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造纸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与此同时,与造纸配套的化工材料成本也明显增加,增幅最高为100%。一度,造纸企业面临压力。在中国传统造纸大省山东,有多少造纸企业响应?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采访发现,不少造纸企业在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受下游需求复苏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国内造纸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原料木浆价格连续两个月上涨超百美元/吨。其中,3月份进口阔叶浆价格较最低点每吨上涨近2000元;进口针叶木浆价格从2020年10月的每吨约4200元上涨至每吨约7000元。
造纸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本轮造纸原料价格上涨给造纸企业带来了哪些影响?有多少纸企回应?
提升工艺为良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上游原材料来源的不同,造纸企业可以分为两类:木浆部和废纸部。其中,木浆原料来源于原木。长期以来,我国造纸原料木浆大多依赖进口,导致我国造纸企业在原料渠道的稳定性和成本控制方面缺乏话语权;废纸部通过废纸回收和再制浆进行生产和制造。
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废纸也在禁止目录之内。目前国内可回收废纸原料资源有限,导致相关需求缺口较大。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主要木浆生产国产能下降,木浆供应总量趋紧。与此同时,与造纸配套的化工材料成本明显上涨,淀粉、乳胶采购价格持续上涨,涨幅最高达到1003354。诸多因素叠加,一度让造纸企业承压。
4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的华泰集团45万吨新闻纸生产车间,发现智能大型纸机正在高速运转,制浆、造纸、卷取工段基本没有操作人员。在高度约5米的复卷机旁边,两名工人正在检查切纸情况。他们看到一捆巨大的纸卷,宽度超过11米,直径超过4米,重量为50到60吨。它们根据客户的需求被切成不同大小的小纸卷,然后通过自动输送线整齐排列到包装区进入包装程序。包装机器人挥动机械臂,抓住包装头放在纸卷两端,包装好的纸卷通过自动输送线输送到成品。
华泰集团副总经理李莉告诉记者,“我们主要生产新闻纸、文化纸、铜版纸、包装纸,月产能一直保持在20万吨以上”。据了解,华泰集团生产的新闻纸和包装纸的主要原料为再生废纸,占公司产品总量的40%。过去,他们用进口废纸生产新闻纸。今年,国家开始实施“禁止浪费令”。由于国内废纸市场不够稳定,废纸供应不足,直接导致废纸价格上涨。受此影响,华泰集团新闻纸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0%。
李莉告诉记者,“像白卡纸一样,文化纸和铜版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浆,占我们产品总量的60%。去年10月以来,受疫情、运输等因素影响,木浆价格暴涨。但是由于文化纸和铜版纸的主要用户是国内的报纸和出版社,
“进口废纸因其纤维长、价格低而受到新闻纸厂商的青睐。过去,我们用进口废纸生产新闻纸。近年来,受国家进口政策影响,每年进口废纸配额仅为36万吨,从而迫使企业匹配更多的生活废纸。然而,生活废纸被多次回收,其在生产中的高比例会影响质量。因此,我们重新调整了原材料的比例。目前我们使用70%的国产废纸和国产木浆,再搭配30%的进口木浆,保证产品质量。”华泰集团采购部杨明辉告诉记者。
聚焦创新是王道
山东造纸企业在优化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的同时,也致力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
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5950157" qid="6527569689923556611" mention-index="0">太阳纸业子公司宏河纸业的智能立体仓库,每天都有来自生产车间的4000多吨成品纸按照出入库指令,自动寻找符合条件的巷道,直接进入蜂巢式立体仓库,并被自动装填进相应货位。记者在太阳纸业了解到,他们充分利用数字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运营效率,以应对原材料上涨不利因素。“今年农历春节前后,我们完成了3520纸机的技术改造工作,显著提升了产能。目前,该纸机可生产‘禁塑令’要求下市场所需的食品包装用淋膜原纸,创造了良好效益。”太阳纸业食品纸生产总监郭峰告诉记者,疫情给全球供应链尤其是跨境物流带来重大挑战,为此,他们优化了物流配套辅助流程,提高了风险应对能力。
银河证券分析指出,从需求端来看,目前我国人均用纸量尚处低位,随着经济增长及人们生活水平提升,预计未来行业需求端会稳步增长;从供给端来看,目前行业集中度依然较低,预计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与进口废纸配额清零等政策影响下,中小产能将会加速出清,龙头企业将凭借规模与原料自给占据优势,提升行业集中度。此外,尽管我国造纸行业与全球造纸行业相比成熟程度偏低,但我国正处于去产能与提升集中度过程中,且需求端仍处于稳定提升中,因此,未来推动行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来自于供给端,只有通过供给端格局优化,配合需求端稳定提升,行业才能逐渐迈向成熟期。
在上游原料价格不断上行的背景下,拥有完善供应链的企业危中寻机。总部位于山东寿光的行业龙头晨鸣纸业,在全国布局的主要生产基地均设有浆厂,木浆总产能约430万吨,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他们还积极布局黄冈二期的浆纸一体化项目,项目完成后木浆自给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资料显示,晨鸣纸业2020年完成机制纸产量577万吨,同比增长15.17%;销量561万吨,同比增长6.86%,产销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自2001年开始,晨鸣纸业先后在广东湛江、山东寿光、湖北黄冈推动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与外购浆相比,自制浆具有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与较为稳定的供应优势,这为晨鸣纸业参与市场竞争打下了坚实基础。
原料自给底气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山东大型纸企均不同程度向产业链上游发力,寻求原料自给。李丽告诉记者,“为摆脱进口依赖、保证自身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华泰集团计划投资70亿元,增上70万吨化学浆项目及配套碱回收、水处理等项目。项目主要产品为漂白化学阔叶木浆,可供制造高级印刷纸、胶版纸和书写纸等,是我国主要进口浆种之一。目前,项目已经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备案工作,后续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中”。
太阳纸业也认识到进一步提升木浆、木片自给能力的重要性。他们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多处基地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这些项目的逐步落地,将大幅提高企业纸浆自给率与成本控制能力。
在山东省造纸行业协会副会长赵振东看来,“禁废令”等政策对国内造纸产业和企业不会造成过大影响,“毕竟,近几年进口废纸在国内造纸企业的原料总量中占比不高。下一步,造纸企业应采取优化生产工艺、调整原料结构等措施,适应原料市场的变化。同时,企业要致力于增加自制原料产能、增加国产废纸用量等,寻求原料自给”。
赵振东特别提到,“目前废纸约占我国造纸原料的60%,其变废为宝的最佳途径就是成为造纸原料,应统筹利用好废纸这一长期被忽视的资源,不断优化废纸收集、分类、营销和利用等环节的标准规范,拓展国产造纸原料的财税优惠范围,努力提升国产原料比重,从而满足市场对优质浆纸产品的需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记者 王金虎)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