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如何辨别假冒洗涤用品。
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义新乡前锋村新法岭屯的一间平房里,两名工人正在生产“碧浪”“潮”“蓝月”“神秘”等多个品牌的洗涤用品。乍一看没有什么区别,但当你仔细看的时候,你就会露出你的本来面目。
近日,杜尔伯特公安局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洗涤用品案,当场查获假冒伪劣洗涤用品20余吨。
这些洗涤用品都在哪里卖过?警方是如何破案的?
6月6日,杜尔伯特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案件侦破过程。
20吨“名牌”洗涤用品
惊现平房区加工厂
假冒洗涤用品生产车间。
“包装袋都是知名品牌。没听说这些本土品牌有厂家,怀疑这是假虎穴。”2017年9月18日,杜尔伯特市公安局刑警队第六大队队长田守干带领民警高利伟、李俊办案时,在宜信乡前锋村新法岭屯一平房内发现两名中年妇女正在加工生产洗涤用品。
“房间里有生产机器,成堆的原料装在大袋里,生产后的原液装在白色塑料桶里罐装。工人们正在将这些液体装进不同品牌、不同容量的袋子里。”杜尔伯特市公安局刑警队第六大队副大队长晁桂峰说,“碧浪”“潮”“蓝月”“神秘”等品牌很多,都在房间里罐装过。
被警察没收的赃物。
"两个女人当场问道,她们的回答含糊不清,闪烁其词。"经警方初步调查,怀疑存在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黑窝点。民警将这一重要情况向副局长杨坡汇报,领导高度重视。当天,来自刑警队、技侦、网安等部门的警力组成专案组对现场进行全面排查,在书斋内查获各类洗涤用品20余吨,其中洗衣液200余箱,洗衣粉2000余袋,以及大量假冒伪劣设备和原材料,涉案金额50余万元。
炒期货赔钱
生产假货想翻身还债
"我们发现两名生产洗涤用品的工人受雇于一对夫妇."赵桂峰说,经过调查,他们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朱和邹。这对夫妇来自林甸县林迪安镇。2008年起,他们在林甸县红卫乡自己的工厂生产散装洗衣液、洗洁精等产品,并注册成立了品牌洗洁精工厂。2017年5月,两人迷上了期货投机和股票交易。因为投资不善,他们欠了很多债,被告上了法庭。这家洗涤剂厂被工商部门取消了。
为了快速赚钱,两人来到杜尔伯特宜信乡前锋村新法岭村,租了一间私房,带了机器,在网上买了碧浪、潮、蓝月亮、玄机等品牌的假商标、包装桶、包袋,雇了两个工人开始生产销售假冒名牌的洗衣粉、洗衣液。
事发后,两名假工人被警方当场抓获,夫妻俩逃之夭夭。
今年5月28日,警方运用多种侦查手段,终于锁定了葫芦岛市两人的脚印
ta-gid="6712516" qid="6596753994423473416" mention-index="0">龙港区。经过现场走访排查,民警在蹲守两天后将两名嫌疑人抓获。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到集市上甩卖
曾以七毛钱一斤卖到饭店

罐装完成的假洗涤用品。
那么,嫌疑人生产出的假冒伪劣洗涤用品都被销售到了哪里?
“往超市推没人敢要,夫妻俩就开着车拉着货到城乡结合部的集市上卖。”据晁桂峰介绍,嫌疑人生产出的假商品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齐齐哈尔市、北安市、林甸县等地。也有大桶没有罐装成小包装的,以七毛钱一斤的价格卖给饭店。
“包装不一样,其实里面的液体都是一样的。这些液体在阳光下暴晒,会泛出白色的颗粒,还有黑乎乎的油渍样的物质,大雨都冲不掉。”晁桂峰说,这些包装“精细”的品牌洗涤用品不仅有生产日期,还有保质期,乍一看,的确可以以假乱真,但是仔细观察还是有区别的。比如“蓝月亮”洗衣液几个字,字体与真正的蓝月亮差别很大。
对此,晁桂峰提醒市民,远离假冒伪劣商品,一定要选择到正规的超市购物,不要贪图便宜。市民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可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