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创业弊大于利辩论例子

原标题:关注大学生就业季系列报道之创业篇(上)不出校门当老板 不求挣钱求经验

记者王思明维利文/图

如今,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在校期间自主创业,用自己的知识浇灌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实现梦想。6月27日,记者走近几位创业大学生,看到他们的梦想照进现实。

学校鼎力支持 公司入驻创客空间

还记得去年爆红微信朋友圈的视频——安琳快递版《大王叫我来巡山》吗?这个视频的制作单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安阳安艺传媒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石子洋等团队成员都是安阳师范学院的大学生。石子洋今年6月毕业。现在,他和他成立两年的公司正步入正轨。

昨天下午,记者一走进石子洋公司所在的——大学生创业生态园,宽敞的办公环境和清新的装修风格立刻让人眼前一亮。当谈及自己走上创业之路的原因时,石子洋的眼睛闪闪发光。因为专业的原因,施子扬在大学期间有很多实践的机会,他也和电视台一起做了很多节目,逐渐找到了一些门道。“有一天我突然想,既然已经进了门,为什么不自己创业呢?”石子洋说。于是在大二的第二学期,石子洋的公司在安阳师范学院创业生态园正式成立。

大学生的创业没有受到重视,资金和经验的缺乏是对他们创业的严重伤害,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说。安艺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之初,石子洋就遇到了同样的困境,因为他是在校学生,错过了好几个订单。“因为我们是大学生,一家4S汽车店的负责人因为质疑我们的能力,在和我们签账单的关键时刻,放弃了和我们的合作。”石子洋回忆说,“刚创业的时候,因为这个原因放弃和我们合作的客户不在少数。”

“我也意识到我们面临的许多困难,社会认可度低,缺乏经验,对市场缺乏了解。这些因素制约了我们。”石子洋说。这时,石子洋和他的合伙人开始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通过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逐渐获得客户的信任。同时,史子扬也表示,在创业的路上,学校帮了他太多。“我们使用的大部分设备都是学院免费提供的,甚至连航空相机都是学院免费提供给我们的。企业成立之初,学院还帮我们协调了两个办公室。创业学院成立后,学院积极争取让我们进入创客空间。”

安艺传媒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石子洋越来越忙。“我们独立完成了河南护理学院和安阳学院视频宣传片的拍摄和制作。现在公司有了稳定的客户来源,已经和北京的公司合作了。”石子洋说,对于公司的未来,石子洋的眼里满是尴尬。“未来,我们将逐步在河南安阳乃至全国推出公司。”石子阳笑着说道。

尝试自己当老板 体会团队合作的快乐

昨天11点,记者拨通了黄澜的电话。他正忙着在电话那头送食物,所以他暂时挂了电话。直到14点左右,黄澜才打电话告诉记者自己的创业经历。

黄澜,安阳人,就读于武汉一所大学。“我去年大二,课程不多。我只想找点事做,让我的生活更充实。我发过传单,做过家教,做过促销。我尝试过各种兼职,但还是觉得应该自己做点什么。”黄岚告诉记者,由于从未有过经商经验,他开始尝试利用业余时间摆摊。因为他没有经验,也因为不允许他在学校摆摊,他的第一次创业就要失败了。黄兰说:“后来,我找了一份兼职,帮一家餐馆送餐。我曾经在我们学校的食堂吃过饭。那是夏天,武汉非常热。两个女孩说不想出去买菜。要是有人能送到宿舍就好了,那我觉得可能是个不错的商机,也有一些送饭的经验。看到商机后,我开始认真规划我的第二次学校创业。”

“一开始,我帮助学校外面的那些餐厅送餐。每次收一元的餐费,我都会发到宿舍。

有很多学生过来问‘能不能顺便多送几份?’”黄岚说,就是那时他突然想“外卖市场这么大,为什么不自己开店试试呢?”“通过老师、同学、家人的帮助,我的外卖店‘宅时代’顺利开了起来。”黄岚说。


黄岚的外卖店和其他餐饮店不同,他的店只有厨房,把外卖从厨房直接送到寝室门口。“目前,外卖店的员工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厨师、一个配菜工、一个洗菜阿姨,送餐员全部是我的同学。大家一起挣钱、一起出点子做生意,已经不用向家里要零用钱啦!”黄岚说道。


