产和销售的育发类特殊用途化妆品。1987年“章光101”落户北京后,在国际博览会上屡获殊荣;1992年,因“章光101“系列发明的突出贡献,赵章光也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1994年,赵章光以1亿元身价登榜《福布斯》富豪榜,成为响当当的温州首富、“生发大王”。由于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美国《财富》杂志也把赵章光列为“中国50豪”中的“红色大亨”。


华达国际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晓华


现任香港华达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晓华,被称为中国拥有法拉利、劳斯莱斯“第一人”,前“北京首富”。 谈及自己最崇拜的品牌人物,李晓华首推“章光101毛发再生剂”。当年,因靠着在日本代理“章光101”,在上世纪80年代就赚得1亿元资产,发了家。李晓华回忆:“现在的人记得不太清楚了,你们看到很多中国人都在买索尼的电视机、录像机、冰箱,但是你们没有看过80年代中期,日本人昼夜排队抢购101的情况,导致收款机全被烧坏了。”


事实上,“章光101”造就的富豪不仅是李晓华,一度在上海滩风光无限的地产大亨周正毅,还有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等,他们的“桶金”也曾从这一产品挖过。


为何“章光101”先在日本市场火爆?原来,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患有脱发顽疾,被访日的邓小平发现,出访回国后,委托王光英找到赵章光,送给竹下登10瓶101生发精。自此,“章光101”在日本市场迅速走俏,也产生周正毅等著名“倒爷”。


由于缺乏经验,赵章光陷入一场铺天盖地、历时4年的商标大战。最初,赵章光注册商标时没有嵌入“101”,当时注册了“象东牌”,用于国内,也有念及家乡象阳之意;另外,“章光牌”用于国外市场。令他没有料到,人们记住并迅速走红的名称却是“101”,于是市场到处都是泛滥的“XX 101”,海外市场上,光日本一地,就有近100家“XX 101”。


字号、商标权、品牌等,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也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甚至与企业成败有很大关系;王老吉与加多宝大战,本质上就是企业品牌战略与知识产权运营的博弈,因此,重视家族企业传承,必须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


最神秘的深圳地产“黑马”:没人知道“第一桶金”从何而来!


龙光集团董事长纪海鹏(右1)


龙光地产创始人之一、龙光集团董事长纪海鹏,今年52岁,祖籍是广东汕头龙湖。


潮汕地区的纪氏子孙,称本族为“云屏世家”, 每座纪姓祠堂的大门石匾、包括大红灯笼,均写上“云屏世家”四个大字。据相关记载,纪氏四十四祖纪大亮,在三国时期的吴嘉禾三年,拜尚书令,而其子纪骘,于公元257年官拜中书令。当时,吴主举办“国宴”时,发现纪骘侍立在父亲坐席之后,却不敢坐席,要知道儿子中书令的官阶比父亲的尚书令大呀!“帝怜之,赐以云母屏风,隔障而坐。”后来,其后代子孙都以此为荣,以“云屏世家”自称。


自古闽粤纪氏一家人,在汕头龙湖区城乡结合部,有一片被俗称为“官埭”的区域,是整个潮汕地区纪姓最大的聚居地。官埭,有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纪氏大宗祠,供奉着闽粤两省纪氏的始祖纪恩。


纪恩,生于1246年,南宋朝代人,曾任浙江绍兴山阴知县、广东潮州通判,后诰封中宪大夫。官埭的纪氏大宗祠还供奉着“清朝第一才子”纪晓岚的牌位,纪晓岚列在第十八世。


官埭纪氏大宗祠


潮商走天下,作为中国商帮历史上唯一未被阻断的商业群体,与潮汕文化的保留与发展有关,而宗祠文化,可谓潮汕文化的内核所在,也是潮汕人最珍贵的传承之一。


我们知道,日本百年、千年企业很多,其中家族企业占了95%比例,为什么日本会有那么多“百年老店”?不少人归因于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很多中国企业家喜欢学习研究稻盛企业文化,可往往把稻盛从日本的国民文化里“割裂”出来看。勿要忘了,影响稻盛和夫最为关键的是日本的宗祠以及神社文化,若是忽视这一点,恐怕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局部不看整体!


纪海鹏,被外界称为最神秘的潮汕地产商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人知道他的“第一桶金”从何而来?不妨先从龙光集团的历史沿革来起底纪海鹏的财富人生,龙光集团的前身,是“龙光建安”,成立于1996年3月,这一年,也被龙光地产作为龙光的始创之年。


据相关资料,龙光地产属于联合创办,即合伙型企业,创始人包括纪海鹏、以及其弟弟、亲戚纪建德、姚美端、姚耀林,起家于汕头,纪海鹏的第一桶金,应该与开发汕头金禧花园有一定关系。到2001年,龙光地产已是汕头的地产龙头,占了汕头房地产市场的1/3份额。


那不少人会发问,创办龙光之前,纪海鹏做什么营生呢?在此之前,纪海鹏的名下有二家吊销但未注销的企业,均成立于1993年5月8日,分别是汕头市龙湖区“农锋医疗器材”、“ 农锋建筑材料”,当时纪海鹏也就二十七、八年岁。也就是说,做地产之前,纪海鹏的创业起步大致与建材、医疗器材有关,很大可能从这二大业务中获得一定的资本积淀。


不少媒体指出,龙光地产是靠城中村改造发家,这也不奇怪,“两改工程”(旧城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是是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许多房企巨头发端均与“两改工程”相关。纪海鹏的潮汕老乡,佳兆业老板郭英成,被誉为“旧改专家”,就是一个例子。


龙光地产深圳总部


龙光地产转战深圳,直至后来将总部搬迁至深圳,起于2003年,2004年又开拓佛山,到2006年进军广西南宁,开始走出广东,成为一家全国性的地产商;期间,纪海鹏一边向外拓展,一边回师广东,在珠三角市场进行战略布局。2011年,龙光地产总部入驻龙光世纪,同一年进入中国地产百强之列,到2012年成立香港总部时,龙光地产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大关。2017年,龙光地产位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29位,在百强企业中“盈利性TOP10”排名第4位。


2013年,龙光集团旗下“龙光地产”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其女儿纪凯婷也以80亿元身家挤进次年的福布斯榜单,成为中国最年轻富豪。


从1996年创办至今,龙光地产走过了22年,迄今已开发逾110个住宅项目,2017年又开拓海外市场,布局香港及新加坡市场。期间多年,龙光地产频频成为深圳“地王”,其中拿下光明地块的那次竞标,由底价54.12亿元飙涨到130亿元,与“平安系” 整整50轮鏖战才分出胜负,可见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从侧面说明其背后的强大的实力,特别是获得金融资本的支持力度。


纪海鹏出席龙光地产业绩发布会


潮汕人有句土话,叫“耕田如织布”,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规模房地产公司,成长为一家大型房企,除了秉承“爱拼敢做”的潮商精神外,也在于纪海鹏家族精于管理。


地产行业要混得好,人脉、资本、金融等关键资源的运作相当重要,从拿地、筹资、建设乃至营销及商业开发等各个环节,尤其是融资渠道必须相当顺畅,必须“精耕细作”。另外,房企“白银时代”下,土地投资是支撑房企权益销售增长一个重要的确定性因素,营收也好、利润也好,就看是否拥有丰富的优质土地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