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锐,2019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施一公教授。博士期间,他的课题是用结构生物学的方法探索RNA剪接的分子机制。
博士期间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8篇,其中在《科学》期刊发表论文5篇(影响因子:41.037),在《细胞》期刊发表论文3篇(影响因子:36.216),被引用600余次。201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专项奖学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协评选的2018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全国五人名单,获国家奖学金和“未来学者”奖学金两项。博士毕业四年,获清华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之后去西湖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白锐绝对是一个传奇的学生。《细胞》、《自然》、《科学》(简称CNS)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由于投稿难度较高,成为该领域研究者的最高目标。白锐在四年内发表了八篇CNS文章,令人羡慕。
今年毕业后,她将去西湖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获得清华特别奖的实际上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的平均毕业时间是5.5年,国家对于博士生培养要求的时间年限是5-8年,白蕊却用4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博士学位,仅以5人入选中国科协2018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知道我们想借此机会采访她,她说:“这不是我自己的功劳。请多写一些关于我们团队的情况,尤其是我的老师石,姐姐万,弟弟颜。」
在学术道路上,白锐也经历了磨难。她曾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第一名,但在清华大学夏令营的面试中,她错过了与清华的第一次机会。最终通过了面试,并获得了去石课题组完成课题的机会。
Berry本科期间的研究方向与蛋白质结构分析相关。家人因病去世后,更坚定了白锐用科学研究突破相关疾病的信念。当时氏课题组的结构分析只是与疾病研究相关,这也成为选择氏课题组的原因。完成期间,在师课题组从事RNA结构分析的相关课题研究。
研究生正式入校后,在石老师的建议下轮流到其他课题组,了解生物领域的不同方向,拓展实验思维。为了更好地学习,她选择了两个不同的方向,遗传发育和植物学,其中也做RNA相关的研究,这次的失利反而使她下定决心来清华
经过五年的学术生涯,非常感谢石老师和万姐姐的帮助。在拒绝了多个高校、研究所的录取通知后,不服输的白蕊在九月份再战清华,“有时我的想法和实验设计不被理解,我的心有点沮丧,但往往我会坚持我自己的方法。”她也经常和石老师讨论话题。“石老师可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对题目有一个整体的看法,我在实验中也经常关注眼前这个东西。
strong>他给我提的一些建议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很感谢施老师在科研上对我的教导与帮助,更感谢他对我的信任和支持。」除了施老师,白蕊的另一个榜样是自己的师姐万蕊雪。初进实验室,万蕊雪手把手地教白蕊做实验,事无巨细且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经验。「那时候,我觉得自己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师姐。开始的时候,我有些急功近利,稍微获取到一些我认为对课题有益的信息就急着做实验。这时候,师姐都会帮我分析这样做是否真的可行。师姐每次实验之前都会推敲很久,从众多文献中选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她总是能一次成功。这简直太厉害了!所以我也学着像她一样,在沉稳中推进自己的课题。」

如今,在施一公课题组继续博后研究的万蕊雪,与白蕊作为共同一作发表了这篇题为《催化激活状态的酵母剪接体结构揭示分支反应的机理》的Cell文章。截至目前,施一公研究组在酵母中共解析了10个不同状态的剪接体高分辨的三维结构,成果全部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和Cell,从组装到被激活,从两步转酯的反应发生到剪接体的解聚,这10个状态的剪接体完整覆盖了剪接通路,首次将剪接体介导的RNA剪接过程完整的串联起来,为理解RNA剪接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最清晰、最全面的结构信息。
如何把理科博士的生活过的丰富多彩,这也许是一个不可解的命题。
面对学术,白蕊有一丝倔强,有一丝偏执。而面对生活,她却是一个爱玩爱笑的大女孩。她没有过周末的习惯,甚至都没有假期。读博四年只有过一次暑假,最忙碌的时候过完除夕之夜就匆匆赶回北京继续实验。「总想着做完手上这个课题后再休息,但是把手上这个做完了,又不知不觉地已经开始做下一个了。」
没有假期的她,却也把生活过得充实有趣。在实验室里,实验之余,她会分享各种各样的八卦和有趣的事情,用她独特的风趣幽默为实验室填满热情。甚至被师兄师姐调侃她适合当谐星。「我的确是一个内心戏很多的人,甚至有时会把它演出来。」
对白蕊而言,「唯美食和电影不可辜负。」最喜欢的事情是吃,谈及美食,她一脸骄傲地说:「清北附近的餐馆都被我吃了个遍。」实验成功了要庆祝,实验沮丧了要安慰,而她唯一的遗憾则是「可能再也回不到博士一年级时的体重了。」至于电影,除了过于煽情的爱情文艺片,白蕊几乎是来者不拒。

白蕊是呼和浩特人,生于内蒙古的她性格豪爽。「我们高考是比喝酒射箭的,我就是酒量没那么好,不然那年高考,我肯定就上清华了!」周围的同学一听说她是内蒙古人,总是问她是不是骑马上学?是不是住在蒙古包里?高考是不是考摔跤射箭?「当然是开玩笑了,我都没骑过几次马,不过酒量还是可以的。对我来说,有时候和几个高中同学聚一下,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把内心积攒的压抑释放一下,回到实验室继续该干嘛干嘛,生活就是这样的。」
聊到感情经历,白蕊反倒比怀着一颗八卦之心的我们更积极。「说到这个,我最近还有点困惑,你们帮我分析分析,我是不是做的不够好。」便侃侃而谈自己现在正陷入的一段情感困惑中。被科研生活填满的日常里,她也期待遇到一个合适的人。「那个人出现的话,也许我会分出更多的时间来给他吧。」不仅如此,她对星座还很有研究,自己的星座、上升星座、月亮星座,她都了如指掌。她说:「如果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天秤座的特征,那应该是选择纠结吧。对了,我还是典型的外貌协会会员。」
回首博士期间的成败,白蕊很感谢这段光阴带给自己的成长。而继续踏上博后的道路,她更期待着未来所带给自己的全新挑战。
白蕊享受生命赠与的每一次机会,乐于尝试不同的人生。大学时代的她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也不太懂如何与人交往。「我曾经想了一个晚上,觉得老是泡图书馆也没什么意思,于是决定做社工。从竞选班委开始,一步步做到了院学生会主席。一开始也没想到能在学生会呆那么久,后来室友评价说觉得我外向了很多,我其实还是挺开心的。」
除了社工,她也喜欢旅游,去过许多不同的地方。「最疯狂的一次,突然想去某一个地方,当晚就买了票前往。」在她看来,本科丰富的生活自然有它的精彩,博士期间看似单一的实验却也别有风趣。没有怀念与留恋,只是在每一个人生阶段,走好自己的路。
充满热情的人通常热爱生命,热爱生命的人通常乐于尝试,白蕊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前不久施老师在接受两会采访时拍的那段视频,他仍能保持像青年人那样的激情,慷慨激昂,壮志凌云,不管是教育改革,还是科研梦想。我有时觉得自己都不如本科时那般有激情了,所以还是要向他学习。」

即将步入西湖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的白蕊,也将开启人生的一段全新的时光。「如果有机会,我还是会去体验更多不同的事情。也许是学生物带给我的独特思考,我有时觉得生命是很神奇的。就像实验中看到的某个微观结构,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同时你又会觉得,它就是这样而且也只能这样。」就像每个人的一生,有其既定的轨道,也有其不可思议的奇妙。
把人生过得丰富而有意义,也许就是最亮的生命之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