“干了有一年时间了,最感动的还是身边同学们的鼓励。”黄岚说,有几次送外卖送到了同班同学的寝室,他自己还有点儿不好意思,可同学们反倒都很佩服他,还不住地鼓励他要好好努力,说以后做他的长期客户。“我想把外卖店好好做下去,不单单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以后创业积累经验。”他觉得在这次创业过程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而这是课堂上学不到的。


所学与创业相结合 有好想法不妨放手一搏


穿着围裙,拿着抹布……见到徐兵时,他正在认真打扫着烘焙设备的卫生。因为即将放暑假,所以安阳工学院里的这家小蛋糕房也要歇业了。


“这是我第一次创业,感受还是很深的。”今年上大三的徐兵说,因为自己学的就是食品工程专业,所以他当初毅然决然接下这个小店,“不为挣钱,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经历,巩固学到的知识”。


“所有人都在说,不能在注定拼搏的年纪选择了安逸,但这一路走来实在不易,因为真正放手拼搏的岁月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荡气回肠。”因为还在读书,而且又在学生会担任职务,所以在经营蛋糕房的这一个学期,徐兵确实忙得不可开交,恨不得变出三头六臂来。


“这个店虽然是我在负责,但是我还有另外7个合伙人,他们大多是我的学弟学妹。我们8个人,谁有时间谁就在店里。”说起经营这个小店的感受,徐兵表示,因为有学校的支持,他和合作伙伴省心不少。


“当初这家位于学校中间的小店销售的是服装,因为一些原因收回了。经过学院、招生就业处和校领导的研究,决定将这个店面提供给在校学生。”徐兵说。不收房租,也不收水电费,学校还提供烘焙设备,所以这次创业几乎是零成本。


“既然学校给了我们这个平台,我们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没有了资金的压力,徐兵和他的小伙伴将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产品研发、创新上。慕斯饼干、韧性饼干,这些学校创意大赛上的获奖作品他们都一一变为了现实中的产品。


“大家都觉得在校创业有利有弊,但以我的经验来看,利还是大于弊。”徐兵说,大学创业重在过程,重在体验,能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创业过程中就是最好的实习。其次,从国家到学校,都会给很多优惠的政策,年轻不需要惧怕失败,大不了可以从头再来,“在创业过程中,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能力提高了不少。所以在校大学生如果有好的想法,不妨放手一搏。”徐兵说。


专家观点:创业非一蹴而就 还需厚积薄发


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真实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高校就业处的专家、老师,看看他们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有怎样的见解和建议。


安阳师范学院创业学院副院长、众创空间主任刘君认为,从总体上来看,很多在校大学生还是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的。“创业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其次还要掌握扎实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也就是在校大学生应用技能的提升,不局限于自己本身所学的专业。”刘君告诉记者,“基于这样的概念,现在,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是普遍存在的。有70%到80%的学生有创业、创新的想法,再加上国家、学校等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也有相关政策上的扶持,所以近年来,很多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很高,创业意愿也比过去增长很多。”


同时,刘君认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同样存在一些问题,而且真正实现传统意义上的创业,人数则呈现出“漏斗形”,比例不超过5%。“相对而言,在校大学生欠缺成熟、理性的思考,而且对于整个创业的流程并不是很清楚。也就是说,把创业变成实体落地,比如组建一个团队、开一家实体店,甚至研发一个项目、创办一个企业,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刘君表示,在校大学生创业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组建团队的领导、沟通能力外,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对市场发展前景要有一定的把握能力。


最后,刘君建议:“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通过在校期间的实践,然后走上工作岗位,磨炼几年之后再选择出来创业,也许成功率会更高。”


安阳工学院招生及就业指导处副处长凌云峰告诉记者:“对于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两年之内的学生,可以在我们学校的创业孵化园进行培训学习。”他认为,在校大学生创业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校大学生可以多参加全国、省市和各个学校间的创业大赛,通过大赛来展示自己的项目和产品。创业成功的校友、专家和企业家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从大学生所选创业项目的优势劣势、将来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等方面给予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