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015年牛市创业板最高点,创业板指数历史最低点是多少

近十年来,创业板上涌现了19只“牛股”,不少股票走出了“多头牛”的趋势,部分公司被淘汰退市。如今,创业板上市公司有773家,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是2009年成立时市值的33倍。

创业板蓬勃发展的十年,正是中国投资者从绿色走向成熟,从浮躁走向冷静的十年。无数投资者在这里留下了故事,有的是十年的十倍,有的只是如梦如幻……更多的个人投资者逐渐告别概念炒作,转向价值投资,投资时更加冷静理性。

诞生之初:

大户投资者从旁观到参与

2009年创业板开市前夕,从药厂退休后的专职股票交易员李奶奶还记得,大户投资者对这个“新生”大多持观望和担忧的态度。“估值太高,市场开盘后我们不会交易。我们房间里很多人都持这种观点。”她在股票交易的风格上一直很大胆,也很气馁。她只参与了市场开放初期的创新。

当年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只新股登场,李奶奶拿出两三百万元打新股,一次拿下5只新股。上市首日,28只股票收盘价较发行价平均上涨106.23%。她赢的股票第一天都涨得不错,几只股票的收益加在一起,光是这一天的绝对账面收益就达到了十几万。

虽然她尝到了一些甜头,但她立即选择把包放在安全的地方。她没想到的是,一只30倍的大牛股,爱尔眼科,被“跑”出来的新股扔掉了。爱尔眼科自2009年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增长30.71倍,市值突破千亿元,回报率在创业板排名第二。

随着创业板的顺利运行,市场情绪正在悄然聚集。自2010年“经济转型”成为资本市场关键词以来,创业板作为新的经济聚集地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重视,大投资者对创业板的态度也从谨慎转向积极参与。

正是在这个时候,“顾董事”、“舒医生”加入了投资创业板的大军。两人都是中国第一代老投资者,都炒过认购证和抄底b股.2000年,他们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这让他们积累了大量投资科技股的经验。“顾长昌”主要对创业板做中长期投资,对消费电子行业情有独钟。

市场的表现也验证了他们的选择。2010年创业板指数明显好于主板,年涨幅15.38%。之后在2013年盈利效应不断被激发,机构投资者也在这个萌芽期开仓,为创业板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一跃4000点之上:

融资客从追捧到离场

与父母追求稳定收入的想法不同,70后C君当时正值壮年,投资创业板是一个不情愿的“突破”。当年他只带着10万元入市,通过向亲戚借钱、融资、证券借贷等方式,用8倍杠杆,很快在牛市中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百万元。指数达到高位后,他还是不愿意“停下来”。

在金融家和杠杆的参与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帮助下,创业板指数从2012年12月底的近600点,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上涨了近7倍。2015年,创业板指数升至最高点4037.96点。创业板指2015年市盈率在50倍到140倍之间。

然而,市场已经逐渐出现泡沫。“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杠杆基金下跌会是什么样子。短短几天,我手里的利润就被抽走了30%,跌幅无法停止。”2015年11月,C君信用账户现金资金仅为6.5万元,负债总额为40万元,信用账户维护担保比例为118%,低于紧急清算额度的120%。

在市场的异常波动中,一些只会“讲故事”的公司也露出了真面目。像C君这样以投机概念为主要模式,不关注公司基本面的散户不断。“当市场人气爆满时,价格被高估,投资者应该撤离。”“顾厂长”在职位比较高的时候就提前锁定了收入。他严格控制卖出价格和买入机会,严格遵守不碰业绩不好的股票、不高位进场、跌破止损线果断减仓等纪律。投资风格与C君形成鲜明对比。

可以说,市场的变化给以投机为主的散户上了深刻的一课。同时,创业板投资者结构明显优化。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在创业板流通市值中的占比已从2009年末的3.56%上升至目前的38.44%。机构实力持续上升,投资

验相对丰富的散户入场,为今后创业板的平稳运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的起点:


价值投资者耕耘播种


不爱炒鞋,偏爱炒股的90后小尹年纪虽不大,但入市时间并不算短。自2011年炒股至今,他的资金量也从一百万翻倍到上千万。刚入市的时候,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派,选股主要看K线、成交量关系、筹码分布。在股市经历了一番磨砺之后,他还是走向了价值投资的道路。


自2015年之后,在创业板指数走弱、逐渐向业绩和基本面回归的过程中,一些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被小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挖掘了出来:温氏股份、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等一批公司成长为千亿市值的“巨无霸”。


经过将近4年的调整,创业板的整体估值逐渐回归理性。2019年10月30日,创业板公司总市值约为5.68万亿元,平均市盈率是44.08倍。市场人士认为,创业板“挤泡沫”的过程已基本完成。


今年以来,创业板的表现已经超过了主板的整体表现。截至10月30日收盘,创业板指数收报1684.08点,年初至今的涨幅为34.67%。当年在创业板成立之初不敢入场交易创业板股票的李奶奶,如今自己的股票账户里,总共二十只股票中有十几只都是创业板公司,她偏好生物医药、国产芯片概念的股票,今年这些股票大部分都为她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十年来,李奶奶的投资理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往总是快进快出,宁愿少赚一点钱,就怕被套住了,而现在,她愿意花更多时间在财报和研报上,把手里的股票给研究透了。


创业板新一轮改革即将启程。基石资本的董事长张维认为,资本市场所有的新生事物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挑战,站在当前时点上,可以说创业板是成功的。假以时日,创业板也会培育出自己的“谷歌、亚马逊、苹果、脸书”。


“期待回归理性的创业板能真正为成长性公司提供成长壮大的土壤。”小尹表示,一个成熟板块需要有一个价值发现和挖掘的正向循环,让更多的投资者享受到优质企业成长的果实。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