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电子行业景气度回升,行业前景可期:
在5G建设加速,助力开启新一轮换机周期。,多项政策的支持下,主要设备厂商积极响应,加快5G建设。10月14日,苹果iPhone 12系列机型发布,包括四款机型,均支持5G。从2020年的渗透率来看,新5G机是新机型渗透率最重要的驱动力。
政策助力叠加国产替代,半导体行业景气回升。的半导体产业是电子工业的基础。半导体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较高。随着今年行业景气周期的触底,半导体行业的需求逐渐回升。借助5G和物联网带来的增量机遇和多重政策催化,国内半导体行业厂商将受益显著,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中证电子50指数(931461.CSI)选取电脑与外围设备、电子设备和半导体等行业中市值最大的 50 只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电子板块上市公司股票整体表现。集中了电子行业内知名度高、市值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企业,聚集了电子行业的核心龙头资产。
剔除全市场流动性最后20%的股票后,优中选优,聚集电子行业核心资产:选取了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电子设备、半导体总市值前50的股票,集中在电子行业中信誉高、市值大、流动性好的企业;
历史表现优秀2019年以来表现亮眼:自2009年7月22日发布以来,沪深50指数年化收益率达到10.04%,而沪深300、沪深500、沪深全指数同期收益率分别为2.78%、4.69%、3.79%。沪深50指数比主流的宽基指数好很多。2019年后表现更好,年化收益45.39%;
市值分布:成份股加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769.11亿元;
行业分布:专注于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和半导体;
当前估值具有性价比,具备配置价值。
华安基金旗下的被动指数基金华安中证电子50ETF(基金代码:515320.OF),跟踪沪深50指数,基金经理为许志艳博士。基金即将发行,认购时间为2020年11月2日至2020年11月18日。
基金经理许之彦,理学博士目前管理13只基金,基金管理规模515.35亿元,基金经理年限13.99年,具有丰富的指数基金管理经验。
一、电子行业景气度上行,行业前景可期
电子行业包括半导体、消费电子、光学和光电、元器件等多个细分行业,涉及消费电子、半导体、物联网、云计算.多个科普科技板块,目前正处于景气上行周期。
1.1 5G建设加速,助力开启新一轮换机周期
随着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型互联网业务的兴起,人们对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以其低功耗、接入海量设备、高速(20倍m)和低时延(0.5毫秒)等优势成为热门话题。5G商用大幕的正式开启,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更换周期,刺激了可穿戴设备的销售,持续惠及消费电子行业。
多项政策支持、主设备商积极响应加速5G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其核心就是要推动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涉及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多种技术融合和综合应用。目前我国从政策层面对5G建设持全力推动态度,在此背景下我国采取全方位的综合措施,连续出台系列利好政策。从监管层到国企,从直接降费到资源共享,充分挖掘社会综合潜力,支持运营商投资建设5G,推动我国5G进程加速发展。
近年来已有多项政策、文件、以及会议推动5G建设。2020年3月24日,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 5G加快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快5G网络部署、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持续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着力构建 5G 安全保障体系和加强组织实施等五方面18项措施,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技术发展和安全保障,充分发挥5G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期,5G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代表,在政策层面被多次提及,中央政治局和工信部相继对5G建设做出重要部署,三大运营商迅速响应,积极推动5G建设复工复产,加快5G特别是独立组网建设步伐。
作为运营商龙头,中国移动在“将5G建设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5G建设目标不变不停”的战略指引下,率先采取行动。于上周提前月余发布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公告,总需求23万站以上,涉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期发布5G SA核心网新建设备集采招标公告,为全国8大区/31省公司新建5G SA核心网网元(NRF、NSSF、UDM/UDR、PCF/UDR、SMSF、CHF、AMF、SMF、UPF)和NFV虚拟化平台设备;而此前招标的可满足一年需求的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规模高达19亿瓦,预计可在全年支撑高达40万站以上的5G基站;另外,还包括进行非骨架式带状光缆产品集采招标、发布“5G OpenUPF白皮书暨N4解耦规范(Phase 1)”、确定SPN设备新建部分集采中标候选人、确定组合式开关电源产品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等。中国移动从速度和强度两个方面发力,吹响了5G建设的“冲锋号”,为国内5G建设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中国联通在5G建设领域的行动也同样紧锣密鼓,中国联通于上周宣布开启智能城域网核心汇聚接入设备集采,这一由中国联通提出的5G新型城域网架构得到了产业链的积极响应,经试点证明具有支撑未来业务发展的能力。集采工作的部署使5G建设获得了量级层面的增益,中国联通近日又于质级层面继续发力,正式启动了大市场统筹运营组织体系“1部2中心”改革,更加突出“产品”和“运营”,而将市场与运营解耦,以升级生产关系的方式来促进自身生产力的发展。新型运营组织体系的提出,是纵深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再突破,也是互联网化运营转型的再推进,有望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的中坚力量。智能城域网集采工作的开启、集团架构的改革再一次强化了5G产业链的战略部署信心。
从上周开始,中国电信宣布将公开发行第一期(30亿元)公司债券,其总额达300亿元的公司债券发行方案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债券的发行也将为电信5G的加速建设提供充足的“子弹”。而在工信部“加快5G发展专题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上半年要追回受影响的建设进度,力争在年底前完成30万个5G基站建设的目标,并率先实现5G SA商用。目前,已联合联通启动了5G SA无线主设备和和核心网主设备集中采购的资格预审工作。中国电信发行债券并上调2020年共建共享目标,用实际行动为5G加速建设背书。
5G助力开启新一轮智能手机换机周期
2020年10月14日,苹果iPhone 12 系列机型发布,包括四款机型,全部支持5G。2020年10月22日,华为新一代支持5G的mate40系列机型发布。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0年9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1399.0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60.0%;上市新机型26款,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44.8%。今年1-9月,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1.08亿部、上市新机型累计167款,占比分别为47.7%和46.5%。5G已成为国内消费者换机时选择新机型的重要拉动力量。从2020年渗透率上看,5G新机更是新机型渗透率提升的最主要动力。

