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找投资人的app 寻找投资人的节目

据新华社7月6日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号文。

南方记者注意到,日前,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披露《北京辖区不具备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资质机构名单(第七批)》,多位“股票推荐大师”“媒体财经大V”被点名。但南方记者发现,在严格管控下,一些名为“大Vs”的仍活跃在股票推荐领域,有的躲在微信群聊,有的多次换马甲。

据南方记者调查,社交平台多为“股票推荐大师”的引流工具,微信、QQ、各种app等更为隐蔽的平台才是真正的活动场所,目的在于收费。除了诱导投资者支付荐股服务费用外,在“荐股”的名义下,也出现了以此名义非法获利的诈骗分子。

违规:许多荐股Vs在命名后仍然活跃

4月21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披露《北京辖区不具备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资质机构名单(第七批)》,监管重拳再次被用于违规推荐股票。

该局表示,名单中的场外集资或投资平台、金融自媒体风险极高,其经营主体不受北京证监局监管。同时提醒投资者提高警惕,远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避免财产损失。

南方记者注意到,新浪微博有“王金生”粉丝895万,“天津股民”粉丝705万,“小红小红帽爱股票”粉丝173万,其他财经V账号均在上面列出。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七条明确规定,为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为证券投资顾问。第三十二条规定,证券投资顾问不得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公共媒体对买卖或者持有特定证券提出投资建议。

但南方记者调查发现,在严格管控下,被点名的“财经大V”各有招数。隐秘的角落,依然暗流涌动。

有的躲在微信群聊里。微博博主“王金生”仍在更新股市交易相关信息,据他5月12日发布的微博显示,他在一个400多人的微信群中指出股票交易。从6月份开始,该博主在微博上发布了几个付费专栏,用户需要付费才能阅读。

2021年5月1日,“天津谷夏”开通备用号“天津夏树”。2021年5月6日,“天津夏树”更名为“新夏克兴”。

其他人换了很多次马甲。微博博主“天津股民”4月30日发表长文,称自己“误判”了股市指数,于是关闭了博客,“这篇文章是最后一篇。我的微博从明天开始停止更新。”5月1日,一条名为“天津夏树”的新微博发布消息称,“天津谷夏是夏哥的上半年媒体,天津夏树是夏哥的下半年媒体”,并称账号“天津夏树”将继续记录博主的股票交易日志。5月6日,微博发布更名公告:“原天津夏树微博账号昵称变更为新侠客,其余不变。”截至7月5日,该账号拥有13万粉丝。

其他人试图与对方保持距离。微博博主“小红小红帽爱股票”被点名后发表免责声明称,“本媒体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上市股票不做投资建议,自己买盈亏,跟我没关系。”

除了被点名的财经博主,还有不少“股神”活跃在微博、知乎、小红书等平台。

“一天赚5000元”“零成本月入五位数”“全职妈妈一年亏200万”“半年从50万到300万”“一周八个涨停板的秘密”等宣传文件并不少见,其中大部分博主对自己的资质有所怀疑,相关个人信息也比较模糊。

生意:免费交流背后的花样付费

其实微博、小红书、知乎等公共社交平台大多是他们的引流工具,微信、QQ、App等更隐蔽的平台才是真正的p

V2dAQl" />

“股市干员xx”引流贴。


微博“股票推荐”超话中,一位自称“职业炒股、靠炒股养家、中国第一批股民”的微博用户“股市干员XX”每天分享自己在Q群中指点股市操盘的情况,并称其运营一人数过千的四年老群,入群收费为135元/月,一次性交付半年群费,即810元。


南都记者根据其公布的QQ号检索发现,同名为“股市干员XX”的QQ账号里,发布了多个动态分享新手缴费入群情况。


用户缴费账单截图显示,收款方账户为“*云”,系个人账户。“股市干员XX”表示,入群后“买点卖点仓位后续操作都会告诉”。


“新人”缴费过程及收付款页面。


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上述行为可能涉嫌违规。该文件第二十三条规定,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应当以公司账户收取。禁止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人员以个人名义向客户收取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


涉嫌非法荐股的情况也存在于小红圈、知识星球等知识付费平台中,还有微博大V开通真爱粉丝专属、V+粉丝订阅等功能,他们往往利用平台收费入圈等相关功能创造私密交流圈。


一名财经博主开通真爱粉专属功能,称“放这种图好像安全一点”。


“财经XXX先生”曾在微博表示,“放这种图好像安全一点,上次的那些有我成本价的好像都被屏蔽了”,下方形似股票交易界面的图片被模糊处理。点击查看后显示“成为Ta的真爱粉即可浏览图片和Ta的全部专属内容”,而成为真爱粉需要“支付960元/月支持TA”。


此外,短视频平台上,部分以免费交流为名的短视频实则也指向付费服务。


昵称为“汇X财经”的账号发布多款短视频称“纯聊股票,不注册,不收费,不下载。”随后,南都记者根据指引添加了一位宣称是上海汇x财经的人工客服企业微信号。


起先,该客服主动发送免费学习资料,此后开始诱导开办会员。对方向南都记者表示,成为会员后可“提供详细【股票代码】+【入池价格】参考买入+【入选理由】,【点评日报】给到【防守位】+【落袋位】可以参考止盈、止损”,并称会员的信息推送服务将由“XX云智投”App提供,“因为它有更好的时效性和隐秘性”。同时客服称,会员指导价原价2998/年,现价为998/年,而后再度降为580元/年。


