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因业务资金紧张,成都市民王千(化名)向4款app借款2万元。没想到,这笔贷款成了她的噩梦,从那以后越滚越多。截至今年5月,王千说她一共还了100多万元。
“借了2万元,到账后发现只有1.4万元,扣除30%-35%的砍头利息。”王千说,7天后,她被叫去收钱。为了偿还之前4个平台的钱,她又向其他8个平台借钱,每次只还贷款金额的65%-70%。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她向40-50个应用借钱。
红星新闻从浙江宁波一办案民警处了解到,王千涉案贷款属于“714高炮”(超高利率短期贷款,分别在7日内和14日内。“高射炮”指的是其高额的“砍头利息”和“逾期费用”)。该局的警察已经将此定义为敲诈勒索罪,并立案调查。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714高炮”高息网贷,要求更高。报告中,董女士一开始只借了7000元,但三个月内,由于砍头利息、逾期等费用,就滚到了50万元。
借款:申请2万,砍头息高达30%
33岁的王千不仅在公司工作,还经营葡萄酒生意。去年8月,她缺少现金流,所以接到了贷款销售电话。
“问你要不要贷款,手续简单,不理黑户,快速放款。”王千说她很感动。她的信用卡少付了几元钱,这影响了她的信用信息,使她无法向银行借钱。
王千说她打算借2万元,这在她眼里不算什么。“当时没想到会找老公或者朋友帮忙,主要是觉得自己可以自己搞定。”
没想到,这是噩梦的开始。对方表达贷款意向后,发了一条短信,上面有APP的四个下载链接。APP贷款很简单,只需要身份证、照片、看通讯录和通话细节。
“当时贷款说贷款期限30天,日利息0.003。”王千表示,贷款周期和利率是可以接受的。她填了第一个申请,在等待审批的一两个小时内,她又填了另外三个申请,贷款总额2万元。
两小时后,银行卡显示钱已经到了。她看到的时候,到账金额是1.4万,还款期限是7天。“这和你借钱时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王千说,她赶紧给APP客服打电话,想取消贷款,但除了App名称外没有公司主体,客服电话无法接通,连网贷电子合同都没有显示。“退款不能退。”
5月22日,红星新闻在成都市新都区与王千见面。她看上去很生气,很憔悴。“我后来做的最愚蠢的事情就是用这笔钱来支付货款。”王千说,贷款后第7天上午9点,她开始接到催收电话。
“对方说还款日期到了,12点前一定要还钱。”王千说,她想和对方谈判几天,而对方的语气发生了变化。“谁跟你谈判,你不还钱,马上给亲戚朋友打电话,让他们帮你。”
王千说,她从未遭受过这样的恐吓,甚至还问该怎么办。“对方说可以延期,再延期一周,但要再付30%的利息,也就是6000元。”王千说她还有钱,并立即存了起来。
还款:借更多APP还,共还款100多万元
一周后,电话又来了。
“对方说他们借不起其他平台的钱。”王千表示,这些应用的贷款额度非常小。为了偿还前四个平台的钱,她需要向其他八个平台借钱。下一个周期,她会再借几个平台。贷款应用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和增加,以至于她都记不清是哪些应用了。
“那时候,我根本不能去上班。我每天都在想如何支付这笔钱,甚至想到了死亡。”王千说,他保全了面子,担心亲戚朋友知道他借钱不还,生活在恐惧中,认为死亡是唯一的出路
她很害怕,弄不清到底借了多少平台,借了多少钱。“到去年10月,我借了大约34万元。我左手从站台上借,右手出去了。我从头到尾用的钱是第一笔付款。”
;">去年11月,王倩撑不住了,向老公刘昭(化名)求助,不过好强的她依然支支吾吾没把事情讲清楚。刘昭向平安银行贷款15万元,拿给王倩还款。“后来车库卖了十几万,朋友借了十几万,婆婆给了十几万。”王倩说,截至今年5月12日,她还的钱已经高达100多万元。
据她出示的一张银行流水显示,从去年10月开始,她的银行卡流水就显得不正常,每月收入10万元到70万元不等,支出同步。记者翻看了其中的详单,每笔额度都不大,几百到几千,但是笔数特别多,收入基本都是提现或者消费,而支出都是跨行转账,收款人有“易宝支付有限公司(快乐钱柜)”,“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富友支付)”等。

银行账单记录
民警:遭遇714高炮,建议别再还了
刘昭向红星新闻证实,家里一共为爱人还款了100多万,其中来自平安银行和宜信贷款分为15万和16万,卖掉车库15万,母亲给了10多万,自己朋友借了30万。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不少于100万元,她自己也借了一部分。”刘昭说,去年11月妻子找他拿15万元还贷款,妻子说得含糊,他也没太当一回事。“主要十几万对我家来说,确实不是很大的金额,贷款十几万不是很正常么?”