换机周期推动销量的同时,5G手机的价格也同步提高,呈现量价齐升格局。但涨价不影响用户更换5G手机的热情。由于5G手机的BOM表较高,加上新款机型大多在芯片、屏幕、拍照、无线充电、快充和电池容量上做出升级,P40和P40 pro比P30系列分别涨价5%和9%,S20和S20+比S10系列分别涨价11%和20%,小米在国内疫情手机销量不景气的背景下按计划发布高端5G小米10系列,反响一片叫好,小米也借此成功打入高端手机阵列。而在5G新机集中涨价投放的背景下,消费者对5G手机涨价的接受度较高,以三星S20为例,其单价高100欧元的5G版本在S20系列中销量占比达79%。现在中/英/德/法等主要手机消费大国的人均换机周期均超过2年的背景下,消费者考虑到后两年的5G使用场景,愿意给5G手机溢价。
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或将达到1.99亿,为2019年总出货量的10倍以上,5G细分市场被定义为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增长最快的战略领域。
1.2 政策助力叠加国产替代,半导体行业景气回升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和半导体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半导体是支撑整个电子行业的基本元素。
从产业链来看,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细分明显:上游是支撑产业链,主要包含半导体原材料的生产、加工设备的制造以及厂房的修建等;中游为半导体加工的核心,主要分为IC(集成电路或芯片)设计、晶圆加工、芯片封层等环节;下游为半导体产品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半导体行业上游及中游都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壁垒。从市场规模来看,半导体最大的四个应用领域是照明、显示、能源、集成电路(芯片),统称为泛半导体行业。

国家政策叠加大基金战略扶持半导体产业
从政策上看,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发展,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旨在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努力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该纲要是近几年以来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最主要的政策之一。

从资金上看,2014年9月成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已完成一期投资,总投资额达到1387亿元,公开投资公司为23家,累计投资项目达到70个左右,投资范围涵盖半导体整个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和封测以及设备材料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各环节投资占比重分别20%、62%、10%和8%。在一期投资接近尾声之时,大基金二期于2019年10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为2041.5亿元。大基金二期将加大对IC设计领域的支持,重点扶持存储、5G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此外将继续加码设备和材料领域,完善国内半导体芯片产业链供应能力,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国产替代。
国产替代推动国内半导体景气回升
我国大力扶持和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努力正在逐渐发酵,根据SEMI统计,2017-2021年全球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晶圆代工厂共有62座,其中有26座设于大陆,占比约42%。2018年有13座晶圆厂开始投入建设,随着产线建设步入正轨,预计未来几年正是产能爬坡,资本开支提升的关键阶段。

