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ppt 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

海拔3650米的西藏首府拉萨素有“阳光之城”之称,但多年来一直被四面环抱的“土山”夹在中间。

驻藏援京干部李迎春带来了植树造林新技术,但一开始,他被泼冷水。

2019年7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干部李迎春作为第九批援藏干部,被派往拉萨担任盛迪生态园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第一次上山时,李迎春大吃一惊:刚下飞机,还能看到拉萨河沿岸一排排行道树。拉萨的树怎么越来越少了,连布达拉宫附近都没有,抬头一看,只有光秃秃的山?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李迎春走遍了拉萨的南山、北山和周边的群山。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他发现了问题。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令人向往的场景在拉萨恐怕是极其困难的。”李迎春说。

过去,藏族人的传统造林方法是直接从柳树上砍下一根树枝,就地挖坑采伐。树能不能活,取决于大自然的“脸”。

而拉萨寒冷缺氧、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紫外线强、土壤立地差,几乎总是受到拉萨河的冲击,有机质含量只有0.2%。换句话说:种植少,生活少,单纯依靠自然,植树造林根本行不通。

于是,在拉萨市林草局,李迎春开始了一项新奇的实验。

李迎春讲解控根容器育苗技术

生态造林、苗木质量和栽培技术是最关键的。李迎春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乡土树种控根容器育苗技术。

当我亲眼看到神秘的“控根容器”时,朋友们几乎把它和鸡蛋盒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上,这个外观上并不是很“高大”的装置,实际上有很多实用功能:

比如它独特的设计不仅透气性好,容易吸收养分,还能防止树苗烂根;拆卸起来也非常方便,成活率可达95%以上,堪称“动林”。

然而,这项新颖的技术起初并没有得到当地人的认可。没有人相信援藏干部玩PPT。甚至有人给李迎春泼冷水,说:我们几代人种树就是为了插柳树,你说的在高原行不通。

但是李迎春想用科技的力量突破这种传统思想的束缚。他一边培育一边育苗,看到树苗的成活率越来越高,小树的个头也越来越大,当地人对他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生态修复后的北山生态公园

7月,烈日当空,风吹林间沙沙作响,白皮松、元宝枫郁郁葱葱。如果没有人提醒你,恐怕你会把这个地方当成大陆的森林公园。

春花、夏果、秋叶、冬枝,一年前,它是北山的一座沙山,现在它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

人们逐渐接受了来自北京的新技术。李迎春带领的10多名当地技术人员是他为当地培养的高原专业技术团队。此外,植树造林还解决了当地20名农牧民的就业问题。牧民白马扎西兴奋地说,感谢北京援藏干部,他们不仅学会了新的育苗技术,每个月还能挣4000多元,家庭生活越来越好。

当地牧民白马扎西正在育苗

李迎春仍在思考一棵树能给拉萨带来什么。回去拉萨可以留下什么?

“西藏是一片净土。如果我们满山种树,从荒山到郁郁葱葱的森林,实现青山绿水,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效益将是无限的。那时候我们可以说,这棵树和这片森林就是拉萨的金山银山。”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