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洗澡有很多好处,但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如果我们忽视它,情况可能会非常严重。
中药泡澡注意事项
1、中药泡澡要对症下药
中药泡澡一定要请中医根据病情开药,遵医嘱做药汤。不要盲目选择自己的药物。
2、泡浴前必须先淋浴洁身,以保持药池的卫生
洗澡后立即用温水冲洗,皮肤干燥及时穿衣服。一般来说,热水浴(39 ~ 45)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和银屑病等。神经过度兴奋、失眠、全身疼痛、消化不良等的洗澡温度。应等于或略低于体温;25 ~ 33适用于急性扭伤和挫伤。药浴时,室温不超过20。在进行局部药浴时,要注意保持全身温暖,夏季忌风,防止感冒。
3、泡澡的位置有讲究
第一次洗澡时,水位应该在心脏以下。身体适应约3 ~ 5分钟后,慢慢浸泡至肩部位置;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澡。由于出汗过多,体液流失量大;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容量增加,导致头部缺血和头晕或晕厥。如果晕厥,你应该帮助走出浴缸,平躺在休息室的床上。同时,你应该给病人一些开水或糖水来补充体液和能量。或者用冷水洗脚,使下肢血管收缩,头部供血充足。
4、泡澡的时间要选好
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由于空腹,洗澡时出汗过多容易引起虚脱。饭后立即洗药浴,可引起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表,不利于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睡前不宜洗全身热水澡,以免兴奋后影响睡眠。
5、这些人谨慎泡澡
严重心力衰竭、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老人、儿童慎用水温39以上的药浴,应在家人或医护人员陪同下,用接近体温的药液进行沐浴,沐浴时间不宜过长。怀孕或月经期间不宜洗药浴,尤其是洗澡和坐浴。
6.洗澡后适当喝水
泡热药浴时容易晕厥,所以洗澡后从浴缸慢慢起身;药浴时出现轻度胸闷、口干等不适,可以喝水或适当饮水;如有严重不适,立即停止药浴。
中药泡澡的10大好处
1、发汗、排毒。
2.促进产妇康复,预防妇科疾病。
3.润肤止痒,防治皮肤病。
4.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
5.改善全身微循环。
6.促进胃肠蠕动,健脾助消化。
7.消除疲劳,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
8.容易入睡。
9.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力。
10、增强神经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