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女孩子做工地劳资员,女生在项目部的生活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0日电(记者刘冰、于涛、艾努尔)摆脱贫困、全面小康、实现现代化,人不能少。在经济欠发达的新疆,特别是深度贫困的南疆四州,各族人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机会不足、增收困难。近年来,新疆各地在尽可能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业的同时,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联系经济发达省市的就业企业,为各族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脱贫致富铺平了道路。

新华社近日采访了在各地工作的新疆各族员工。他们都表示,外出打工实现就业,让自己和家人摆脱了贫困,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未来充满希望。

外出打工“加速”扶贫

新疆南疆四州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这里气候干燥,人口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工业基础薄弱。单靠种田很难支持群众脱贫增收。

近年来,南疆地区凭借特色水果、棉花等资源优势,吸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企业落户,使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同时,各地还通过新疆跨地区就业、对口省市转移就业等措施,帮助更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据记者走访,为保障新疆员工正常工作生活,江苏、安徽、广东等地多家企业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住宿条件,包括电视、空调、洗衣机等,还安排厨师,保证员工的清真饮食习惯。用工企业也普遍配备能与少数民族员工进行语言交流的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掌握技能,尽快适应岗位。目前,东中部省市新疆籍农民工人均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相当于家里收入的4倍。

和田洛浦县农民脉脉提敏艾沙江一家土地不到5亩,两个孩子正在上中学,日子过得很紧。2018年3月,他和爱人反映,乌鲁木齐某纺织企业正在免费招工人、培训技术,于是就报名了。“看到孩子们要上大学,他们靠种地供不起。在老家打零工一个月最多能挣2000元。现在我们一个月能挣一万块,比过去一年全家的收入还多。我要叫我的亲戚出去工作。”

2019年初,喀什麦盖提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益铭斯拉曼通过县劳务公司的介绍,来到安徽合肥一家电子元器件组装企业工作。一年来,他已经寄回家4万多元。“以前种红枣一年只赚一万块,一家人都养不活。没想到在工人收入这么高的时候,我竟然提前出来了。”

融入现代生活,提高生活水平

帕米尔高原牧民克尔曼穆罕默德去年第一次带着妻子和妹妹离开大山,来到广东一家企业工作。他说,出去工作后,第一次坐火车、飞机、地铁。下班后,工人们经常一起旅行、购物和看电影。他还学会了网上购物。“我觉得我已经进入了现代生活。”

一些受访的新疆农民工表示,在中国东部和中部发达省份工作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

在南疆阿克托县长大的木尔沙赫迈提阿皮西来到无锡打工,一下子就爱上了“江南水乡”的繁华和风土人情。在过去的两年里,他度过了假期

通过与全国各地劳动者的日常交流,新疆农民工的普通话水平普遍提高,劳动技能也有所提高。来自阿合奇县的贫农艾山托塔洪,在江苏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工作了6年。现在他不仅是技术骨干,也是车间学徒最多的师傅。“我已经实现了全家脱贫。现在我带了三个徒弟,希望他们尽快学会技术,赚更多的钱。”

随着逐渐适应现代企业工作,南疆贫困地区农民工维权意识也在增强。在南京工作的新疆女职工托丽汉纳依阿西木说,企业里有工会和妇女协会。“小到夫妻吵架,大到孩子上学,大到劳资纠纷,还有工资,我们都会积极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转变发展理念,未来充满希望

多家企业的新疆员工告诉记者,就业后,他们和家人的温饱得到了保障,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感受到了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许多人对生活质量和未来生活有了新的追求,并有了创业和继续学习的计划。

p style="font-size:15px;">西热娜依·艾力肯木在南京一家电子科技企业做厨师,月收入是以前在家乡饭馆打工的两倍多。她说,现在自己用惯了淋浴器、冲水马桶,生活卫生习惯改变了不少,今年装修老家房子时,配齐了电器、卫浴、沙发,要让父母和孩子的生活更加干净卫生,更加舒适。


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的阿孜姑·依明自来到合肥一家企业打工后,工作之余还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做微商,代理美妆产品,每月总收入近7000元。“家乡女孩过去都早早结婚,大多没有收入,现在我们有了工作,撑起了家里u2018半边天u2019,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美丽。”


随着收入增加、观念改变,一些务工人员中的年轻人对未来有了更美好的规划。19岁的姑娘布麦热耶姆·吾西尔家世代生活在阿合奇县的大山里,家里人多地少,生活贫困。去年她高考没有考上本科,就决定到广东一家企业边打工边复习。现在她每月能攒下3500元钱,“明年我还要参加高考,用自己攒的钱实现大学梦。”


还有的年轻人把创业作为人生新目标。在南京打工多年的努拉西·艾特,今年4月把弟弟努勒纪·艾特也从新疆新源县老家带了出来,一起在企业务工。“我们年轻人不能再守着几亩地过日子,一定要出来看看大城市的人怎么工作生活,找一些老家还没有的新商机,学会了就回去创业,自己当老板。”


阿依其娜尔·库尔班和男朋友过去是南疆阿克陶县的牧民,在广东一家企业务工已有两年。现在,他们瞄准电商这一经商模式,计划攒够钱回乡开一个电商运营点,把牦牛肉、羊肉、杏干等家乡优质土特产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出去,帮助更多乡亲脱贫致富。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