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红鹰学院罗迁
一、竞赛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是挑战杯的简称,是一系列面向大学生的全国性科技学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大赛。国内‘挑战杯’大赛有两个平行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挑);另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比赛交替进行,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次。挑战杯系列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运’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受欢迎的全国性比赛,也是国内大学生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比赛。
二、竞赛类型
(一)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介
大学生商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世界各国大学的重要竞赛项目。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与者形成优势互补的竞争群体,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完成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
大学生创业计划挑战杯比赛采用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为初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培养青年创新创业意识,造就适应未来挑战要求的一代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创业大赛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介绍
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学作品竞赛的作品一般分为自然科学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科技发明三类。
全国挑战杯:与社交媒体紧密合作,构建集电视、广播、报纸、周刊、互联网、微博等多种载体于一体的立体媒体平台,挖掘挑战杯内涵,推广挑战杯文化,以前沿创意触动大众心灵,以广泛传播扩大赛事影响力,以社会口碑展现青年责任,让挑战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成为
全球挑战杯:邀请全球青年大学生,吸引全球知名高校参赛,举办大学生创业国际夏令营、创业讲堂等活动,让中国成为全球创业青年向往的地方,让挑战杯引领世界瞩目。
全体验挑战杯:推动大学校园、城市社区、创业园区联动,调动各类社会资源,为参赛选手提供包括意识培养、技能培训、项目咨询、苗圃孵化、投融资等全体验竞赛服务。让‘挑战杯’的参与体验能够成为青年学生真正的创业体验。
绿色挑战杯:坚持绿色原则
可持续挑战杯:总结挑战杯经验,规范挑战杯工作制度,努力形成竞赛网络(永久官网)、园区基地(创业园区)、创投基金(专属投资基金)等长效机制。实现挑战杯的可持续发展,让挑战杯真正促进创业教育和支持
创业实践的"加速器"。(三)两者的区别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两者在比赛侧重点不同,"大挑"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而"小挑"更注重市场与技术服务的完美结合,商业性更强,"小挑"奖项设置为金奖、银奖、铜奖,而"大挑"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大挑"发起高校可报六件作品,其中三件为高校直推作品,另外三件要与省赛组织方协商推荐,而"小挑"只能推荐三件作品进国赛,"大挑"有学历限制而小挑没有,"大挑"分为专本科组、硕士组、博士组分开评审,"大挑"国赛最多可以报八人,而"小挑"最多可以报十人,"大挑"比赛证书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举办地人民政府的章,而"小挑"证书只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的章。
三、竞赛意义
(一)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
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从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挑战杯"竞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着增强。
(二)引导高校学生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渠道
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让"挑战杯"竞赛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挑战杯"已经形成了国家、省、高校三级赛制,广大高校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工作载体,把创新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使"挑战杯"竞赛成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
(三)展示全体中华学子创新风采的亮丽舞台
香港、澳门、台湾众多高校积极参与竞赛,派出代表团参加观摩和展示。竞赛成为两岸四地青年学子展示创新风采的舞台,增进彼此了解、加深相互感情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