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不断创新技能培训方式。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首先是“线上线下”宣传。主动深入社区、城镇、企业园区等地,通过网上微信、短信等方式宣传技能培训政策,切实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和参与积极性。二是充实人员。细化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分工和团队协作,加强新一轮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解读,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政策落地生根。
二、加强全程培训监管。一是自查就业培训的风险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加强执法,形成长效机制。第二,查看参与者的信息。严格审核、准确筛选,并建立电子档案,避免重复培训、不合格培训。三是严查课程监管。引入第三方监管平台进行全程电子监控,采用人脸识别签到、课程现场实时监控、课程移动视频录制;成立检查组,开展实地走访检查、电子监控抽查、群众专项调查,增强检查实效。第四,复习上课开始和结束等信息。督促培训学校将技能培训上传至V2.0系统,充分利用四川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V2.0),通过线上审批规范培训流程。
三是打造精品服务品牌。结合市场就业需求和产业结构,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北翼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增设定点培训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培训机构开展特色课程,如农副产品特色产业培训、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导游、保安员等。突出办学特色,努力打造“奋进四川”劳务服务品牌。
四是做好后续服务。首先是“培训就业”的工作模式。完善培训体系,畅通供需衔接,积极引进岗位,促进参训人员就业,实现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目标。二是建立培训机构学分制。根据学员满意度、就业创业实现情况、第三方评估结果、培训过程是否违规等。信用等级是为培训机构动态建立的,作为培训的重要资格条件。(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