上海汇X财经客服声称有人两股浮盈19701元,1万操作赚3000+,3万操作赚9000+。


期间,为说服南都记者开办会员,对方曾连续一周发起微信通话,多次介绍成功案例,并借此频繁询问要不要“花点小钱跟上”。


对方声称,有人“两股就浮盈19701元”,甚至表示,“如果1万操作(某股票)赚3000+,如果3万操作(某股票)赚9000+”。


套路:博取投资者信任后诱骗


除诱导投资者付费购买荐股服务之外,还有不少非法牟利者以“荐股”为名实施诈骗。


警方曾通报,不法分子在社交平台内大规模发布投资理财信息,在与用户取得联系后,诱导其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App投资,初步小额投资试水,以高利润回报取得用户的信任后,再诱导用户加大投入,进而实施诈骗。


广州反诈服务号5月15日发布的《广州一周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就提到一则相关案件。


陈某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炒股的文章,添加了文章里发布的微信,对方将陈某拉入一个炒股的群。“股票导师”在群里进行荐股和行情分析。陈某发现群里的人按照“导师”的分析都赚到钱,就按照“导师”的指引下载微*贷2021版App进行操作。最初几笔投资账面显示赚到钱,陈某便加大投入。两周时间内,陈某陆续投入近100万元,但在提现时却发现账户已被冻结,方知被骗。


此外,荐股的另一种套路是实施“抢帽子”操纵行为,特指证券机构及其从业者公开评价或推荐自己买卖或持有的证券,通过期待的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


其中比较知名的是证监会处罚的非特殊身份主体从事“抢帽子”操纵市场第一案。


2015年3月至11月,上海知名主持人廖某强利用其知名证券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在其微博、博客上公开评价、推荐股票,在推荐前控制使用包括其本人账户在内的13个证券账户先行买入相关股票,并在荐股后的当日或次日集中卖出,牟取短期价差。依据《证券法》相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廖某强没收违法所得4310万元,并处8620万元罚款。合计罚没约1.3亿元。


事实上,近年来,有关部门一直对此类“非法荐股”行为持高压打击态势。


2020年6月,证监会曾发布风险提示,提示投资者警惕“庄家”“大V”的联合诱骗。证监会指出,“庄家”联合所谓的股市“大V”“股神”“投顾”“专家”们,博取投资者信任后,再诱骗投资者限时、现价、全仓跟随买入,实际是为庄家出货接盘。股价暴跌投资者醒悟时,炒股交流群、荐股直播间已被关闭清理,“庄家”“大V”们也已不见踪影。


2020年以来,证监会多次提示场外配资风险,并于9月份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各地证监局在密集查处相关违法行为,投资者务必对“股市黑嘴”“非法荐股”“场外配资”等各类违法活动提高防范意识。


整治:亟待多方参与治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向南都记者指出,非法荐股行为通常都是短线操作,经济学上严格定义来说是属于投机行为,而非投资行为。非法荐股行为不仅违法,而且使得投资者、公司及资本市场都面临巨大风险。


非法荐股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向南都记者表示,以前,非法荐股多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开展。随着互联网时代发展,非法荐股也不断演变出新的形式,法律和监管可能也难以及时跟上这些形式的变化。


盘和林也指出,不少非法荐股行为实现了“数字化”,比如采用微信公众号、QQ、博客等互联网平台进行所谓的“投资教育”,这使得其违法行为隐匿性增强,更有甚的违法机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监管更加困难。


南都记者注意到,针对屡禁不止的非法荐股现象,除监管部门之外,有关互联网平台已多次对相关违法信息进行处理。2019年3月,微博股票官方微博曾发文称,对微博内存在的违法荐股行为,以及利用微博平台导流至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知识星球或第三方平台开展非法投资咨询服务的信息和账号进行清查处置。站方对发布违规账号予以关闭,共关闭158个账号。


几家涉及知识付费增值服务的平台也曾出手严管付费荐股行为。2020年8月,知识付费平台小红圈App在相关公告中表示,小红圈将持续开展对非法荐股的安全监控,严格禁止荐股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月,知识星球也曾发布类似公告称,将针平台内相关荐股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管理,对恶意账号从严从重处罚。


谈及整治建议,尹振涛认为,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增强自身科技能力的建设。非法荐股多发生在互联网场景,通过人为监测很难全面打击。监管部门与平台、互联网企业之间应建立监测系统,并根据荐股的形式的变化,不断对这一系统进行迭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要有顺畅的投诉反馈机制,而不是等事态严重再来解决问题。同时,监测到问题之后,也要对违规问题的涉事主体进行严厉处罚。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治理的生态体系。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监管部门身上,也不能完全依靠平台治理。”尹振涛说。


盘和林建议,首先,监管部门应该保持高压的监管态势,建立并完善非法荐股监管机制,例如QQ、微信、贴吧等平台,联合网信部门和证券部门、公安部门全关监管,加大处罚力度。


对个人而言,需要通过正规的渠道学习股票知识购买股票,咨询正规的证券机构,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就公司而言,需要建立好预警机制,增强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同时辅助好监管部门打击监管非法的股票推荐行为,帮助资本市场建立一个合法的、有规则感的,公开的透明的环境。


出品:南都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 吴佳灵 实习生 曾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