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北:小切口做实事增强青少年获得感
“又快又有力!”在湖北省宜昌市,创业青年田豫获得了15万元的贷款,最终解决了她扩大经营规模时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
2016年,田豫回到家乡创业,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今年,她计划建一个新仓库,但资金被“卡住”了。近日,由共青团湖北省委牵头的“青创贷”第二期金融支持项目启动。了解到田豫的贷款需求后,当地团委和银行工作人员迅速开始走访和联系。仅仅三天,资金就发放到位。
据湖北省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消息,湖北“青创贷”二期项目共提供财政贴息贷款10亿元。该项目被列入共青团湖北省委“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青年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由共青团湖北省委主要负责人带队,旨在解决青年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在自主创业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连日来,湖北共青团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小切口做起,落实学习成果,带领领导做好“我为青年做点实事”,各省级团组织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影响大, 能做、能感受、直接惠及群众”,努力增强青少年的获得感。
暑假开始以来,十堰市丹江口市西家店小学六年级学生匡怀林和同学们每天在学校的篮球场上挥汗如雨,为8月份举行的2021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冲刺。
这是一所乡镇小学,留守儿童占篮球队的一半。近年来,学校有了全新的篮球架,学生有了免费的球衣和球鞋,武汉体育学院的志愿者来到校园带大家训练。在7月15日举行的市级联赛中,该队一举夺冠。
“消息传来,全校师生兴奋不已,备受鼓舞。”比赛之外,校长张昌伟见证了校园里更大的变化:通过比赛,学生的体能和精神面貌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团队的带动下,师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氛围日益浓厚。“这一切都得益于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和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支持。”张昌伟说。
7月19日,在远安县河口乡樟树村,29名6至16岁的青少年迎来了华中师范大学的6名大学生志愿者。今年暑假,在团委的支持下,樟树村开了一家“希望之家”。就在前几天,樟树村还收到了团委发放的“成长包”:篮球、足球、跳绳、地球仪、多功能文具盒、作业本、《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等。
2011年,远安成立“希望之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现在,这个公益品牌已经推向全国。团委书记韩朝表示,今年夏天,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党史、办实事”精神,团委将“希望之家”项目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双职工子女家庭,并在企业同步探索。“员工的孩子可以有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同时有效解决了年轻员工的后顾之忧,员工可以安心工作。”同时,湖北省青少年基金会连续三年实施关爱留守儿童慈善项目。今年通过线上众筹筹集资金300多万元,陆续向3万多名留守儿童发放“希望与心愿包”。
每个暑假都是学习的关键时期
团委还邀请专家讲授实训笔记:视频课程如《扎根基层,有苦更有甜》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 《绷紧实践安全弦,有效防范各类社会风险》在网站上一目了然。团委学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407家企事业单位注册制,提供乡村振兴特岗1419个、企业实习特岗296个、金融实习特岗1235个、企事业单位岗位475个。
近日,汉口标志性打卡地多牛世界迎来150名青年男女,开展拍照打卡、抽奖、破冰行动、阅读红色经典等互动交流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举行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青年联谊会。
友谊协会由共青团湖北省委主办,中建三局团委、中建铁路投资集团承办。最终,23对青年男女携手成功。
ze:15px;">助力青年相亲交友,青年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喜欢去哪些地方?团省委青少年发展与权益维护部介绍,为将这场省级示范相亲交友联谊活动办实办好,工作人员提前征求青年代表意见,多方踩点、精心策划,最终活动圆满举办。团湖北省委还将动员全省各级团组织整合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从价值引领、平台搭建、有形服务入手,开展青年相亲交友活动200场,助力解决青年婚恋交友难问题。对1150个大学生创业拟扶持项目逐步拨付资金;2021年“希望伴飞计划”持续帮扶困境青少年;社会化筹资2510余万元,实施希望工程公益助学和春暖行动关爱青少年项目,直接为21600余名困难家庭青少年提供学业和生活资助,向农村中小学捐赠钢琴、直饮机……一系列聚人心、暖民心的举措在基层落地生根。下一步,湖北共青团将多措并举、全省联动,持续推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成果转化为服务青年的生动实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通讯员 姚雪
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