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枞阳县老州镇莲河村的油菜花金黄,麦苗开出新绿,池塘如一幅从春天到乡村的美丽画卷。在一个叫“家庭创业农场”的大地里,几个工人正忙着竖起网布,在一块田地上拉起一个大盖子。工人们告诉记者,这片田地已经做好了青蛙养殖的准备,他们正在设置“天网”和“地网”,将整个土地紧紧覆盖,防止青蛙苗被鸟和蛇吃掉。
据了解,青蛙养殖是莲河村今年引进的专项养殖项目,青蛙是在黑点养殖的。61岁的农民刘福来告诉记者,他以前在很多地方经营餐饮,发现市场上对青蛙的需求量很大,但野生青蛙被禁止捕猎,家乡也没人养青蛙,于是萌生了养青蛙的想法。于是,他四处寻找青蛙养殖的相关资料,研究青蛙养殖产业,了解青蛙养殖的发展前景,开始了青蛙养殖的前期准备。在联合村的牵线和协调下,今年年初刘福来与家庭经营的农民张晓唯协商,达成了将农场10亩土地转租的协议。青蛙养殖基地入驻养殖场后,刘福来及时办理了相关证照,开启了青蛙养殖之路。
“我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养殖青蛙,是因为这里水资源丰富,土质也适合养殖青蛙。”刘福来告诉记者,养殖青蛙并不容易。天上的鸟和地上的蛇和老鼠是青蛙的天敌。因此,整个农场都应该用网布牢牢地网住,需要长期护理。此外,平时要做好定期严格的防疫,随时观察青蛙的生长状况。“青蛙养殖期仅需3个月,亩产约4000公斤,收入可达3万多元。”谈起青蛙养殖创业之路,刘福来信心满满,表示将扩大规模,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说起特色农业,家庭企业家张晓唯感触良多。43岁的张晓唯已经出国旅行多年,但他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拥有自己的事业。2003年,张晓唯回到家乡联合村,开始创业。在创业之初,张晓唯选择种植树苗和葱。然而,由于不熟悉市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张晓唯多年来一直努力工作。虽然他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获得了很多经济回报,但也遭受了很多挫折,吃了很多苦头。张晓唯对自己选择的创业之路感到迷茫和困惑。在张晓唯创业期间,联合村给予了他支持和帮助,组织他参加各种创业技能培训,积极帮助他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
"莲河村水资源丰富,水产养殖是当地的传统."张晓唯告诉记者,在总结前期创业经验并结合市场调研后,他决定转型为特色养殖。2015年,张晓唯流转村里1000亩土地,成立家庭创业农场,开启了转型创业之路。其中,400亩土地用于水稻种植,300亩土地用于小龙虾精耕细作,300亩土地用于稻虾共作。为了掌握小龙虾养殖技术,张晓唯多次参加相关学习培训,虚心请教专家和养殖户,并购买龙虾养殖技术书籍阅读,很快掌握了小龙虾养殖的知识和技能。
因为张晓唯养殖的小龙虾又嫩又好吃,所以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它不仅进入了我市市场,还销往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张晓唯告诉记者,稻虾共作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水稻不能喷药施肥,避免龙虾污染。当害虫发生时,只能用杀虫灯杀死。同时下层害虫成为龙虾的食物,龙虾的排泄物成为水稻的肥料。大米是无污染的,龙虾也是无污染的,杀死两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