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PMP认证自身也通过修订不断调整定位,与全球项目管理趋势相匹配,确保在全球项目管理专业领域保持“金标准”。
PMP新版考纲将专注于以下三个新领域:
人员(42%)强调与有效领导项目团队相关的技能和活动;
流程(50%)加强管理项目的技术领域;
商业环境(8%)强调项目和组织战略之间的联系。
内容贯穿价值交付的范围(包括预测、敏捷性和混合方法),分布在三个检查领域。
新PMP考试将继续使用《PMBOK 指南-第六版》作为参考。
新版考试其他调整还包括:
考试题目为180题(前一次考试为200题);
考试时间为230分钟(上一次考试时间为240分钟);
问题将包括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将表明需要选择几个正确的选项;
新PMP考试大约一半的内容会体现项目管理中的预测方法,另一半会体现敏捷方法或混合方法。预测方法、敏捷方法和混合方法将体现在上面列出的三个领域,而不是孤立地用于任何特定的领域或任务。
文件的差异化
新大纲的不同之处在于:
1.敏捷方法在教学大纲中的比重比较大;
2.教学大纲强调需要管理项目本身和商业环境之间的互动;
3.其他方面,如项目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对项目相关方的辅导。
考纲3大模块分析
1.人员模块分析
人事部分主要考察人际关系和团队技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技能。《PMBOK 指南》第六版提到了17种软技能,需要考生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很多软技能都涉及价值判断,需要注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这17项软技能分别是:主动倾听、沟通风格评价、冲突管理、文化意识、决策、情商、引导、影响力、领导力、会议管理、动机、谈判、人际沟通、名义团体技能、观察/谈话、政治意识和团队建设。
ze:15px;">主要涉及的知识领域是涉及到敏捷独有的知识并不多,只有一个服务型领导。大部分知识都是敏捷方法和预测型方法论通用的。
其它如教练技术、回顾会议、谈判策略、每日站会在《PMBOK 指南》都有提及但不深入。
需要额外补充的内容有:冲突的五阶段理论、行为类型、思维过程。
2、过程模块分析
过程模块基本上是按照十大知识领域的结构来考查。整合知识领域被拆解成多个部分,分为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变更和收尾等内容分布在不同的“任务”中,其它九大知识领域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以任务的方式呈现。
总起来说除了可行性分析、敏捷方法论和项目治理三个子任务有点超出《PMBOK 指南》范围之外,其它内容在教材中都可以找到。可以参照《The PMI Guide to Business Analysis》、《项目组合、项目集和项目治理实践指南》和《敏捷实践指南》来补充或拓展相关知识。
敏捷的知识在进度管理知识领域最集中,因为敏捷绝大部分的工具是在开发生命周期阶段使用的,所以与进度管理最为密切。
3、商业环境模块分析
商业环境模块与《PMBOK 指南》的关联程度最低,绝大部分知识需要从PMI的其它标准或实践指南获取,对于PMP考生来讲重点是理解商业环境对项目的影响,而不是要精通这些知识。可以参考的文献有:《The PMI Guide to Business Analysis》、《组织变革管理实践指南》。
注:《The PMI Guide to Business Analysis》尚未有中文版。
距离9月考试已不到4个月的时间,与其盲目复习,不如高效、系统备考,抓住9月考证的绝佳时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举拿证。
注:部分内容整理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