随着我国各条在建或已建成产线陆续投入试产,研发经费的不断投入,会带来良率的逐渐爬坡,产能必将进一步扩大,未来3-5年或将是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黄金战略机遇期。
得益于晶圆建厂热潮,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销售额大幅增加,根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统计,2018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大幅增长55.8%至128.2亿美金,成功超越中国台湾成为仅次于韩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19年由于存储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疲软,各大存储厂商缩减资本开支,造成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小幅下滑,不过SEMI预测2020年随着存储供需关系改善,半导体设备市场将重回高速增长轨道,预计中国市场在2020年将增长36%至170.6亿美金。

此外,5G、物联网(IOT)、AI、汽车电子、区块链、新能源六大需求开始崛起,硬件使用量和设备终端数量将显著增长,到2020年左右或集中爆发,形成景气周期共振,带动半导体增量机会。2019年以来,费城半导体指数屡创历史新高。2020年下半年以来加速上行,2020年10月12日,达历史最高点2433.48点,也代表了投资者对未来 5G、AI 等新增需求的乐观态度。

二、中证电子50指数:电子行业中的核心资产
2.1 优中选优,聚集电子行业核心资产
中证电子50指数选取电脑与外围设备、电子设备和半导体等行业中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电子板块上市公司股票整体表现。中证电子50指数侧重样本股流动性、市值集中度和资产配置效率,集中了电子行业内知名度高、市值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企业,为投资者提供了分享电子行业高成长的良好工具。具体选样方法如下:
1) 对中证全指内股票按照最近一年的A股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剔除排名后20%的股票;
2) 在剩余样本中,按照中证行业分类,选取属于电脑与外围设备、电子设备和半导体等行业的股票作为待选样本;
3) 在上述待选样本中,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最高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股。
中证电子50指数于2009年7月22日发布,基日为2008年12月31日,指数基点为1000点。指数采用经调整的流通市值进行加权,每半年调整一次成分股,定于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实施。

2.2 指数历史表现优秀
从2009年7月22日发布以来,中证电子50指数年化收益达到10.04%,而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全指同期收益率分别为2.78%、4.69%和3.79%,中证电子50指数大幅优于主流宽基指数的表现。


2019年后表现更优,年化收益高达45.39%:对比中证电子50与传统宽基指数的长期表现,可以发现,2019年前中证电子50指数表现就优于沪深300、中证500,中证全指。2019年后中证电子50指数更是大幅跑赢主流宽基指数,2019年至今年化收益达到45.39%、夏普比为1.37。

2.3 市值分布:成分股加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769.54亿元
从市值分布来看,指数成分股加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769.54亿元。自由流通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股票权重占比最高,共3只,权重占比为28.90%;自由流通市值100~200亿的股票数量占比最高,共16只,权重占比为13.32%。

2.4 行业分布:成分股全面覆盖电子领域,集中于消费电子、光学光电与半导体
指数选取电脑与外围设备、电子设备和半导体等行业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包括但不限于消费电子、半导体、光学光电等细分行业。按照成分股所属中信二级行业进行分类,成分股侧重于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半导体,持股数量分别为11、9、12只,权重占比分别为29.96%、25.92%和21.42%。

2.5 当前估值相对较低,具有配置价值
通过对比电子50与CS电子(930652.CSI)、科技50(931380.CSI)、创业板指(399006.SZ)、科创50(000688.SH)的相对估值,可以看到在这些主流科技类指数中,电子50的市盈率最低。另外,从近一年的指数自身的估值角度看,当前的估值相较前期的两个高点都有一定距离。从横截面和时间序列角度看都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2.6 前十大成分股:覆盖电子龙头,享受行业成长
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涵盖了电子各细分领域龙头,今年以来全部取得正收益。前十大成分股ROE(TTM)中位数为8.52%,PE(TTM)中位数为91.18,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中位数为59.03%,自由流通市值中位数为538.95亿元,总体具有大市值、高盈利、高成长特点。投资指数,在分享电子行业红利的同时,可以有效帮助投资者减少投资个股带来的风险,充分享受行业成长。

