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一次性餐具直销商 郑州一次性餐具批发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吴军文字/地图

近日,有传言称运营了28年的郑州黄河小商品市场面临拆迁,再次引起郑州市民的热议。

如果拆迁,500多家现有企业将何去何从?原始网站将如何使用?不拆,风从哪里来?

扎根于居民区的小商品市场,品类丰富,价格公道,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

除了黄河小商品市场,郑州的佑爱路小商品市场和文化宫路小商品市场几年前也面临拆迁。现在,这些市场变得华丽了吗?它们的演变能否为黄河小商品市场的升级转型带来一些借鉴?

现状:传言面临拆迁的黄河生活广场,目前正常经营中

近日,郑州黄河商品市场(又名郑州新集黄河生活广场、黄河美食城)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如果拆了,在这里经营多年的商户会搬到哪里去?有市场承接吗?不拆解,商家还能正常经营多久?有商家打电话给河南商报,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2月24日下午,冒着寒雨,河南商报记者赶到位于东三街的黄河商品市场。

走访中发现,虽然是工作日,雨滴也有些急密,但还是不时有市民前来购物。有人开车,有人穿着雨衣骑电动车,还有人撑着伞走路。

而且市场上的商家都很忙。

卖卫生用品的李女士接了一个电话。对方说3月8日快到了,公司需要发福利。维达纸业现在多少钱?公司打算要价几百英镑。接电话的时候,李女士让丈夫检查一下库存。

卖文具的周先生说,几年前有报道说市场要拆了,后来就没动静了。目前大家还在正常操作。

销售洗涤剂产品的彭女士说,她是1997年进入市场的。她以前经常骑三轮车去市场,后来结婚了,想稳定一下,就来了市场。在过去的24年里,她刚刚娶了一个小妻子,即将成为婆婆。在市场开的两家店的帮助下,她家买了房子和车,还为即将结婚的儿子买了婚房。

“我不想市场被拆。”彭女士和周先生都说。

回顾:10年前的高光时刻,2000多家商户曾在此做得风生水起

这已经不是黄河路小商品市场第一次听到拆迁传闻了。

住在市场附近的于先生说,这个传言可能与2020年底市场管理的交接有关。2020年12月底,原负责市场管理的新集实业因合同到期退出经营,由港督村村民小组接管。有人认为市场会被拆除。

一位在市场卖调料的商户表示,拆迁传闻与前段时间在市场入口处张贴的“本市场不拆迁,但将开门营业”字样有关。“不说没事,越说越让人觉得‘此地无银,三两两’”。

据了解,2020年5月,郑州市金水区商务局曾透露,黄河路小商品市场凤禅路以南区域将按照文件要求于2020年开始迁出。

2020年底,新集实业信托合同到期。随着辛集工业的退出,一些商人搬走了。市场拆迁的谣言再次出现。

据了解,该市场于1993年首次开业,是一个以经营小商品、小食品和鲜活农产品为主的批发零售市场。当时也因主要从事食品批发而被称为“黄河食品城”,这也是郑州市最早建立的专业食品批发市场,对河南大部分城市都有辐射作用。

2010年,市场从单一品种走向多元化

发展转型,相继开设了小商品、电动自行车、家纺、一次性卫生用品、塑料清洁用品和鲜活农产品等批发市场,鉴于一直由信基实业管理,更名为“郑州信基黄河生活广场”。


市场最风光时,曾经入驻商户2000多家,方圆数十公里的居民都前来购买、消费,省内不少地市的小零售商也前来批发。


回应:大部分商户已搬离,现有场地将变身为文化娱乐项目

近年来,经营了多年的黄河小商品市场已多次传出拆迁消息。


2013年、2014年,黄河小商品市场丰产路以北区域在结合青少年公园改造项目时拆迁,彼时,迁走商户1000多家。


2016年3月底,河南商报接到商户电话,称南阳路办事处在市场贴出了拆迁通知,要求当年5月20日前必须全部搬迁完毕。 彼时,南阳路街道办事处经济科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称,这次要外迁的是丰产路以南区域的900多家商户。


后来市场虽然没有拆迁,但有商户陆续零星搬离。


2021年2月24日,已经接管市场的岗杜村村民小组相关负责人称,2020年12月31日,信基实业托管的合同到期,市场由岗杜村村民小组暂时接管。


信基实业有关人士证实了这个消息,称合同到期,公司已经退出,不再经营。


“目前还有商户500多家,我们临时接管,眼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先让商户们稳定经营。”岗杜村村民小组相关负责人称。


据悉,目前未拆迁的区域,占地共40多亩。


上述负责人透露,市场不会外迁,将在原地升级改造,改成文化娱乐项目,目前正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也已和三四家有意向的投资方进行了洽谈。一旦投资方确定,会提前3个月通知商户们,给大家找新市场、搬家等预留时间。


2月25日,南阳路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称,等岗杜村投资项目引进后,市场拆迁,商户搬离。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显示,农业路、东三街、丰产路、天明路围合的区域规划为公园绿地,丰产路、东三街、红专路、天明路围合区域规划为文化娱乐用地。


延展:友爱路、文化宫路等小商品市场,这样华丽转身

扎根于居民区的小商品市场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便利。


比如生活用品品类丰富,无论针头线脑,还是小型家用电器等,都应有尽有;而价格相对商场,要便宜不少。


但囿于城市片区的整体规划和业态补充,小商品市场要么面临外迁,要么须升级改造,以便跟上城市发展的进程。


在2016年府出台的《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大围合区域市场外迁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中原区的友爱路小商品批发市场须在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外迁或升级改造。


该市场经理张磊称,友爱路小商品批发市场1998年开业,入驻商户170多家,后经广泛征求商户和周边居民的建议后,向中原区大围合区域市场外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打了申请报告,于2016年10月份启动了升级改造,花费在四五百万元。


2017年上半年全部改造完成后,影响交通、市容市貌的美食广场被关停,变成了停车场,以方便商户和消费者停放车辆;市场内新安装了中央空调,改变了原来每到冬天冻得要命、夏天又热得要死的格局;还根据消防部门要求,对市场所有管线进行了改造。


文化宫路小商品市场原来没有空调,夏天进去时简直没法待,商铺空置率高达40%。桐柏路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治称,2018年下半年,中心对市场和桐柏路农贸市场同时启动改造,花费了近千万元,加装了中央空调,对所有店铺进行了统一规划,风格统一,2019年初重新开业后,入驻商户四五百家,无一空铺。


如今,这两个小商品市场,和大商场相差无几,因为冬暖夏凉,商户们经营更安心,消费者也更愿意忙时购物、闲时逛逛。


黄河路小商品市场走向如何,或许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编辑 吉倩倩 刘梦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