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亲爱的自己评价,亲爱的自己研究成功了吗

人们常说,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归根结底都是能量。

我们每个人都有来自生活的压力,但有的人却能保持精力充沛,游刃有余;有些人情绪低落,随波逐流。

其实有时候你缺的不是时间或者能力,而是精力。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去管理,将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精力分散,身心俱疲

爱默生:

“人生有一件至理名言,那就是定力;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能量散了。”

如果走神,往往会失去重心,在很多选择中迷失自我。

一部意大利短片《星期六》讲述了这样一种状态。

周六,一个独居的男人醒来,开始思考这一天他在做什么。

style="font-size:15px;">洗碗,洗衣服,支付账单,清洗浴室,扔垃圾,给母亲打电话,晚上再放松一下。




然而在他计划如何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一遍又一遍地否定着自己。




他把生活弄得像一团乱麻。




结果到了黄昏日落,他一件事情都没有做成,反而使得自己身心俱疲。




其实,把心中的那些杂念一一剪掉,静下心来,确定好一件事,集中精神去做,定有所获。




对于这一点,大文学家苏轼深有体会。




苏轼曾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认为,人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




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每次只精读一本书,可以带着一个目标去读书,这样才会掌握其中精髓。




生活中会有许多分散你精力的事情,让你处在精力内耗的状态。




所以,努力应该是以某个点为核心进行深耕,而不是在过于分散的点上浪费精力。




要明白真正能帮助你进步的正是你自己的专注力。








精力集中,事半功倍




曾国藩说:


“不可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作州县,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蹈我之覆辙,百无一成,悔之晚矣。”




人生匆匆数万日,精力有限。集中精力,保持专注才是做事的不二法门。




《五灯会元》中有这样一则禅宗公案:




一次,源律师向大珠慧海禅师请教:“禅师现在修道,还用功否?”




大珠慧海道:“用功。”




源律师又问:“如何用功?”




大珠慧海道:“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源律师不解,因为其他的和尚也是如此参禅悟道,便问其中有何不同。




大珠慧海道:“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王阳明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简单来说,就是活在当下的时刻,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不要胡思乱想。




如此不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甚至做的更好。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时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




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




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




这样一来,因为头发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平突飞猛进。




正是他这种屏蔽外物干扰,把精力专注于练习演讲上,最终他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鲁迅曾说:


“如果一个人,能用十年的时间,专注于一件事,那么他一定能够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人生在世,气象万千。一心一境,即是清明。




长久的专注,才能成就专业。




把最好的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专心致志,才能迎来高效的人生。








学会精力管理,享受活力人生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时间管理,更需要精力管理。




因为当你的精力无法专注时,不管时间管理做得多好,都无济于事。




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有节奏地消耗和更新精力。




那些精力总是旺盛的人,都做到了以下四点:




1.学会断舍离




彼得·布雷格曼:


“毫无疑问,注意力是你最宝贵的资产。你生活中的一切——你的人生经历——都源于你的注意力。”




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断绝一些浪费时间对自己无用的事情。




学会使用“四象限法则”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




最重要最紧急的事首先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抽空做;




紧急不重要的事委托别人去做;不重要不紧急的事不再去做。




四象限法则




学会给自己的生命做“减法”,断绝无理由的烦恼,舍弃多余的担心,离开身边的琐碎。




如此,人生才会远离精力内耗,才更有活力。




2.进入“心流”状态




保持好的精力,需要好好休息,但你真的会休息吗?




英国作家埃尔伯特有句名言:


“没有比刚刚度过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




其实,不是所有休闲,都是休息。




休闲的方式不对,只会越休越累。




真正的休息应该是完全陶醉于正在做的事情当中,内心中会有一种宁静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这种状态被“心流之父”米哈里称为“心流”。




经米哈里研究,他发现能够高效率产生“心流”的休闲方式不是刷手机、看电视这种看似放松身心的娱乐活动。




而是体育运动、深度阅读以及心灵上的沟通。




我们不妨在闲暇之余放下手中的手机,从事一项体育运动,轻盈身体,放松心情;




读上一本或两本一直想读未读的书,把书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见识;




或者陪自己亲爱的人聊聊天,交换彼此的灵魂。




如此,时光静好,岁月安然。




3.明确目标,分批次使用精力




茨威格说: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的中途、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他的使命。”




树立正确的目标,等于成功了一半。




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事情时,要有耐心,从微小的局部开始,一步一步做起来。




正如《道德经》所言: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根据难易程度来安排事情,先易后难,精力使用循序渐进。



而且简易的事情完成后会给内心一个正面的反馈,如此也可以让精力得以提高。




4.保持体力,精神焕发




精力是有限的,如何源源不断地为自己注入精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经常看到影视剧里的成功人士锻炼身体的镜头:




比如《欢乐颂》的安迪每天晨跑,《纸牌屋》里的克莱尔坚持夜跑,弗莱克也练液阻划船机。




其实,精力好的人没有一个是不爱运动的。




因为体力对于精力管理来说非常重要。




如果一个人体力有问题,那么他的精力也不会太好。




有研究表明如果每天能保证7-8小时的有效睡眠时间可以迅速恢复精力。




再加上每周三到四次有氧运动,身体机能会得到明显增强,精神也会好得多。




科学的休息,适当的运动,不在于一时,而在于每刻。




如此,才会有好的体力,好的精力。







尼采曾说:


“我为什么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思考过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我没有对此浪费过精力。”




这句话透露着些许自大,但更多的是生活真理。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管理好自己的精力,把有限的精力时间集中起来办一件事,这样成功的机率就会变大。




人生路远,你必须精力饱满,不然哪经得起风吹雨打,这是一种难得的能力,也是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