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王雅捷
抓上市、抓储备的同时,山东正常培育企业、畅通上市渠道的信心,来自山东企业后备军近年来扎实的“家底”。
科技企业大放异彩,创业公司“破茧成蝶”。在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升的同时,山东上市后备企业数量更加丰富,梯队更加完善,上市后备兵团超过140家。据经济导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山东证监局、青岛证监局指导的山东企业有97家,IPO排队企业有46家。
实体经济的“基本盘”
公司为什么要上市?山东为什么要抓住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
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7月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证监局副局长张直言,上市公司已成为全省实体经济的“基本盘”。
根据山东证监局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6月底,山东辖区(不含青岛,下同)境内上市公司195家,其中沪市76家(主板65家,科创板11家),深市119家(主板86家,创业板33家),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国所有辖区中排名第7。截至6月末,辖区上市公司总市值2.95万亿元,其中5家突破千亿元,58家突破百亿元。2020年辖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万亿元,同比增长8.44%,约占GDP的29.32%。
上市公司创新发展走在前列。山东证监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60%。2020年,R&D投资将同比增长20%以上。目前辖区内已有99家公司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测,且多数公司的预测业绩同比增长。
“截至目前,辖区(不含青岛)共有14家企业上市,已超过去年水平。此外,还有7家公司将被发送或注册。预计今年上市公司数量将大大超过2020年。”山东证监局副局长张表示,今年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14家企业中,有7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5家在科创板上市。辖区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上市公司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更加有效。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前7个月,包括青岛在内的山东25家新上市公司中,有23家在沪深两市上市,其中7家在科创板上市,9家在创业板上市。
这是山东经济在资本市场的“映射”。近年来,越来越多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山东企业成为登陆资本市场的生力军。
后备力量源源不断
style="color: #000000; --tt-darkmode-color: #A3A3A3;"> 目前,山东拟首发上市辅导企业、在审企业数量如何?根据山东证监局官网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正在辅导中的山东辖区拟首发上市的公司共计77家。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其中,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7月1日发布终止辅导公告。加之山东齐鲁科力化工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首发上市辅导公告,截至8月1日,山东辖区拟首发上市正在辅导的后备企业大概在77家。
另据青岛证监局官网数据,截至6月末,青岛辖区拟首发上市公司中正在辅导的企业有19家。其中,青岛新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发布终止上市辅导公告。加之,7月青岛证监局最新披露的青岛泰德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科英泰商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家公司备案辅导,截至8月1日,青岛辖区拟首发上市正在辅导的后备企业约20家。
综上,截至目前,包括山东辖区、青岛辖区在内,山东全省正在辅导企业达97家。
另外,精选层小IPO企业也是山东上市后背大军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自2020年2月以来,山东辖区先后有18家新三板企业选择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精选层挂牌辅导,目前已有9家公司完成辅导,公布总结报告。
从排队情况来看,目前山东IPO申报企业多达46家。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28日,注册地位于山东省内的IPO在审企业共计41家。其中,审核状态为“报送证监会”的山东企业有5家,申报“已受理”的有8家企业,“已问询”企业22家,状态为“已回复”的企业有3家,“已反馈”企业1家,“已预披露更新”企业2家。
另有3家(新巨丰、维远化学、德石股份)鲁企顺利过会,2家鲁企(青岛食品、圣泉集团)已领取发行批文。
为确保上市辅导的质量,提高拟上市公司的素质和规范运作的水平,一般上市辅导周期为3至12个月。随着拟首发上市企业辅导的相继结束以及转板配套规则的落地,山东将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冲击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