之后,他又给出16万,依然没有引起警惕。“后来她不停地找我要钱,一万两万、几千地给。”刘昭说,今年2月,他把帐细细一算,才发觉数额惊人,仔细追问,王倩才道出了实情。
王倩不是没有想过求助,她曾经打过110,向警方、律师咨询。
“警方说利息那么高你还借?律师说,你告谁,连公司主体都不知道。”王倩说,作为一名生意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她从没有想过不还,直到今年央视315曝光714高炮,其中,自己曾经贷款的“甜兔App”被点名。
王倩说,今年5月初,她对家人还有部分保留,还在借贷款还钱,尚余3万多元没有还。还款在5月12日终结。
5月6日,王倩接到浙江宁波一办案民警的电话,对方称该局正在侦办一起“叮叮钱罐”714高炮案件,王倩是受害者之一。
两天后,这名办案警官来到成都,在新都城东派出所与王倩见面。该民警建议,王倩不要再借钱,不要再还钱了。

宁波民警与王倩的短信对话
5月12日,王倩向亲戚朋友写了一封信,为他们所受到的骚扰致歉,并告知停止还款。
“很感谢我的家人,在知情后没有放弃我。”王倩说,截至今日,她每天还接到一两百个催收电话,无数的催收短信,她就把手机静音,置之不理。
催收公司:不怕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根据王倩催收电话记录,红星新闻拨打了10个电话,9个都提示无法接通,只有一个显示为新疆昌吉的电话接通了。对方告诉记者,他姓张(音),使用的是网络电话。
“王倩5月12日借了1200元,现在已逾期7天了,要还1286元。”张先生称,如果帮王倩还钱,可免除86元利息。他表示,不清楚公司的具体名称,他只是一个负责收账的,自己催收一单收120元,随后又改口为12元。他称自己对王倩一直以来都是佛系催收,除了给本人打电话之外,只给她的紧急联系人打过电话。
对于警方已经介入调查一事,他完全不在乎,“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警方:已定义为敲诈勒索罪,立案侦查
5月22日,红星新闻联系到浙江宁波这位办案民警,他说,王倩是“叮叮钱罐”的受害人之一,她所遭遇的不是套路贷,而是714高炮,今年央视315曝光过。
“各地警方和检察院对此定义不一样,目前我们这边定义为敲诈勒索罪在立案侦查。”民警说,具体案情不方便透露,他建议市民,首先不要进行这种网上贷款;其次,若不小心遭遇714高炮,为尽量减少损失,他个人建议,立即报警,然后停止还款。“最好不要还款。”
民警还提出,若要进一步采访需获得该局政治处的同意。红星新闻随后致电该局对接宣传的办公室,不过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刑法律师蒋健认为,在警方已经立案并进行侦查的案件,受害人可以不还款。“一对一的敲诈勒索后期索赔比较简单;但是像这种平台式的敲诈勒索,人数众多,有的时候主犯还会转移财产,警方可能无法追回全部或者大部分钱款,即便追回来,也是按照比例返还,因此,为了减少损失,警方才建议不还款。”
记者获悉,目前成都新都区城东派出所就已经王倩事件介入调查。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