三、华安中证电子50ETF即将发行
3.1 基金基本信息
华安中证电子50ETF(515320.OF)是华安基金旗下的一只被动指数型基金,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由许之彦博士担任基金经理。基金即将发行,认购时间为2020年11月2日至2020年11月18日。
基金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该基金主要投资于中证电子50指数成分股,投资于中证电子50指数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且不得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该基金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因此基金的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3.2 管理人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4日,是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20%的股权。截至2020年6月30日,华安基金非货币基金数量133只,非货币基金规模1881亿元,规模排名位列同行业14/141。
华安基金旗下基金覆盖范围广泛,产品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华安基金产品线涵盖股票量化、量化增强、指数型、ETF、分级基金、商品基金以及海外指数型基金(QDII)等。ETF产品丰富,非货币ETF总规模为369亿,规模排名位列同行业8/141,且多个品种全市场唯一。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指数与量化团队之一,目前团队共有18人,其中基金经理5名,基金经理助理3名,团队ETF管理经验超过12年。

3.3 基金经理
华安中证电子50ETF基金经理为许之彦博士。
许之彦,理学博士,CQF(国际数量金融工程师),2005年加入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年限13.99年。历任研究发展部数量策略分析师、风险管理与金融工程部总经理,2013年6月起担任指数投资部高级总监。
基金经理历任管理基金18只,目前管理13只基金,在管基金规模515.35亿,具有丰富的指数基金管理经验。在管基金中包含多只规模较大的ETF产品,华安创业板50ETF、华安黄金ETF规模均在100亿元左右,华安上证180ETF规模高达194.04亿元。

风险提示: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预期风险收益水平较高;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四十六:国泰中证500指数增强A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四十五: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分享海外中国互联网龙头的发展红利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四十四:华夏科创50ETF:分享科创龙头的高盈利、高成长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四十三:上证综指ETF上市在即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四十二:华安创业板50ETF:汇聚创业板核心龙头资产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四十一:关注汇添富上证综指配置价值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四十:华夏“大金融”板块系列产品值得关注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十九:易方达中证科技50ETF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十八:华安法国CAC40ETF:国别ETF的又一颗明珠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十七:易方达创业板ETF:聚焦创业板核心资产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十六:汇添富中证生物科技(LOF):创新属性突出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十五:景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即将发行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十四:易方达沪深300ETF:全市场费率最低的沪深300指数基金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十三:恒生前海恒生沪深港通细分行业龙头即将发行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十二:华宝中证消费龙头:消费板块的核心资产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十一: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医药板块的核心资产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十:华夏创蓝筹、创成长ETF:择机而动,掘金创业板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九:银华中证5G通信主题ETF:全面覆盖5G相关领域,把握政策红利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八:国泰中证全指家电ETF:汇聚家电龙头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七:易方达中证科技50ETF30日上市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六: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26日上市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五:易方达创业板ETF:聚焦创业板核心资产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三: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布局新能源车产业链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二:易方达中证科技50ETF即将发行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一: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聚焦半导体全产业链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大成深证成长40ETF:关注成长因子,未来表现可期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九:南方创业板ETF:把握创业板的弹性与成长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八:华安三菱日联日经225ETF投资价值分析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七:国投瑞银中证500量化增强A(005994)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六:信达澳银领先增长(610001)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五:招商深证100 ETF:聚焦深证核心资产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四:国泰半导体50 ETF:全方位覆盖,伴行业成长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三:浦银安盛沪深300指数增强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二:光大风格轮动(000235)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一: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
工具产品研究系列之十:华夏中证人工智能ETF:火热认购进行中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九:申万菱信中证500指数增强(002510)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八:华宝中证医疗 ETF:把握医疗高成长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七: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六:工银瑞信深证红利 ETF:把握高分红板块投资机会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五:安信深圳科技LOF:聚焦深圳,分享科技红利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四: 华宝科技龙头ETF:乘科技东风,伴创新成长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华商电子行业量化:量化增强,布局5G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 华夏创蓝筹、创成长ETF:择机而动, 掘金创业板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一: 国泰中证通信ETF:风起5G,顺势而动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四十七:华安中证电子50ETF即将发行
》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9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
本报告分析师 :
于明明
yumingming@xyzq.com.cn
S0190514100003
张文琦
zhangwenqi@xyzq.com.cn
S0190519100001
研究助理:
沈鸿
shenhong@xyzq.com.cn
S0190119120011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