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首批创业板公司注册制上市的临近,投资者对创业板的热情与日俱增。“有名额的就参加。”上述券商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尽管如此,为了参与注册系统,
下创业板打新的投资者而言,按照新的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其交易规则发生的变化必须要重视。比如,新股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盘中临时停牌机制,设置30%、60%两档停牌指标,各停牌10分钟。放宽创业板股票涨跌幅至20%。创业板股票竞价交易涨跌幅限制比例放宽为20%。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创业板首批企业挂牌之际,创业板的风险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整体而言,企业本身的风险以及市盈率高是最大的风险。”
鉴于此,徐阳建议,不符合条件或者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及对创业板配置偏好较高的主动基金来参与创业板投资。
左剑明表示,投资者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投资周期和逻辑有个清晰的认识。对于参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周期一般较长,投资逻辑也在于公司本身的增值,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清楚了解底层资产,即上市公司的质地如何。随着资本市场越来越健全,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这一点会越发重要。
对于参与新股申购的投资者而言,由于其持股周期一般仅在上市后的一日或者几日,而逻辑也仅仅是赚取一个流动性溢价,在现阶段可能关注情绪方面会更加重要,建议可以参考首批新股在上市首日的表现如何,再行决定。
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板新股发行,距离注册制下创业板首批企业登陆A股市场越来越近。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注册制改革助力下,创业板新股上市后的整体表现在短期内有可能提升,但中长期来看有望逐步回归正常和稳定水平,而市场的分化效应和马太效应将更趋明显,对优质股票来说,打新“红利”有可能长期存在和进一步提高。
他同时表示,预计创业板“增量加存量”式的改革,将成为资本市场改革坚定进入和平稳驶过“深水区”的标杆,配合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对外开放、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等配套措施,最终有利于促使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投资者结构不断改善,市场逐步趋于稳定与理性、压缩在壳公司上的资源错配与价值错估。
(编辑 乔川川)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