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形成长效机制,创业互助机制如何形成

作者: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钟慧容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绝对贫困消除之后,扶贫工作的重点难点将发生重要变化,贫困治理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我们需要在继承脱贫治贫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推进机制化、制度化建设,促成多层次资源支撑保障机制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相对贫困治理需要多层次、多系统的资源支持和全方位保障,但目前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资源要素之间普遍存在内部矛盾,这些要素之间无法相互促进的问题。针对贫困根源和资源配置矛盾突出的问题,要在继承扶贫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推进制度化、制度化,推动多层次资源支撑保障机制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相统一,健全劳动力资源开发机制。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打赢反贫困斗争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体现在从上级领导层面统筹协调相对贫困治理的政策制定、项目谋划、资金准备、工作落实和指导;二是突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汇聚社会各界人才资源,形成相对贫困治理的合力机制;最终体现为基层党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相对贫困下沉控制劳动力资源。最基本的是发展村干部帮扶机制,完善联系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制度,整合组织参与机制、志愿服务机制、消费帮扶机制。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实践中,党中央形成的促进贫困农民外力驱动、内生动力,支持“输血”与主动“造血”转化,“先富起来”定向支持带动“后富起来”脱贫致富的机制,应在相对贫困治理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强化相对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使发展为民所用、依靠人民。要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推动完善群众协调机制。一是完善扶贫与智力支持相结合的机制。通过聘请技术人员、企业家致富,实现人力资源“引进来”,培养乡村扶贫骨干,实现人力资源“走出去”,提高扶贫地区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二是完善扶贫帮扶志愿者相结合的机制。结合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开展思想引领和道德建设,健全与相对贫困地区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充分调动和激发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积极的脱贫致富意识,提振“脱贫自信”。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和加强特色产业结合,强化自然资源保护开发机制。自然资源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决定了相对贫困控制的基础和难度。相对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由来已久。首先,自然资源的原始开发、利用和保护必须长期保持适度紧张,以防止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甚至资源枯竭等不可逆转的后果。第二,在后贫困时期,会出现次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包括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违章建筑、农耕造成的生态破坏、不文明的生活方式等等。第三,解决了相对贫困地区生存和物质生活的基本问题后,发展和精神生活改善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低,但有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优势。”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聚焦特色产业扶贫,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开发机制建设的相对贫困治理,才能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相互促进的路子。相对贫困地区可引入联合企业,规划发展旅游产业和自然资源特色农业,建设休闲旅游产业,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特色产业。同时,嵌入有效的生态资源保护机制,让群众在环保工作中树立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形成保护和发展生态的新风尚和文明。

坚持加大资金投入与廉洁治理相结合,推进资金保障机制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各类投资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保障,其中金融投资起主导作用。政府主导既是贫困治理的基本原则和宝贵经验,也是我国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合理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实行公开透明的管理和廉洁建设,可以为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增殖提供保障。一是推进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改革,实行资金拨付与工作考核、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的机制,探索奖补不补等竞争性拨付机制,形成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整合机制。二是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作用,引导和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贫困地区扶贫贴息贷款、资金互助、支农工作机制建设。三是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政府应落实扶贫项目绩效管理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制度,确保扶贫资金

金围绕脱贫攻坚项目进行精准使用,让扶贫资金的使用在阳光下进行。四是构建全面监管体系,完善领导干部问责机制,持续加强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切实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力度。


相对贫困有效治理的资源支撑保障机制内在地要求各要素之间形成协助一致、有序发展的关系,并在相互供给、各自发力中保持一定的度与量的平衡状态,在最优化系统构成上促进资源整合。需要以系统的思维整合资源,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集中发力,推进资源支持保障机制化建设,既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形成集中发力机制,又要精准投放资源,形成精准机制。将整合的多种资源针对“贫根”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形成精准机制。唯有真正地将治理格局与精准机制相结合,才能为相对贫困治理提供整体性方略保障与机制支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问题治理机制研究”(2020MYB05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