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南新闻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于2021年7月28-29日在重庆召开。本次大会旨在通过成果集中展示、供需对接、研讨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打造全国性、高水平、高质量的平台,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动能。广东专门派出代表团出席大会,并现场设立成果展示区。作为全国人力资源最多的“大产业”,广东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打造园区航母产业集聚优势凸显
人力资源服务业园区是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形式。2020年,广东省正式运营12个工业园区,总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实现营收463亿元。工业园区在促进人力资源产业集聚、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埔区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广州开发区首创“黄埔人才指数”大数据系统,覆盖中国经济开发区人才指数、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指数和黄埔区域人才指数;打造人才来来去去最自由、落户最便捷、创业最轻松、生活最舒适的国际人才自由港,确保人才被吸引、被留住、愿意来又不想走;聚集了数百名院士、数千名领军人才和数百万名基础人才。
深圳市罗湖区人才服务中心可实现人才认定等一站式业务。
南海,毗邻港澳,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现代化商业建筑,充满现代科技气息。2017年7月,深圳市南山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科技生态园投入运营,重点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生态示范园。“作为首批入园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我们享受了270多万元的入园扶持政策,大大缓解了当时的资金压力。”瞥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海东表示,园区的集聚效应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平台。
产业园在聚集产能、整合资源方面成效显著,同时也更好地落实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行业监管。到2020年底,深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有134家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工业园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非常明显。仅2020年,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为40万家企业、420万个人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了190万个就业岗位。2019年营收约130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但仍达到1100亿元,纳税约4亿元。产业园产值约占全行业总产值的1/5。
去年广东人力资源行业规模居全国首位
广东是人力资源的“大产业”。省人社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1614家(其中劳务派遣机构7118家),从业人员12.6万人,位居全国第一。
充分发挥市场的无形之手。2020年广东省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占比超过70%,其业态涵盖招聘、猎头、外包、培训、派遣、管理咨询等。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模式和新形式不断涌现,服务日益多样化。人力资源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比重不断扩大,正在成为广东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每年举办几次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平台。杜南记者吴进摄
“广东人力资源服务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包括招聘服务、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劳务派遣、人才测评、高级人才寻访等人力资源服务在内的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从营业总收入来看,连续几年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长态势。,”广东省人民和社会福利厅副厅长周成说。
目前,广东已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了工作流程,营造了开放共享的营商环境,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业研究院,全力打造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广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动能不断释放;建立省、市、县、镇四级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完善人才畅通配置机制,出台促进人才畅通有序流动的实施意见,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
据介绍,接下来,广东省将以“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深前海蛇口片区、横琴新区片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大湾区”为核心引擎,以“广深双城”和“广深创新科技走廊”为两条主线,为人力资源服务业注入巨大动力,大力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撰稿:南方记者程晓梅
实习生:景贤浩
通讯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