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非洲是中国人出海创业的重要目的地。
但是和东南亚国家相比,去非洲的中国人和企业就没那么多了。
换句话说,那里的出海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大有发财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
今天,我们邀请到在非洲工作多年的好友——Jeffrey,为大家讲述他在当地商机中发现的实用技能。
也许你会成为下一个发财的人。
当我从211学院毕业时,我非常渴望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所以当出国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时,我决定去非洲,尽管很多人不想去。
现在,我在非洲工作了五年,在一家行业头部公司销售安防产品。
我刚去的时候年薪20万,现在50万,在同龄人里算收入还可以的。
现在我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怎样才能在非洲赚到钱。
先说说去非洲发展的优势吧。
如果再给你一次类似“改革开放”的机会,你能把握住吗?举个不精确的例子,今天非洲有如此巨大的机会。
投资少,生产资料先进,但人工成本低,天然材料丰富,与90年代的中国相似。
中国人做“非漂”收入相对比较高,这也是实情。
最低非漂流收入,听说月薪一万元(实际收入)。这个收入阶层的从业者主要是厨师、理发师之类的,或者是过去的新人,学历低的人,英语水平低的人。
如果不谈企业家,只能谈我这样的员工。华为员工在非洲的薪资水平最高,平均年薪在5-100万元。
如果你想创业,非洲最赚钱的是什么?
简单地说:如果你有关系,就找关系去投资那些资源类项目;有钱,就去做贸易;有胆子就去做服务行业。
主要在非洲
以下几种中国商业项目:
第一种是基建类,在非洲做这类项目的以国企为主,承接港口建设、道路建设、机场建设,通信建设等。
中国铁建、中国土木、中国港湾、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等大型国企在那里大放光彩(发达国家很难给我们这样的建设机会)。华为、中兴这些通信企业在非洲也已经树大根深了。

第二种是开发类,主要围绕矿产、木材、油气、农产品等。
炒股的同学可能比较熟悉的华友钴业,就在刚果金开发钴矿。另外也许你还听说过:广西上林人扎堆到加纳开采金矿。

尼日利亚的木材、腰果、石油等,都是国际市场里的畅销货。也有大大小小的中国公司在做这方面的生意。
第三种是贸易类,将非洲需要的Made in China的货物运过去。你能在淘宝上搜索到的东西,大部分非洲也都有。甚至很多你不常用的货也被销往非洲,尤其是假发。几乎每个非洲女性都拥有至少一套假发,它们很多都产自中国。

第四种是服务中国人的生意,如安保、汽车租赁、酒店、餐馆、翻译、中介等。刚才说了,在非洲做普通理发师、厨师,月薪也可能超过1万元人民币;由此,你可以倒推出在那边开这类门店的营业收入。
看着好像不难,你是不是也有点动心?我要泼点冷水了。
只有对以下三类人,非洲才是乐土:
第一类,极其富有的人。第二类,极其贫穷的人。第三类,想要看世界、出去闯闯的人。
有钱人可以去非洲投资,有利可图的项目很多,你总能找到几个。贫困的人去非洲也能改变命运,至少能比较轻松地迈入小康阶层。
但假如你出自小康或中产家庭,想在非洲突破未必容易。相对于国内,这里各方面的条件都称得上“恶劣”。你得对自己够狠,还得大胆心细找准机会,才有可能杀出一片血路。
还有一点格外需要注意:沟通,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如果外语水平太差,建议慎重前往。
如果你已经决定来非洲,那在出发之前需要思考这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想做什么类型的项目?
有一小部分大胆的同胞在矿产、木材等资源项目上取得了成功。

但这些资源所在地一般位于偏远郊区,安全问题较大;做这行非常需要注意处理和当地人的关系,而偏远地区的思维相对不开化,沟通成本也较高。如果你只是个普通青年,我不推荐你去“刀口舔蜜”。
而大多数人去非洲都会选择做国际贸易,从小做到大。我也重点讲讲这方面的情况。
在确定了要做外贸之后,你要想清楚具体做什么、卖什么。
突破点通常在“衣食住行”这几方面。
做服装生意入行门槛低,只要有货源,还是有机会的。顺便说一句,国内被丢掉的二手衣服很多都流入非洲了,论斤出口的很多;服装品牌在非洲做推广的极少。

非洲的正装需求其实很大,目前市场相对空白,可能是个机会点。
食品行业建议尽量不做首选,因为非洲各个国家都有食药品的资质管控,投资成本极高,也容易引起一些问题。
不过,开亚洲餐馆倒是不错的选择(不一定要中餐,也有很多中国人做韩餐日餐泰餐)。

