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经历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升级时期。中国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取决于中国能否真正通过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所有人都在创业,所有人都在创新。如果我们能够立足于此,中国将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创造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然而,全民创业的提法,特别是鼓励农民创业,颇有争议。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从笔者有限的调查来看,回国的成功企业家很少,很多都失败了,血本无归。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外打工经商几十年,积累了一点资本。年纪大了在外打工越来越不方便,于是开始打算回国创业。一方面,他工作经商十几年,积累了几十万元的资金,同时在国外工作经商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在家乡创业就是在家乡附近的小镇开店建厂。如果店铺和工厂成功了,全家人会搬到家乡附近的城镇,而不是回到农村,他会在附近城市化。遗憾的是,很多甚至大部分返乡创业、办厂的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并不顺利,甚至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工作中积累的几十万元,不得不外出打工、重新创业。
为什么农民工普遍做生意失败?原因不难理解:农民工所谓的创业往往是低水平的重复投资,而在市场已经高度饱和、过度竞争的情况下,投资不小,收益很少。农民返乡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开店。在一些地区,商店比人多。它怎么赚钱?经过几十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即使在中西部农村,能赚钱的商机早已被各种有强烈赚钱欲望的人占据。新加入的返乡农民工经常被迫挤进拥挤的白刃战中。即使他们创业成功,也往往以打垮以前的经营者为前提。市场容量有限,需求有限,供给几乎无限。自然,所谓的创业实际上是一种低层次的重复和资源浪费。目前,中西部的县镇到处都是鬼城、商店和低端过度竞争、羽翼丰满的作坊。这种创业还没有农业赚的收入多。
换句话说,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几乎没有创新,不仅会繁荣经济,增加就业,还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会耗尽农民工在城市积攒了几十年的养老钱。一般来说,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都是想有尊严地融入城市。但是,按照农民工目前的收入水平,他们很难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住上像样的住房。因此,当他们长大后,他们回到家乡附近的城市工作和做生意,并试图找到机会在家乡附近的城市站稳脚跟。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自营来开店建厂。如上所述,农民工返乡开店建厂,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因为这是农民自己的选择,他们要承担失败的风险。现在国家动员全民创业,地方政府把农民纳入全民创业,必然会进一步加剧供给拥堵,造成更多的失败。这个时候,政府能承担农民失败的风险吗?你买得起吗?
农民工已经在城市工作十几年了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明白,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之后,中国已经从短缺经济过渡到了买方市场。鼓励农民工创业,特别是让农民工用自己的养老钱开店建厂,希望借此刺激经济、增加就业,这是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误判,也是对农民工“创业”本质的误解。农民工的养老钱要养老,不能像创业的钱一样“有风险”。价格太高了。相反,国家在倡导全民创业的时候,应该支持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创业,做愿意通过风险投资基金进入的创业者的创业,做面向国际市场的创业。千万不要强化政府扶持已经充分的低层次二三产业的所谓创业,因为小微企业可以容纳所谓的就业。
目前,中国经济学家缺乏对经济结构的分析。在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背景下,谈消费经济学是一个很大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