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国家免息创业贷款15万 青州市大学生创业贷款

初冬时节,青州市王坟镇大田庄村党支部书记褚薛永正在带领几个村民挖藕。虽然天气寒冷,但每个人都充满了活力。不一会儿,白莲藕结就装满了水池。

“我们是珍珠藕,可以和糖一起生吃,特别脆甜。”楚薛永告诉记者。莲花湾项目是今年4月村里新的产业扶贫项目。村里集资40多万元,对村北废弃的池塘、堤坝进行整治,修建了荷花池。原来的臭水沟变成了景观带,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集体收入。“预计将接收1万多公斤蟑螂。我们的蟑螂比市场上的好。它们可以卖到每磅五元。某食品厂有一个食堂,已经摆好了,不卖了。”楚学勇说。

今年是莲藕的第一个大丰收。大田庄村委会经过讨论决定,挖出的第一批莲藕不卖,先给村民尝尝。村民们吃着村里自己种的莲藕,非常开心。“每户分十斤,特别好吃,又脆又甜。我这个年纪还能咬人。”71岁的党员齐告诉记者,“村里有产业,村集体有收入,村民可以用它赚钱。我们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依托之前的光伏发电项目和现在的莲花湾项目,大田庄村成功摘掉了一个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有了集体收入,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提升。40条街巷全部硬化,新建出口道路,供水、污水管网全部改造,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结合村内交通区位优势,下一步村里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有收入。”楚学勇说。

扶贫产业不仅给贫困村带来了新的希望,而且贫困群众通过在产业项目中工作也收获了很多。在青州市宜都街道天成农业的种子扶贫车间里,有很多绿色的棚子,树枝上挂着瓜果,工人们在岗位上忙碌着。“我在这里工作了一段时间,收入稳定。这个扶贫项目很好。政府确实为贫困户做了一件好事。”在温室里忙碌的张,是宜都街的一个穷人。来到天成农业种子扶贫车间工作后,每月收入2000多元。亲手脱贫让他更有活力。

天成农业种子扶贫车间是宜都街道与天成农业联合创办的扶贫项目。宜都街道办事处投资300多万元购买了天成农业现有的育苗大棚。企业负责种植管理、疾病预防、种子销售等事务。双方的合作不仅为企业缓解了资金困难,也为贫困群众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厂房投入使用后,宜都街道与天成农业达成协议。企业每年需要缴纳30万元的基本金,再根据经营效益进行分红,让困难群众有了另一份“有保障的收入”。“再过几年,我打算在街道和村里的支持下建一个蔬菜大棚,这样我就可以自己当老板,赚更多的钱。”张对说道。很多在扶贫项目工作的贫困群众,掌握了蔬菜种植、大棚建设、电商销售等知识,为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此外,贫困人群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家里门没开,二门也没开,整个人都有点颓废。长期从事扶贫项目工作。现在我充满了能量。我要抓住政策机遇,走出去!”

产业振兴是脱贫的关键支撑。青州依托果蔬、花卉、旅游、电商等优势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2个,惠及贫困人口9978人。实施转移就业、促进创业等专项行动,175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再就业,202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发放“富产贷”“富农贷”等5500多万元无息贷款,帮助1100多名贫困群众创业脱贫。同时,为4500名乡镇村干部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搭建“一键呼叫大数据”双向交流平台,设立公益扶贫基金,实施阳光社工扶贫模式。全市25个省的贫困村全部解封,28122名贫困人口脱贫。(记者石如宽《大众报业日报》记者王慧郑秀宝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