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种植花卉致富,创业种植花卉行业

“看着地里的小麦作物,种植它们既困难又没有利润。我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我们村的面貌,先富起来,再带动村民一起富起来。”巩义市鲁庄镇桑家沟村村民杨恩龙害羞地说。

当今社会,面对城市的诱惑,许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后,越来越多的人回乡创业,实现致富梦,带动乡村发展。鲁庄镇桑家沟村的张和杨恩龙就是其中两位。

“等我们长大了,一起创业,一起当大老板,一起造福邻居!”“好!”这是两个年轻人小时候一起玩时定下的“远大志向”。大学毕业后,杨恩龙选择了工作,而张选择了参军,并于2010年退役。在职场打拼了10多年后,两人突然发现自己离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远,看到自己正值壮年,便商量着“一起做点什么”。“以梦为马,不辜负青春”,但今天,当初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两个年轻人今年都31岁了。

杨恩龙在工作的时候接触到了花卉行业,他注意到这是一个绿色环保、低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在部队服役期间,张也锻炼了敢想、敢做、实干的作风。他们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建设全市最先进的花卉大棚项目——桑家沟村乃至鹿庄镇、巩义市的嘉润园艺花卉基地。经过精心策划和考察,他们前往山东、上海等中国太阳能花卉大棚发展最前沿的地方学习技术,联系合作伙伴。

随着项目的推进,土地、资金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得知两个年轻人的想法后,村干部给予了大力支持,积极协调帮助。有村干部亲自出面,以每亩/年800元的价格帮助协调流转10亩土地。镇村干部还积极帮助争取温室基金奖、退役军人创业扶持等政策支持。在政府和村里的支持下,两个人越来越努力。从今年6月、7月立项到今年11月,已成功建成6个占地10亩的阳光大棚,首批花卉产品成功进入市场。

据悉,巩义市鲁庄镇桑家沟村嘉润园艺花卉基地占地10亩,设有6个阳光大棚,每年可种植生产花卉3季。现在,每年可种植生产20万株,年产值100多万元。目前有4户村民就业,其中贫困户2户,月工资2000元,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2万元以上,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其中包括栽苗、拌土、修叶、剪花尖、翻盆、包装等。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可以为10-20人提供临时工作,改善农村闲散人口的就业问题。

鲁庄镇桑家沟村嘉润园艺花卉基地采用花卉行业最先进的栽培技术——智能日光温室技术栽培种植。这里一朵花的生长需要共苗、人参泥炭土(盆栽)无菌栽培、纯水和水溶性肥料灌溉、修剪等。快乐小花一年四季也享受“办公”待遇,夏天吹空调,冬天取暖,天天除外”,因为大棚里配备了水幕降温系统、取暖器加热系统、自动卷被机和自动遮阳系统

统、全自动定时补光系统,一年四季确保恒温,可自动掌握花期,配备净水设备,所有大棚全部做到纯净水供应浇花,严格控制水中EC值、pH值,适应各种高档花卉的种植,养花介质全部采用进口泥炭土,确保无菌、无毒、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


张亚朋说:“ 目前,棚内种植的品种有瓜叶菊非洲菊蟹爪兰天堂鸟仙客来、康乃馨等六个畅销品种共计10万余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花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接下来准备继续扩大规模,种植生产更多中高端花卉产品,满足广大爱花爱美人士的需求。并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乘乡村振兴之东风,拓展产业链,开发亲子游、亲自种花体验等服务,并搭配特色餐饮,让古老文明桑家沟变成花的海洋和人们休闲旅游的圣地。”


目前,巩义市鲁庄镇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扎实推进“摘星夺旗创三宜”活动,结合我镇实际,深入挖掘我镇丰厚的农业、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大户承包、公司化经营,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外河艾草、侯地小米、小相菊花、桑家沟葡萄、后林核桃、侯地小米、罗彦庄软籽石榴等实现产销两旺。邀请专家教授现场教授农产品种植技术,确保科学种植。同时,着力提升完善区域内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并按照“合作社+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推动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此外,将鲁庄悠久的厚重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赋予到品牌建设中,积极举办农产品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丰富农超对接、基地直供、电子商务等销售方式,努力打响农业品牌,进而真正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生态农业稳步发展。


像张亚朋和杨恩龙这样的有志回乡创业青年在鲁庄还有很多,相信在巩义市鲁庄全镇8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鲁庄的明天肯定会像盛开的非洲菊一样光明灿烂!


来源:文化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