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1月22日,扬州宣布实施“惠台68条措施”,强化“同等待遇”。崔嘉明
本报扬州11月22日电(记者崔佳明)11月22日,扬州市政府召开《关于深化扬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惠泰68措施”)。扬州市委副秘书长张桂强、市政府副秘书长章小蕙出席会议,会议由扬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光春主持。
扬州出台的“惠台68条措施”,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台办《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号文(以下简称“31条措施”)和江苏省《关于深化苏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实施意见》号文(以下简称“76条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细化对扬州台资企业和台商的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
扬州是台商在大陆投资生活的重要聚集地之一。截至今年10月,扬州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538个,实际利用台资项目44.87亿美元。台商台胞已成为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市台办主任平志明表示,“扬州出台的‘惠台68条措施’,符合台办‘31条措施’和江苏省‘76条意见’,有拓展有细化,有融合有创新。”
纵观扬州出台的“惠台68条措施”,其中,在促进台商投资和经济合作领域,扬州提出“三个激励”,即: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文化创意园、科技服务业。中介机构等各类载体和机构的建设或运营将符合相关条件并给予同等政策支持;鼓励台资企业在本市开展重点产业链协同研究,符合相关条件的享受同等奖励待遇;支持台资企业申领“技术改造券”,以及创新券、小微企业服务券等小微企业专项政策;鼓励台资企业参与护理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医疗一体化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在公民中平等享受养老服务资金投入待遇。
关于促进扬州与台湾省社会文化交流合作,扬州“惠台68条措施”提出,为台湾同胞来扬州开展民间交流和文化交流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支持扬州和台湾省文化创意产业机构在交流访问、人才培养、展览展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同时,扬州明确提出继续办好“扬州台湾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推动扬州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与台湾省创意设计深度融合,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
“台湾省的年轻人来大陆发展是一个大趋势。台湾省来扬州学习、实习、就业、创业的年轻人逐年增加。目前,已有300多名台湾省青年在扬州学习、工作、创业。”平志明表示,扬州在“惠台68条措施”中提出鼓励和支持台湾省大学生来扬州实习培训,并在实习培训期间给予一定的实习补贴;台湾省大学生来扬州就业创业享受社保补贴、租房补贴、创业补贴。
“扬州市从促进台资企业发展、加强人才交流合作、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合作、为台湾同胞学习、实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良好条件四个方面提出了68条实施措施。进一步深化扬州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