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四川适合种植什么经济作物好,现在在农村创业养殖什么好

荷花泥鳅共生塘

村民们正在地里种藕

四川新闻网德阳5月9日讯(何小米 记者 周鸿)走进南泉镇玉桥村。白墙白瓦的村庄在树林中若隐若现,池塘里涓涓细流的声音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村党委书记黄丽君介绍,这个院子叫“秀才院”,是在清代一座秀才院的文化支撑上建成的一个幸福美好的新村。2015年,全村有20户33人的贫困户。精准扶贫两年,今年还剩下三户三人。

“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要实现全面持续的减贫,必须有产业支撑。一般产业扶贫机制不完善,效益得不到保障。”黄丽君说,镇政府和村上一直在探索。

因地制宜 瞄准项目

玉桥村由雨荷村和距什邡市8公里的石桥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积2.85平方公里。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油菜。晒烟、川芎、黄木耳、车前草主要作为经济作物种植。罗晓路和市南路贯穿全境,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2015年,该村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将分散的小块农田和闲置土地变为道路、水渠相连的标准化“方田”。“田改后,一块田大概有10亩,面积变大了,不方便农民自己耕种。”据黄丽君介绍,在村委会的指导下,15名农民代表入股土地和现金,成立了冯润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中规模种植油菜籽和小麦,增加稻田鱼和稻田鸭,每年一亩地可以给农民土地租金800元,奖金250元。

合作社成立的同时,南泉镇依托泉水建立了泉水公园,其中玉桥村恰好有五口泉水。随之而来的是新农村建设,这个小村庄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为了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黄丽君和其他村委会工作人员开始四处寻找产业发展的路子。在什邡市委农工委的指导下,“莲泥鳅共生”项目进入了他们的视野。“我们的泉水非常适合莲藕和鱿鱼的生长。莲藕和鱿鱼可以实现多次繁殖,经济价值也很好。”黄丽君说,精准扶贫实施几年来,很多行业实施扶贫后未能获得理想效益,不敢轻举妄动。

黄丽君组织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就“莲泥鳅共生”项目走访周边县市,并与德阳市农业局渔业站专业人员取得联系。在玉桥村建立了实验基地,渔业站的工作人员得出结论,玉桥村的土壤、水温、水质都非常适合泥鳅生长。

这个结论终于放下了一块悬在村干部和村民心中的石头。

立体种养 产业互动

于桥村的贫困户大多因病致贫、因老致贫。经过几年的技术援助、劳务输出和政策扶持,大部分人已经脱贫。然而,村委会不断关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以确保真正的长期可持续扶贫。

与村“三委”班子研究,充分征求贫困农户意见建议后,玉桥村决定依托“泉水农业园”,结合千亩“菜花节”活动为载体,在“泉水园”核心区实施“荷花泥鳅共生”,形成第一、三产业整体联动经济效益,以“荷花泥鳅共生”项目为村内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该项目已获得财政资金50万元,冯润合作社自筹资金21.7万元,已出让土地60亩

,每亩平均单产水产品300斤以上,莲藕3200斤以上,亩产值10000元以上。


“藕鳅共生”项目能节约耕地、肥料、农药,增产鲜鳅鱼,有效实现经济价值。土里种藕、水中养鳅鱼的立体生产方式,鳅鱼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既能净化水体,又可防治莲藕遭受病虫害,同时鳅鱼的排泄物为莲藕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生态系统。


此外,实施“藕鳅共生”农业项目,还可以辐射带动莲藕种植、包装、运销、流通和第三产业(乡村旅游)发展。“4月中旬我们将藕种下去了,马上就要投放鳅鱼了,等到7月份,荷花盛放,鳅鱼成群,玉桥村一定游人如织,周边好多农户都看到商机,正筹备办农家乐呢。”黄立俊笑着说。


完善机制 保障运行


扶贫项目如何实现真正扶贫?项目产生的效益资金如何监管?与贫困户利益机制如何完善?……项目虽已落地,但是留给南泉镇政府、玉桥村委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


“这个是扶贫项目,一定不能出差错,为此我们也是绞尽脑汁,制定了周详的工作机制,做足了‘功课’。”南泉镇副镇长黄东说。


这个项目由什邡市润丰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采取流转耕地和土地托管等形式,走“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发展模式,并负责日常事务和管理等工作。目前,合作社农户带田入股157户,入股面积605亩。


黄东介绍,“藕鳅共生”项目建立了扶贫开发对象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严格按照“一超六有”执行,暨因病、因灾等原因致贫农户符合国家建档立卡户纳入新的入社帮扶机制。因死亡或帮扶后脱贫并保证长期在国家标准规定扶贫户最低人均纯收入以上的建档立卡户,签字确认退出扶贫开发帮扶对象。临时因病、因灾等原因致贫农户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后纳入村贫困帮扶资金扶助对象。


另外,全村20户贫困户的承包地较为分散,绝大部分土地离项目所在地较远,以带田入股的方式不现实,全村最年轻的贫困户都已六十余岁,劳务投入也不现实。为将扶贫工作做实做强并见实效,根据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贫困户按照“保底+分红”的模式参与。利润资金分配按照“留足发展,科学分配”的原则,一是留足项目再发展资金、二是保底贫困户3300元以上的收益。


黄东介绍,为了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实行独立核算,监督管理。由村支部、村监委会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日常监督及管理,镇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重大事项的审定,镇财务核算中心负责项目生产、经营的审计,镇纪委全程参与。(什邡市委宣传部提供 何小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