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我们走访河南省生猪产业数据以来,猪易传媒第三团队已经走过了河南新密、巩义、济源、文县、沁阳、辉县、内黄、庆丰等8个县,共有36家养猪场和经销商,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中年人。2018年8月24日,我们来到濮阳庆丰县,终于见到了养猪业的新生代。
毕业于河南畜牧经济学院的王广鹏,2014年开始在温氏实习,随后在河北威远工作了一年,在濮阳的一个大型农场工作了16年。后来因为农场被正邦集团收购,他回国开始自己养猪。同时,他还经营着一家兽药店,父亲在那里工作了20多年。经过近三年的培训,他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猪场服务器。
热爱畜牧业,也向往繁荣
中国每年有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其中只有12%是畜牧专业的,从事水产养殖的更是少之又少。相对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大都市的繁荣,可以说那些一直在农村服务的人都是珍稀保护动物。
王光鹏之所以一直在养猪行业。一方面,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父亲从事这一行业20多年,这让他自然与水产养殖业走得很近。另一方面,是爱。在校学习三年后,屠龙手法可以用来实现他的创业梦想。
王光鹏虽然喜欢养猪,但与大多数农民不同的是,他能够坚守在县城和乡村。偶尔,他也期待着出去走走,他也向往着在繁华的城市里有一颗躁动的心!
年轻人有大格局
之前去养猪场参观的时候,有个养猪场老板说了一句话:“花一万块钱请个厂长做七成就好了。”这也是大多数家庭养猪场在扩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王光鹏的思维绝对不同于常人。目前,猪场有60多头母猪。他雇了一个以前一起工作的技术员和一个饲养员,然后成了一个甩手掌柜。但是,他在养猪场做得很好,因为他没有把技术员和高薪绑在一起,而是让技术员拿走了技术30%的股份。通过这么高的利益捆绑,技术员比老板王广鹏对猪场更上心。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太“蠢”了,但王光鹏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现在社会要想赚钱,就必须舍得“利他”。只有这样才能有回报,这种关系才能长久。
生命是无穷的,能量也是无穷的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自己有工作,只需要老老实实做好眼前的工作就可以了。但对于大学毕业生王广鹏来说,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他不需要担心养猪场;另一方面,他不想只是休息。
带着巨大的干劲,2018年4月和5月,王广鹏和同村的几个朋友一起去甘肃玉门开始种植枸杞。目前成品陆续被拿出来,但由于市场因素,他还没有赚到钱,但他并不气馁。在他看来,只要他能坚持下去,迟早能赶上好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