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红参掺糖、App中恶意扣款程序、线上交易单平台等一批黑幕。
网上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餐厅
其实是没有证照的黑心作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外卖订餐网站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种美食。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订餐网站上看到的张明亮五颜六色的美食照片和整洁的厨具照片的真实性?
央视记者被聘为“饿了么”送餐员,很快就接到了一份名为“快客食”的送餐订单。网络上的店铺明亮宽敞,炉灶干净,菜品丰富。注册餐厅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某购物广场。然而,当记者点菜时,他被业主引导到通州区某小区的居民楼。网店明丽,但实际店铺是阴暗狭小的生产间,卫生不达标,甚至没有营业执照。这样一家卖羊头狗肉的店,在饿了么平台上可不是个例。
你的手机里可能藏了个“小偷”
App软件装恶意扣费程序
很多人都遇到过手机莫名充电的情况,可能是App软件内置的恶意充电程序。央视记者以一款专门为抢购火车票设计的应用为例。在使用这个软件的过程中,会弹出一个提示框,里面排列着一些类似于应用程序的图标。点击美颜视频的图标,手机上会立即出现一个安装界面。安装完成后,详细的电话账单显示,本次操作定制了20元的增值服务费。
根据工信部的要求,用户在申请定制的月订阅和订阅移动信息服务时,必须经过“二次确认”。然而,令记者不解的是,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手机上并没有收到用户确认的短信提醒和通知。
为什么会有一些隐藏在软件中的恶意程序偷偷扣费?扣费申请是如何欺骗用户,悄悄扣费的?其实这款软件内置了一个插件,使得手机上出现含有恶意扣款程序的广告弹出窗口。但运营商的扣费通知和确认消息被恶意扣费程序偷偷屏蔽。而且,这些扣费程序还通过后台偷偷给用户回复了一条确认消息。
刷出好信誉只要一千块
网络交易平台“点赞”有假
只上传了几张图片,没有真货,只要1000元,就能让新开的虚拟店提高它的口碑并获得好评?答案是单一平台。
其实早在2014年1月26日,国家工商总局就颁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为网络商品交易提供信用评价服务的相关服务经营者,应当通过合法渠道收集信用信息,坚持中立、公平、客观的原则,不得随意调整用户信用等级或者相关信息,不得收集信用信息。为了任何非法目的。”那么这些刷牙的手是如何逃避监管的呢?
刷单前,为了不引起淘宝的警惕,刷单主持人要求央视记者每月花360元与200名访客购买访客服务,以增加浏览店铺的次数。然后,以每单6元的价格,开始下单。通过旺旺刷手和记者聊天,然后给宝宝拍照,完成付款。这些刷子留下了他们的名字、电话号码和详细的送货地址。物流信息打不过这些客户的组织。一家名为“淘赞”的空包网专门发空包快递,有近十家物流公司供客户选择。注册会员后,没有快递来取货,每天可以在后台看到最新的物流状态。
令人惊讶的是,通过实验,只用了两个小时,一家刚注册没有任何真货的店铺,在刷手的操作下,卖出了275件不真实的商品,变成了蓝钻店。
通过刷榜快速提升网店口碑,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刷单客服也说电商平台是可以刷单的,只要是可以在线交易的大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