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38家,创纪录空间、孵化企业33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92家,高新技术企业2475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3个;带动全社会投入R&D资金300多亿元.近年来,我市围绕群众创业创新重点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全市创新创业氛围明显改善,创新创业载体平台进一步丰富,城市对创新创业群体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数据:创新创业持续取得巨大成就
目前,我市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备案空间138个,孵化企业3320家,创业团队1800个。70家瞪羚企业、4家潜力和种子独角兽企业被列入省级新创新主体备案。
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中小科技企业3292家,高新技术企业2475家。豪森装备、德科数控在科创板上市,连城数控成为东北地区首家登陆新三板精选层的企业。大理开普、荀攸科技、信义国际、新冠科技、德美诗、鲁花智达等近70家科技企业纳入后备企业库上市。
目前有3个区域性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全省6个),占全省的50%,1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全省19个)。其中,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于2017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并于2018年获得国务院监督鼓励。2020年12月,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甘井子区获批第三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其中,高新区和甘井子区双创示范基地聚焦精益创业,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创示范基地聚焦融合创新。
2021年1月,沙河口区获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活动:全力打造创新创业舞台
大连双创周已连续四年与全国同步举办。2020年,大连双创周吸引了近8万名线下参与者,覆盖人数超过20万,举办活动50余场,均超往届。目前正在积极策划2021年全国双创周大连周活动。
2021年4月,市发改委组织召开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推动3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与高校联盟、行业协会签订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合作协议,制定《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工作计划》,预计全年创造就业机会2.68万个。
举办2020年第六届大连市创新创业大赛、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连赛区)、2021年第七届大连市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成功举办2021年科技周暨“@科技特派员、科技助农、备农”活动。
举办第十八届大连创业就业博览会,为22个市级创业孵化平台和113个创业项目搭建平台,形成493个有合作意愿的项目。开设“创业讲堂”,举办多场创业活动,吸引创业孵化基地代表、优秀创业企业和创业导师分享主题。
措施:直面企业痛点,完善投融资体系
做好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建设,修订《大连市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制定发布《大连市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子基金管理实施细则》 《关于推动完善大连市政府投资基金建设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重点关注初创期、早中期ent
规范新申报基金要素与流程,持续吸引社会资本来我市投资。参股省级基金,市区两级出资1亿元支持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设立、市本级配资0.45亿元支持辽宁省军民融合基金设立,争取更多域外基金投向我市战新产业和初创型企业。扶持: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强
近三年来,我市市本级科技项目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由2017年的0.58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6.8亿元,近60项具有含金量和可操作性强的创新配套政策措施落地,累计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00亿元,累计落实兑现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配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补助、科技创新券等资金5.2亿元。
支持高校院所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共实施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439项,给予资金支持2亿元。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兑现补助资金8350万元。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奖励资金1800万元。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支持力度,落实“5+22”人才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兑现资金3亿元。
出台《大连市市级创业孵化平台管理实施细则》《大连市高校大学生创业补贴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根据“5+22”人才政策有关规定,对认定的创业孵化平台给予最长3年,每年分别100-200万元资金补贴。
2020年,我市发放创业带头人带动就业社保补贴资金754.4万元;审核通过场租补贴429户,已发放补贴资金85.2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市级创业孵化平台补贴2200万、市级创业孵化平台孵化成果补贴3万元、市级创业孵化平台优秀创业人才补贴25万元、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团队资助100万。2019年至今,累计组织创业培训1701人。
我市先后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平台28家,累计发放补贴资金6250万元。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王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