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评论员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主题,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创新周”正式拉开帷幕。在“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的推动下,成都双创生态不断优化,制造者群体不断壮大。创新精神和创业文化氛围持续提升,不仅为成都决策者搭建了实现梦想的平台,也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大众创业创新的黄金时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和创新引领行动,按照“12345”总体思路,紧抓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科技中心和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创新创业重大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成都适应发展要求、乘势而上、乘势而上,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重大行动。
“潮水是向涛的头,红旗不湿。”在成都,无数“荣朴”为梦想而行动,为梦想而回归,为梦想而坚守。风险投资和融资与产值爆炸式增长。今年1-8月,全市新注册市场主体21.5万户,同比增长31%,其中新增科技型企业9168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达到5740亿元;全市技术交易额突破180亿元,专利申请63270件,同比增长58.4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5802件,同比增长64.0%。成长中的“独角兽”企业加速孵化培育,集美科技的“无屏电视”、中电陈坤科技的“鹰眼”高精度定位安全系统、卧龙大数据科技的大数据系列产品、被誉为创业版“天猫商城”的“科创通”等一大批“成都创造”正加速成为全球、全国行业龙头。西南交通大学的综合创新改革试验,如岗位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果丰硕。各种配套平台蓬勃发展,鸿泰基金、融创茶室、光谷咖啡、景荣小镇、磨子桥创新创业街、青羊区泰盛创业街等创新创业全服务链条,不断丰富成都双创良好生态。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需要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创新,不断推动各种创新要素新组合,转化为新动能、新产业、新财富。要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准确把握创新规律,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全力打通双创工作顶层设计的“第一公里”和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突围。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创业创业的“痛点”、市场监管的“盲点”,搭建起群众创业创新的平台保障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让越来越多的“荣漂”坚守成都,为他们搭建更好的职业平台,营造更好的环境氛围,提供更强的制度保障,让“荣漂”有梦想、有舞台、有未来。
实现“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并且
在最好的时代,只有激情和野心是不能辜负的。年轻人的梦想就是城市的梦想,企业家的成功就是城市的成功。“创业之城,梦想之城”,我市要保持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流入,让更多的创业者实现梦想,为城市未来发展赢得机遇和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