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小水电行业的技术特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确定了绿色小水电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经济效益和运行安全.每个方面确定一定数量的评价主题,并为每个评价主题确定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1)环境保护
根据水电工程影响生态环境的一般特征和小水电的特点,绿色小水电评价主要考虑水文形势、河流水质、生物多样性、景观和温室气体减排五大主题。
水电工程运行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是河流形态、环境和生态因素变化的驱动力,因此是水电工程生态效果评价的关键要素之一。小水电项目大多位于小河流,且多为引水开发方式,对河流水文情势影响较为突出,因此是绿色小水电项目评价中特别关注的内容。
河流水质主要评价水电站引起的水体自净能力变化对库区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评估主要关注小水电站对水生和陆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景观评价主要关注小水电项目与景观的融合程度,以及电站建设对土地扰动的恢复情况。
水电在替代化石能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小水电的土地淹没和移民较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环境保护评价中考虑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题。
(2)社会发展
绿色小水电的社会评价包括移民、利益共享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三个主题。
移民评价主要关注移民数量和安置效果,包括单位安置移民数量、移民生活安置效果、移民生产安置效果、移民收入水平和移民满意度。
利益共享是指水电项目的受影响地区可以共享水电开发的利益,可以通过直接利益和公共服务改善两种形式进行评估。直接利益是指直接受影响群体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利益,而公共服务改善是指改善基础设施、就业、教育和医疗等形式的公共服务的效果。
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主要关注设计功能工程的实际实施情况,其主要功能包括防洪、灌溉、供水、航运、水产养殖等。
(3)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涉及两个主题:项目自身经济和区域经济贡献。促进项目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水电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是项目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因此,小水电项目的经济效益需要从项目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项目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两个方面来衡量。
style="font-size:15px;">在工程经济运行稳定性方面,主要考虑电站的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两项内容。对于电站的区域经济贡献,主要通过电站的资金利税状况进行评价。(4)安全运行
小水电工程安全运行的保障需要依靠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标。
在安全运行方面,绿色小水电评价主要考虑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两项内容,具体包括制度建设和措施准备。
图1显示了绿色小水电评价的主要内容,在4个部分的评价内容中,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是小水电开发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也是评价工作的重点, 可以通过评价主题设置以及评价权重进行体现 。

含义及作用针对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我国小水电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小水电开发的工程特点以及经济社会条件,开展绿色小水电评价,鼓励和引导小水电开发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惠及当地农民利益,实现水能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二、我国小水电开发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小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利益维护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三个方面。
我国小水电站大多建在山区小型河流,由于受到自然条件限制以及传统水能资源开发技术理念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小型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一些流域引水式电站的比例达到70%,水电站下游形成减水或脱水河段,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我国的小水电主要集中在经济落后地区,尽管小水电开发对促进广大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但是近年来随着投资体制改革逐渐深化,小水电的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民营化水平已超过80%,小水电开发出现了单纯追求商业效益,对农民利益重视不够,较少承担水资源综合利用任务等问题。
近期,水利部提出了建设“民生水电、平安水电、绿色水电、和谐水电”的发展目标,对于解决小水电开发的主要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些也是绿色小水电评价主要关注的问题。
三、绿色小水电评价的含义
绿色小水电是指在环境、社会、经济和安全等四个方面表现优秀,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的小水电站。绿色小水电站评价是依据评价标准对运行阶段的小水电站进行评价,达到标准要求的电站可以获得经济激励。
绿色小水电站评价具有以下特征:
(1)绿色小水电评价是对小水电站在环境、社会、经济和安全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相对于国外以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水电认证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具有可持续性评价的特征,这也体现了我国水电开发“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要求。
(2)绿色小水电评价是以综合的视角,对在环境保护、保证民生、经济效益、运行安全方面表现优秀的小水电站进行遴选,是一种“选优”的评价。对于评价结果优秀的小水电站,可以获得技术、经济和政策等激励,从而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小水电开发和运行过程中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民利益。
(3)绿色小水电评价的评价对象为已经运行的单个小水电项目,这是对我国目前水电工程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随着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程度的提高,水电行业的发展重点必将从工程建设转移到运行管理,绿色小水电评价适应和代表了这一发展趋势。
(4)绿色小水电评价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在小水电工程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评价,以反映工程环境、社会、经济和安全方面的表现,从而使得小水电站能够持续保持较高水准。
四、绿色小水电评价的作用
通过开展小水电绿色评价,可以通过行业典范的引导作用,促进小水电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有利于为小水电站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对于我国整个水电行业还具有宝贵的探索和实践价值。
首先,绿色小水电评价通过技术评价标准和经济激励机制的有效结合,可以提高小水电业主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的积极性,实现农村水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的多赢,从而形成引导小水电科学合理开发的有效机制。
法规、政策和技术体系建设是解决小水电行业存在问题,实现农村水能资源有序开发、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绿色小水电评价是健全农村水能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绿色小水电评价通过示范引导和经济激励作用,既能促进实现保护生态和惠及民生的目标,也能够维护水电站业主的经济利益,适应了政府管理从指令性向指导性发展转变以及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的发展趋势,更易于被电站业主主动接受,从而提高了实施的有效性。
第二,绿色小水电评价有助于公众正确认识小水电工程的作用及影响,并且进行有效的公众监督。
水电工程的空间和时间影响及范围都比较广泛,水电工程的生态影响涉及水生和陆生生态,水电开发还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范围都比较大。
另一方面,世界各种文化大多将河流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人类活动对河流的改变往往引发各种争议,对筑坝工程的争议在国际上由来已久。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对水电开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日益关注,小水电也成为争议的焦点。
通过开展绿色小水电评价,可以提高小水电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为小水电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小水电有序、健康、科学发展。
第三,绿色小水电评价对于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具有探索和示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