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答 农村扶贫创业贷款

本报记者蒋牧云张王戎上海、北京报道

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迅速,为实体服务,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农业、农村和实体经济作为我国金融普惠最难的领域之一,也成为金融科技赋能的主要方向之一。特别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的2021年,国家出台多份文件指导乡村振兴工作,成立国家乡村振兴局,彰显了乡村振兴的决心。

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金融科技也加速了农业的数字化。《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农业产业链数字化程度低、前期投入不足、乡村治理信息化标准化、透明度低等问题,金融科技企业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逐一解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极大帮助。

解决资金周转难点

记者注意到,《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乡村振兴局近日联合发布的,其中特别提到了加强金融科技赋能。

《意见》具体提到了三项措施,一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技术应用逐步提高信用贷款占比;二是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网络布局问题;三是开展金融科技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探索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打造惠农惠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如《意见》所述,中国建设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金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相关方面取得了成绩。在农民生活方面,公司聚焦农民需求的痛点,如农村准入、汇款、支付、社保和医疗、缺乏公务员服务功能等,帮助建设银行打造“豫农通”村镇银行,让村民在村医站、小卖部、军岗享受到日常生活必需的40多项基本金融服务。截至2020年底,普惠金融“玉农通”服务点已支持网点54万个,乡镇、行政村覆盖率达80%。

在农业发展方面,公司围绕农户融资难、土地流转难、管理信息不对称等痛点,帮助建行搭建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线上流转和管理。目前,该平台已在河北、河南、江西、山东、云南、内蒙古等7个省份投入生产。凭借金融科技赋能,坚持零违规,有效提高土地流转效率,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

与此同时,金科建新在实践中了解到更多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中的困难和痛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农村产业链中,产业链上游散户众多,农业供应链上游数字化水平难以匹配下游零售端,销售难;优质农产品生产种植缺乏核心技术,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困难;农业初级生产投入产出周期长,收入低,农民前期投入资金不足,增产增收难度大。其次,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难以管理。由于链条较长,链条上的各主体都面临着资金周转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整体发展。

针对产业链企业的痛点,建信金科利用金融科技优势,依托强大的基础支撑

例如,建行金科与建行新疆分行近期联合推出的新疆梨数字交易平台,依托供应链公共研究平台强大的基础支撑能力,不仅解决了梨产业数字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线上交易平台、产销衔接不畅等问题,还推动了梨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协同发展。同时,平台为政府行业协会的信息发布、信息收集和交易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把握,规范了企业的经营秩序,避免了恶性竞争;支持从种植端到销售渠道的产品溯源,有利于整体品牌形象的提升和库尔勒香梨高品质的打造。

助力创业、就业

此外,金融科技业务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乡村治理

方面也存在诸多痛点,一是传统治理方式效率低下,难以适应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在传统的治理方式中,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程度较低;二是“三资监管”领域——村资产、资源、资金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三资”的底子不清,台账登记管理不全面;同时财务公开欠规范,透明度不高,使得“三资”基础管理较薄弱。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税收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获得的风控数据往往是片面而不准确的。除了税收数据之外的比如个人信息数据,以及经营数据,如特许的经营执照、店铺的流水信息等进行融合,形成独有的风控模型将带来更大风控优势。


针对乡村贷款申请中涉及的种种痛点,也有金融科技角度的赋能方向。比如,小微信贷服务机构平安普惠通过AI智能贷款解决方案——“行云”进行了解决。


平安普惠创新管理部总经理阮蓉向记者介绍,在以往的业务流程中,传统风控技术需要向贷款申请人提出大量问题,从而完成后续相关环节。而通过AI手段,可以大幅降低等待时间,解放了用户需要填写大量文本材料的烦恼。与此同时,将消费者保护深度融入整个借款流程,将客户授权、权益确认、费用确认等消费者权益告知措施贯穿起来,全面保护客户知情权。


同时记者了解到,目前AI识别技术中,还存在着方言识别的挑战,特别是乡镇、小微的主体往往使用方言的情况会更多。对此阮蓉表示,平安普惠依托多年的AI经验,以及积累下来的知识库,在技术的基础上,依托知识库可以更好地纠正识别到地语义。


基于此,在大部分同行最高只能对农村小微企业授信20万元的时候,平安普惠依托AI技术可以扩大授信额度。数据显示,“行云”大幅降低等待时间,将小微客户借款申请流程断点减少47%,申请流程平均耗时降低44%。


具体到农业领域中的主体,平安普惠的“惠农金”助力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面向贫困地区女性农村合作社带头人,通过提供1年期免息经营生产资金,逐年回收再发放的方式,实现可持续的助农价值。截至2021年5月,已累计向农村合作社带头人提供免息惠农金1660万,直接扶持超6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超1万元,以资金带动产业发展。并且,除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外,“惠农金”项目还为妇女创业项目提供技能培训、市场引流等多方面的支持,全方位助力女性创业就业。


平安普惠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村、农业研究专家普遍认为,随着科技以及集约化经营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作用越来越大,乡村经济发展与振兴中企业将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主体,乡村企业的发展将会对乡村经济振兴越发重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需要大量的“金融活水”帮助其发展壮大,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总量必然出现显著提升。


其进一步表示,在以往的脱贫实践中,金融扶贫被认为是一项有效举措:通过向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支持,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贫困人口增收,逐步消除贫困地区的致贫因素,用市场机制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