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保定土豆交流群,保定创业交流群

为了帮助山区留守老人卖土特产,2018年3月,保定市富平县文联主席张金刚牵头成立了公益微信群“香菜群”,吸引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截至今年2月15日,在过去的11个月里,“香菜团”架起了一座连接山区与城区的“爱心桥梁”,为留守老人销售了125617元的土特产,受助群众个个乐在其中。

为帮留守老人 创办“香菜团”

2月10日上午,在阜平县阜平镇上仓山村门口,几位老人正在晒太阳。

上仓山村位于富平南部山区的半山腰上,古朴幽静。村里有30多户人家,中青年人平日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

张金刚帮老人称鸡蛋。

在村民张仁达家门前,张金刚正在帮张仁达收拾鸡蛋。当他看到记者走来时,他以一个简单而诚实的微笑迎接他。

张金刚,1978年生,现任阜平县文联主席。

张金刚说,一旦他回到家乡,他计划帮助他的朋友在村里买十磅免费放养的鸡蛋。没想到,当他询问村里谁有散养蛋时,村里的老人都争先恐后地推销自己的散养蛋。所以他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利用便捷的微信平台发布购销信息,帮助留守老人解决土特产的营销问题呢?

动手吧。2018年3月19日,张金刚利用业余时间创建了一个微信群,帮助富平农村留守老人销售零散的农产品或传统手工艺品,并组织农村采购,因此取名为“香菜团”,后来为了方便推广,改为谐音“香菜团”。目前这个公益微信群已经发展成两个大群,群成员904人。

“这是张博,一个住在富平县的群友。他今天来村里拿他之前预定的免费放养的鸡蛋。她一共从4位老人那里买了19.5磅的免费放养鸡蛋。”张金刚指着他身边的一位女士说。

张博说,她去年4月加入了“香菜群”微信群,经常在群里买一些农产品。“山村里的农产品无公害、好吃、健康、便宜。同时,也以这种方式向留守老人献爱心。”

“我真的要感谢张金刚和‘香菜团’的爱心朋友们。从去年开始,‘香菜团’帮我卖了几千个红薯和几十磅的散养鸡蛋。”张仁达握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以前我经常把红薯和散养鸡蛋扛到镇上卖,但是一天卖不了多少,很多卖不出去的东西都坏了。现在在‘香菜团’的帮助下,我的红薯和散养鸡蛋不再滞销。不仅是我的家人,在我们村里,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得到了‘香菜团’的帮助。”

卖了11个月,卖得125671元

张金刚回忆说,在“香菜团”成立初期,他得知上仓山村的张桂生老人中有上千个红薯,可以低于市场价出售,于是在团里发了一条信息。刚开始,只有几个群友点了。但是,当买家在群里报料红薯又大又甜,还展示了红薯粥、红薯干、蒸红薯的图片时,群友们争相订购红薯,两天之内红薯的订单就达到了500斤。

红薯卖了,张桂生老人笑了。

这么大的量,怎么把红薯运到县城?村里的老人没有交通工具,“香菜群”微信群纯属公益。张金刚让每个人都想出点子,在小组中找到方法。“没想到就这么说了,几个群友回复说愿意下车帮忙把红薯运到县里。”经营服装店的群友杨爱和经营美容院的群友赵子轩也表示,他们可以提供免费的中转地点。红薯被运输到

font-size:15px;">为了核实情况,张金刚和数位群友驱车往返150多公里进行实地考察,在品尝了土豆,确认土豆品质后,将情况发到群里。群友们又争相订购土豆。最后,“香菜团”帮秦春老人卖出土豆1805斤共1144元,老人一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


▲2018年6月18日,爱心群友采摘、购买岳土平老人的山杏。


2018年6月份,阜平镇龙门村岳土平老人因病住院,想到自己家的山杏还没有摘,心急如焚,因为山杏如果不及时摘下,很容易烂掉。“香菜团”一位热心群友得知后,马上把消息发布到群里。群友们纷纷响应,表示要去帮岳土平采摘山杏并收购。6月18日,数十位热心群友来到岳土平的山杏园,采摘,称重,购买。仅仅一天时间,岳土平的山杏就全部卖完了。


张金刚说,从去年3月份成立,到今年2月15日,“香菜团”共完成订单627笔,累计帮助阜平县30多个山村的上百位留守老人卖出125671元的土特产,包括红薯、柴鸡蛋、玉米面、土豆、山杏、萝卜干、桃子、公鸡、鸭蛋等农产品,以及坐垫、布鞋、储物箱、扫把等特色手工艺品。


“‘香菜团’打通了零散优质农产品的销路,是电商扶贫的有力补充。”“‘香菜团’在入村采购的同时,还挖掘和宣传了阜平优质旅游资源,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香菜团’也是精准扶贫的有益尝试,积极带动了留守老人力所能及地通过劳动增收。”……阜平县商务局、旅游局、扶贫办纷纷对“香菜团”表示赞许。


“香菜团”模式好,希望能得到推广


张金刚说,“香菜团”之所以能顺利运行,群友们的爱心不可或缺。


杨国英是“香菜团”的爱心群友,是一位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杨国英说,自己是去年4月份加入“香菜团”的。当时,自己的老父亲有100多斤芝麻正发愁卖不出去,家里吃不完,放久了就会坏了。没想到在群里发布消息后,家里的芝麻很快就被群友们抢购一空。“自己得到过‘香菜团’帮助,我觉得‘香菜团’对山村的留守老人来说真的是很有意义。”从那以后,杨国英就成为“香菜团”管理团队的一员,负责对接留守老人、审核群友们发布的信息、去市场上询价等等,可是费了不少心。


▲“香菜团”爱心群友们在采购时和留守老人们合影。


49岁的任胜强是多次志愿出车运货的爱心群友。他说,帮助留守老人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他不在乎付出多少。“看见老人们脸上露出笑容,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孙女士在群里的名称是“雁足捎书”,她从去年4月1日加入“香菜团”以来,每天负责统计订单信息,过去的11个月里未曾间断一天。她笑着说,“举手之劳,会坚持做下去。”


▲2018年5月20日,群友到抬头湾村采购粽子。


“通过‘香菜团’公益群,人与人间的感情加深了:村里的老人们相互帮衬着凑一单几十斤的鸡蛋,跑前跑后,增进了邻里情;帮助捎带土特产的爱心人士,因几个订单彼此认识了,城里或村里的陌生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增进了友情;长期提供中转服务的小店,一直在毫无怨言地帮着暂存、分发土特产,处理突发情况;许多在外地的子女与留守山乡的老人联系更密切了,主动帮家里老人卖东西,体现了孝心……‘香菜团’帮留守老人把土特产换成积蓄,让群友们享受原汁原味的土特产,真是一举多得。我们将努力坚持下去,也希望这种形式能够得到推广,让更多人受益。”张金刚坚定地说。


(燕赵都市报 记者 李连成 通讯员 薛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