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券商板块大幅上涨。截至发稿时,中信建投上涨超过3%,华信、南京证券、中国银河、财通证券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后,新上市企业在上市前5天内不会有任何价格涨跌,随后价格涨跌上限将由目前的10%调整为20%。
随后,证监会就创业板改革相关的4项部门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深交所同时就8项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据了解,创业板改革重新定义了创业板的定位。在借鉴科创板改革经验的同时,试点注册制,启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改革。相关改革措施包括五大要点。
证监会表示,总体而言,创业板退市改革充分借鉴了科创板制度的成果,按照注册制理念,从提高现有上市公司质量的角度,优化了退市程序、标准和风险警示机制。比如简化退市程序,取消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完善退市标准,取消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引入“扣除非净利润和营业收入低于1亿”的合并财务退市指标,增加市值退市指标;设立退市风险警示和*ST制度,加强风险披露。
业内人士认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创业板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方向。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有利于风险投资行业,尤其是投资项目较多的风险投资上市公司。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创业板注册制有利于积累更多中小企业项目的券商。由于创业板市值较小,中小券商一直是主要承销力量;二是中小市值利好的创业板股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将显著增强创业板市场活力,进而叠加前期新增再融资政策,中小创业板股票将更加活跃;三是惠及有直接融资需求、发展较快的行业,如TMT、生物医药等成长型行业;四是有利于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目前部分a股上市公司拟通过分拆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五是有利于项目储备丰富的风险投资企业。
配置方面,东北证券认为,从受益板块来看,一是创业板的流通股,注册制实施后,创业板内部的优胜劣汰机制更加完善,贫困股有望面临更大压力,壳资源价值进一步降低。而优秀的股票会更受基金青睐;二是券商板块,尤其是中小企业项目储备较多的券商,有望受益于投行业务带来的经营业绩提升;第三,风险资本部门从注册制度的逐步推行中受益匪浅。预计随着直接融资制度的完善,退出渠道将更加畅通,并将继续受益于注册制的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