住的话,其实那边也有中国建筑公司去盖房子呢,就像在东南亚一样。不过更多的是中国人开的房产中介!有链家的前员工去了非洲,直接开了房产经纪公司。
关于出行,这里只说一点:二手车和租车业务,仍然是机会点。
第二个问题:去非洲做生意,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先说一个背景因素:由于非洲消费者购买力不强,除寡头垄断的行业之外,做其他生意一般都会遭遇价格战。
所以,说直白一点:在非洲,低价就是王道。
我非洲家里曾经一个月用坏了3个电灯泡。本地同事说,因为灯泡是中国进口的低端货,质量不好才会这样。
我让他去买市场上最好的灯泡,但他却觉得一个低端灯泡花人民币10块钱,能用1-2个月,坏了就换;一个高端灯泡需要50块钱,商家宣传能用8-12个月,但是万一中途因电路问题烧坏了,就亏大了。
这件事让我理解了非洲“下沉”市场的需求逻辑:
这部分消费者不但无法负担高端商品的价格,更不理解高端商品的品质。
为了迎合这种心理,商家加大力度,继续向市场输入各种低端低质产品。这样的市场,是极难孕育出一个品牌的。
但有个现实趋势得跟大家说说:
非洲大陆上,小康阶级和中产阶级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这群人对商品的追求是没有被市场满足的。而机会点就在于品牌。
有个极好的例子是名创优品Miniso,他们是从2017年左右进入非洲市场的,现在在坦桑尼亚、南非、尼日利亚等国都有门店。

我觉得在以下这三点来说,名创优品满足了非洲消费者的需求:
第一,价格可接受。针对价格敏感市场,他们定价很亲民,抓住了市场痛点。
第二,在低价基础上又严格把控质量,挠到了用户的痒点。
第三,也是区别于其他低价产品的是:他们家的门店基本都开在Shopping Mall,在物美价廉的基础上,还给了客户不敢奢望的品牌享受,满足了市场的兴奋点。
那么是不是在非洲创业一定要建设品牌?
也不一定。从市场总体情况来看,在非洲搞快消品创业不一定上来就花钱、时间做品牌。而对于那些高端的可能需要售后服务的产品,比如手机、打印机、电视机、重型器械等,建设品牌是有必要的。
如何做呢?这里提供两种“非洲品牌方针”。
第一个思路是大公司正在做的,比如传音手机、隆力奇,他们直接下沉到当地国家,建立分公司,招聘本地员工,进行本地化市场推广。

第二个思路是,找到熟悉当地市场情况的经销商,给对方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让对方帮你搞,从创业初期就重视品牌建设胜于重视利润。换句话说,一开始你可能要少赚点,先打响品牌、占领市场,然后再回到大量吸金的轨道上。
第三个问题:你要从哪个国家切入非洲市场?
非洲国家很多,各国具体政策也有差异。对中国人来说比较热门的“首站国家”有:尼日利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
选定地点之后,你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各个国家的相关客户,以邮件或电话联系起来。如果你有钱有时间,甚至可以去相关国家的市场实地考察一下,贴近市场需求。还有个折中办法:联系当地的同胞代劳考察。

先分享几个通用贴士。
① 建议大家在动身之前,提前通过外交部、商务部官网了解计划前往国家的基本信息,并尽量提前与当地华人同胞建立联系。
② 现在也有专业的非洲投资咨询公司提供付费市场调研服务等。如果你的计划足够牛,他们甚至还会给你融资。
③ 虽然在有些非洲国家还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赚钱渠道,但这些路子不会长久,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越线试法。“象牙女王”就是前车之鉴。

④ 非洲国家大多直接从半殖民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大部分群众的思想不够开放。但各国高层都是接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精英,不要试图糊弄他们。做生意要讲契约精神。
再来说说与风险相关的几条建议。
① 如果你做外贸,不建议你给非洲客户放账(大海骡子注:“放账”就是赊销,类似于铺货。厂商把产品给经销商的时候不收钱;经销商卖完商品后,在下单下一批货的时候,还清上一批货款),除非你能拿到信保公司的赔付,否则最好还是TT交易(大海骡子注:TT交易就是电汇,英文telegraphic transfer in advance,即买家直接往卖家银行账号打钱)最为安全。客户一切不给钱的理由,都可能是借口。没有足够实力就不要交易,或者缩减交易规模。
② 不建议和非洲人做合资企业。非洲的法律体系有时是帮亲不帮理。一旦产生纠纷,打赢官司的可能性不大,时间你也拖不起。
③ 有些隐性风险你可能预料不到,比如当地政府部门和黑恶势力的骚扰。所以还是有必要提前了解经济环境、和一些关键人物(比如警察局长、酋长等)搞好关系。

④ 最可怕的风险,是很多在国内的人体会不到的——货币贬值。石油下跌会导致货币贬值,政权变更会导致货币贬值,自然灾害会导致货币贬值……而货币贬值会导致你的资产大跌价。为了抵御这种风险,有些过来人支招说可以把钱换成美元,或者投资不动产。大家实操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最后说点感性的。我们“非漂”要么在家里,要么在见客户的路上,很少有时间锻炼身体,也很难和家人团聚。许多非漂最终回国,也是因为健康和亲情这两方面原因。
所以,假如你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三餐定时睡觉按点的安逸日子,那非洲可能不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