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济南6月2日电。问题:调皮城堡变成“伤人城堡”——什么时候儿童娱乐安全才能不“调皮”?
新华社“中国网”记者王锴邵鲁文
今年5月,山东潍坊市民张先生的儿子在新开的“网上名人”室内拉伸公园玩拉链线项目时,不慎摔倒,导致左胫骨远端骨折。拉伸公园表示对此事不负责任,这引起了社会对室内儿童娱乐设施安全的关注。记者近期调查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室内娱乐场所、商场、景区等儿童娱乐项目相继设立。但部分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相应监管也陷入“盲区”,安全事故频发。
“伤人”事故频现 儿童娱乐设施安全隐患不小
近两年,三亚、无锡、沧州等地因安全措施不到位、儿童娱乐设施年久失修等原因导致儿童受伤的事故时有发生。今年2月,哈尔滨市民尹女士的儿子在三亚一家酒店的调皮城堡玩耍时受伤。尹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要求家长进入调皮城堡,但很多内部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缓冲桌的坐垫手感硬,缓冲效果不好,没有铺好。相邻的坐垫之间有很大的缝隙,容易造成伤害,有些危险的地方大人也不能陪同。
记者发现,很多儿童娱乐区的专职监管人员非常少。在济南某综合商场的儿童蹦床区和滑梯区,孩子们相互奔跑玩耍,有的孩子在滑梯上玩耍时没有等前面的人离开就滑了下来,但这些区域没有工作人员管理秩序。济南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儿童娱乐区有很多孩子在玩耍,但家长不允许进入公司。蹦床等项目一旦落地头部容易受伤,该区域每20分钟左右只有一名工作人员进入场地维持秩序。
不少家长告诉记者,一些儿童娱乐设施已经年久失修,无法及时维修。记者在济南部分商场发现,部分设施的安全锁生锈甚至开裂,部分需要接电源的“摇车”电线纠结外露。很多家长说,孩子在附近跑,不仅容易被电线绊倒,而且对电线和远处的电源也没有保护措施。一旦漏电,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许多设施的卫生条件也令人担忧。“我问过工作人员,对方说一般只有下班前整理干净场地才容易。”孙女士告诉记者,商场内的蹦床、滑梯等设施都位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很少专门清洗,更少定期消毒。
商家强挂“霸王条款” 监管工作陷“盲区”
记者调查发现,室内儿童娱乐设施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不少商家试图推卸责任,监管中也存在“盲点”。
——商家有“霸王条款”。在很多儿童娱乐区入口处的安全标识上,都有“本场所只提供娱乐设施,非因设施质量导致的安全问题,本店概不负责”等标识。一些店员表示,家长应对非设施质量造成的安全问题负主要责任。
山东新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新亮表示,根据法律规定,禁止商家以店堂告示、公告等形式单方面免除自己的法律义务。如果场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或因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引发安全事故,商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免责”招牌不仅不能免除责任,还是一个“霸王条款”。
——监管存在“盲区”。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根据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地方质监部门只负责监管“设计最大运行的大型载人游乐设施”
业内人士也表示,由于儿童娱乐设施在运营期间丢失,目前监管存在“盲点”,不少商家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设施的定期维护,这也是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
——后期维权难。许多孩子被室内游乐设施伤害的市民告诉记者,当出现安全问题时,大多数商家往往会推卸责任。但在维权阶段,一些部门之间往往相互推诿,维权路径并不顺畅,既能帮助公民处理纠纷,又能对商家施加压力,促使其推广服务。有关部门给出的解决方案一般只告诉市民向公安和消协求助,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起诉。
多措并举促儿童娱乐安全不再“淘气”
style="font-size:15px;">针对儿童娱乐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专家建议,商家应加强自律,完善安全保障措施。此外,还应从政府监管、社会参与、法律渠道等三个方面入手,逐渐形成一个权责明晰的儿童娱乐设施安全监管体系,让儿童娱乐安全不再“淘气”。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忠武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儿童安全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政府应建立专门针对儿童娱乐安全的监管渠道,例如明确各部门对此类设备的监管职责,从资质检查、执照办理到运营监管,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监管渠道。
相关专家建议,儿童娱乐安全是社会性的工程,政府部门可建立社会安全网络平台,覆盖学校、交通工具、旅游景区、娱乐场所等城市主要区域,任何人只要发现危害儿童安全的案例和隐患可立即拍下举报至这一社会安全平台。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共同监督的方式,使更多监管盲区、死角能够早发现、早处置。
此外,针对性法律法规亟待完善。王新亮说,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儿童娱乐场所的法律法规,这导致很多商家为节省成本并未真正遵守规定,消费者在维权时也遭遇困难。有关部门应专门建立健全针对儿童娱乐安全的法律法规,让消费者维权和监管者执法有法可依,让商家有法必依,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儿童娱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