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2月19日电澎湃的“澳门新生力量”在湾区——澳门青年粤港澳大湾区创业之旅
新华社记者许鸿义
傅腾龙,一个澳门企业家,现在扎根于广州,一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大陆城市。“平日里我一般留在广州,周末回澳门陪家人。”他说。
傅腾龙在澳门的一家IT公司工作,2014年辞职去北方创业。现在,他和他的团队在广州从事创业教育,自2017年以来,已经在线上线下培训了110多万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在大湾区为青少年提供创业、就业、实习、志愿工作等机会,促进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与交流,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今年以来,广东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广东城市创新创业。
“随着大湾区的相关政策越来越明确,我们更愿意留下来,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傅腾龙说,“这里的政策符合港澳的情况,更符合港澳创业青年的需求。”
协同创新环境优化澳门科技创新动力跃上湾区
9年前,澳门青年甘云龙加入一家基因科技公司,第一次来到深圳;9年后,他以企业家的身份去了深圳,期待尖端医疗技术在这里开花结果。
今年11月,甘云龙在深圳取得内地公司营业执照,其最新科技创新项目正式落户深圳市坪山区深港澳青年创业创新基地,走上内地与港澳联动的快车道。
生物化学博士甘云龙,在澳门长大,在香港读书。博士毕业后,先在香港工作,2010年加入总部位于深圳的华大基因。五年前,他在香港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甘云龙从与医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很多癌症患者因为不能早期诊断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甘云龙发现通过检测人的呼吸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筛查,于是决定开发一个无创气体检测平台,用于疾病筛查和个人健康管理。
为了突破技术瓶颈,甘云龙将目光转向了大陆。他在香港组建团队、配置实验室,同时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建立合作,攻关关键技术问题。为了更好地与内地科研团队对接,甘云龙在走访多处后,决定在深圳市坪山区成立公司。
“这里人才集中,公共科研设施齐全,为科技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甘云龙说。
随着“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稳步推进,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合的政策措施正在大湾区各地落实,各类创新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
目前,这个名为“齐诊断”的项目已由天使轮投资,并在多个创业大赛中获奖。“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国家大力鼓励科技合作,我们港澳科技企业家也从这项政策中受益。”甘云龙说。
多元化的经济空间拓宽了澳门企业家加入大市场的空间
在珠江西岸城市中山的一家商场里,有一个300平方米的店面,汇集了来自澳门设计师的30多个原创品牌,从时尚配饰到数码配饰应有尽有。这家店叫“澳门文化创意生活体验馆”,是澳门本土文化创意经营者“拥抱”内地市场的一次尝试。
体验馆负责人许是一位有着特殊爱好的“80后”澳门企业家
一年后,澳门特区政府的文化产业基金为她的事业带来了转机。
澳门文化产业基金成立于2013年,旨在支持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在许的申请下,该基金为她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它帮助了澳门的很多企业家,让我的职业生涯延续至今。”她说。
之后,徐其蓓结识了更多的澳门文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大家在感叹内地文创市场充满机遇之余,也感受到单打独斗的难度。“于是我们决定聚合起来,抱团进入内地市场。”徐其蓓说。
2018年,澳门文创生活体验馆作为澳门文化产业基金的一个专项正式启动,并于今年在中山陆续开张了两家实体店。“目前,我们的文创生活体验馆在线上线下同步运营,已与20位澳门设计师合作。他们都是20到30多岁的年轻人,拥有出色的设计产品。”
《规划纲要》提出,深化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有序推进市场开放。“大湾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搭上这班车要好好把握。”徐其蓓说,“各地都有很好的政策,当地的青年联合会、零售协会等单位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帮助,让港澳创业青年的发展道路更顺畅。”
人文湾区宜居宜业 濠江青年逐梦信心更足
今年12月,在澳门从事教育培训的创业搭档黎翰澄和林铭森相约来到珠海,在当地的网球主题社区公园,他们共同为进军内地的第一个创业项目选定场地。
创业3年以来,两人齐步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在澳门的教育培训领域已小有名气。今年,他们决定在大湾区更广阔的天地一展身手。黎翰澄生于1991年,林铭森比黎翰澄大两岁,两人曾经同在澳门一家银行工作,因共同的音乐爱好而结识。2016年底,他们决定创立自己的音乐培训机构。
“许多成年人在小时候没有机会学乐器。我们总结出一套方法,方便成年人快速上手弹流行钢琴曲,让零基础的人也能实现‘露一手’的愿望。”黎翰澄说。
这个“接地气”的培训很快在澳门市场打开了局面,两人创办的“夹子音乐中心”渐渐聚拢人气。
《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今年,这对创业搭档决定将教育培训领域从音乐拓展到网球,目标市场则从澳门拓展到珠海。
“珠海近年来推进社区公园建设,拓宽了市民的文体休闲空间。同时,WTA(国际女子网球协会)超级精英赛连续多年在珠海举办,网球已经成为珠海的一张名片。”爱好网球的林铭森说,“我们看准这一机遇,决定在珠海创办一间网球培训机构,期待进一步拓展团队的创业空间,预计明年2月开业。”
“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大的支持,给予我们很多机会在大湾区发展,但舞台再大你不上台的话,你就永远只是观众。”黎翰澄说,“有意在大湾区创业的年轻人要尽快踏出第一步。”
本文源自新华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