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日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时代的河流吞没了你我,所有的生物都被卷走,使人们能够超越自己的出身、地域、阶级和眼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时代机遇。比如“70后”出生不久就迎来了改革开放,在飞速发展、翻天覆地的时代里摇摆着自己的激情和梦想;如今,他们正值壮年,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程,1975年生,现已是中国烹饪大师,中国厨房之乡长垣烹饪协会名誉会长,河南省餐饮饭店业协会副会长。从一个农村孩子到“成世福汴京烤鸭”品牌的创始人,他多次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在那些偶然或必然的选择中一路走来,没有改变初衷。
经验
立志当厨师,学各种菜系
1989年,14岁的程第一次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选择。
“我在长垣县米屯村长大。长垣是厨师之乡,米屯村也是著名的厨师村。村里很多兄弟都在外地当厨师。他们每次回来都给我讲外面开放竞争的环境——。他们可以学习技能,为更多而努力工作……”程心里对充满了向往。他决定像村里的兄弟们一样当一名厨师,走向外面的世界。
程带着父亲450元的卖菜学费走进了长垣县的炒菜楼。上午学习理论,下午练习刀功、摆盘、翻锅,程学习非常认真,半年后顺利毕业。
凭借自己的文凭和豫菜的基础,程第一次去了武汉,在一家酒店工作了几个月,学习了鄂菜的做法。我去了南方的广州,进了一家酒店,从一个基本的洗碗工做起。勤劳的程每天很早就刷碗,并主动帮助老师,慢慢地开始承担起了挑担的工作。“师傅的大勺子是伸出来的,所以什么食材或者调味料都要赶紧放进去。他们说我听不懂粤语,经常什么也找不到。师傅用勺子把我砸了。”程并没有气馁。每天下班后,他都在后厨学习,学习粤语,学习如何搭配菜肴。苛刻的师傅们被他感动了,开始教他一些经典的粤菜,还有红烧酱和海鲜酱的制作方法。
掌握粤菜的做法后,程赴南京接受苏菜的影响;半年后,他去成都学习川菜.当时,他几乎学会了川菜、粤菜和苏茹的四大菜系,并且学得很好。经过对各大菜系的学习和融合,程觉得豫菜的底子最深,这些菜系都有豫菜的影子。
1993年,程回到河南,开始下海承包厨房,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转折点
离开体制,开始创业和梦想
1997年,早已成名的程被高薪聘请到新乡市九州饭店。凭借过硬的技术,程很快就成了正式员工,成为了副处级干部。
2002年,程代表河南参加央视《满汉全席》栏目,一举夺得冠军。几个月后,
27岁的他当选新乡市人大代表;不久,成国富又升职成了副处级干部。短短几年,从厨师长到餐饮总监兼行政总厨,再到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成国富几乎一年一个台阶,顺风顺水。然而人人羡慕的光环,却不是他想要的。“我农民本色,性子直,容易得罪人,很不适应当时的工作环境。”眼看着自己离初心和梦想越来越远,成国富萌生离开的念头,他只想坚守厨师梦。
辞职了三次,2005年,这个倔强的年轻人终于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离开了这份光鲜的工作,开始跟朋友们合伙开饭店。
2008年初,成国富在郑州东明路红专路口看中一家店面。下雪的季节,他到处奔走借钱,终于在农历小年那天盘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独自在店里收拾了几天,直到除夕,成国富才回老家过年。
临走前,他一个人在店门口放起了烟花。灿烂的烟花在寒夜里升起,如水的月光映着他充满憧憬的眼睛。那片月光中有如许的孤独,在漫长的岁月里,守夜的人们用古老的悲欢将它填满。它永远皎洁,永远在天穹高悬,一如梦想。
传承
聚焦汴京烤鸭,发掘豫菜文化
2008年3月9日,二月二龙抬头,成国富的第一家店——成师傅大长垣美食正式开业。几年间,成师傅中兴楼店、成师傅汴京烤鸭店陆续开业,成国富一步一个脚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扎稳打。2013年初,面对市场大环境的转变,他及时调整店面定位,从高端转为高性价比,主打婚宴包桌,让刚刚开业的中兴楼渡过了难关;2016年,他把旗下几家直营店统一改名为“成师傅汴京烤鸭”,聚焦单品,做到极致。
汴京烤鸭,是成国富刚入行时就接触的一道名菜,也是从成师傅第一家店起就主打的招牌菜。汴京烤鸭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的“爊鸭”便是烤鸭。北宋迁都时,汴京的大批厨师、匠人跟随赵构迁于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一带,烤鸭自然传入了临安。元灭南宋后,元将伯颜曾将临安的百工技艺带至大都(今北京),汴京烤鸭的技艺也由此传入。如今在开封烹饪界,不少老人仍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北京全聚德专程到开封请烤鸭师傅的事。
2018年9月,中国烹饪协会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河南共有10道经典名菜、10大主题名宴上榜,汴京烤鸭名列其中,成师傅汴京烤鸭作为汴京烤鸭代表性企业榜上有名。活动现场,成国富亲自制作的汴京烤鸭受到了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全聚德前董事长姜俊贤的称赞:“不愧是千年汴京烤鸭!”成国富对汴京烤鸭文化挖掘与传承做出的贡献,也得到了业界大咖的一致肯定。
“汴京烤鸭才是烤鸭的鼻祖,但很多人却只知道北京烤鸭。作为一名河南餐饮人,我对这道历史名菜有很深的情结,成师傅每家店里都写着汴京烤鸭的历史,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汴京烤鸭、了解豫菜文化乃至宋文化。”成国富说。
思考
传统融入创新,让豫菜更有生命力
回顾30年的从业经历,成国富感慨万千:“一开始想学厨师,是出于对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渴望,完全是为了自己的个人梦想。后来出门闯荡,接触了鄂菜、粤菜、苏菜、川菜等菜系,再对比自己在长垣烹饪大楼学到的传统豫菜,还是觉得豫菜最好,味形器都非常讲究,很多菜都有典故,属于官府菜、御膳菜。豫菜的文化太深厚,随便一挖都是宝藏,只是太多传统豫菜都不为人知,我想把它发扬光大。”
“成师傅”这个名字,蕴含着成国富关于传承的理念:“学徒时,我尊称别人一句师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尊重;现在,别人管我叫一句师傅,我感受到的是一种传承的责任。”成国富不仅要把从师傅那里学来的传统手艺传承下去,也会在传承中融入自己的创新和思考,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改良,让豫菜文化更有生命力。他把汴京烤鸭的摆盘做成“文房四宝”,新颖的形式颇受年轻人的欢迎。
关于未来,成国富有自己的“小目标”。首先要持续提升品质,追求品质食材、品质客户、品质餐饮、品质品牌。在传统大店之外,他还创立了“成师傅烤鸭融合餐厅”子品牌,加入更多年轻时尚创新的元素,“目前刚开了一家店作为孵化器,三年内会重点发展,铺开店面”。
关于行业,作为郑州市餐协副会长,他希望整个行业抱团努力,为豫菜的发扬光大做贡献。“源远流长的豫菜需要被更多人看到,协会将通过考察交流、比赛、论坛、美食节等活动,让河南餐饮企业走出去,让国内外优秀品牌走进来,共同打造郑州国际美食之都。”
哲人说,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便是永恒。70年风云激荡的伟大变革,70载波澜壮阔的民族壮歌,从这段历史里,我们触摸到了怎样的永恒?
对成国富来说,永恒就是不灭的信仰,不改的初心。作为“70后”河南餐饮人的代表者,他将带着心中不变的梦想,把豫菜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