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李奕锴已经习惯了“京津冀”两头跑的工作状态。两个月前,济南科技金融大厦北京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中心)的落成,让济南金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更加关注。
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李奕锴谈到了自己的责任和压力:“我们依托济南市科技局、历下区政府等资源建设北京中心,探索济南科技金融模式在全国的布局。它的运作既是突破点,也是探路者。”
催生科技金融“济南模式”的金科大厦新平台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北京中心将扮演什么角色?
行业最好的在山东,为什么选择济南金科大厦?
5月25日,在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联网汽车创新中心主办的第八届国际智能联网汽车技术年会上,聚焦“自动驾驶”的北京巨星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焦点,其新一代高水平自动驾驶车载计算平台备受关注。
这一高成绩来自清华大学,因自动驾驶而被誉为“黄埔军校”。它的创始人团队几乎都是清华的学术暴君。巨星未来山东成果转化基地落在济南金科大厦。
从外部看,位于济南市史静东路9999号的金科大厦被一栋高楼包围,不明显,但核心竞争力令人印象深刻。
缺钱,躺在成长路上的中小企业,一方面融资难、融资贵;另一方面,成就很难转化。针对痛点,济南市科技局与历下区联合成立物化金科大厦,这是“价值评估融资担保科技信用投资基金成果交易”的独特融资新模式。他们希望构建科技金融“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打通创新链与金融链的连接通道,为科技创新插上金融翅膀。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萌芽的新R&D机构正迅速成长为新兴产业的强大引擎,改变着中国的创新模式。正因如此,三年前,科技部发文推进新R&D机构建设。
以金科大厦为实体的济南科技金融平台,肩负着新研发机构的重任。由山东省科技厅、济南市科技局、济南市历下区联动,由当地国有企业济南丽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既包含政府和企业因素,也包含科技和金融要素,引入“评、保、贷、投、易”的专业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
据科技日报记者获得的一项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金科大厦共评估专利1831项,评估金额6.8亿元;为240家科技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亿元;仅齐鲁银行科技支行累计发放技术贷款50亿元;此外,金科大厦孵化项目将得到山东金科风险投资基金的真金白银支持。
而这些正是行业领袖想要的。
优质项目“走出去”,高端资源“引进来”
见到山东金科生物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璐时,他正忙着细胞再生药产业链的布局。
他们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共同成立山东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创新中心;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建立再生医学联合实验室;美国生物与工程学院院士联合研发干细胞活化胶囊和免疫系统胶囊.
作为金科大厦的孵化器,这家新创企业“背靠大树乘凉”,在国内外获得了足够的资源。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时代,高qu
"6595527800172582157" mention-index="0">中科院、高校、企业等优质资源,将其移植到济南市、历下区,并发挥区域产业集群效应,实现人才、资本、产业的多向流动。科技金融的济南模式“走出去”,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着长久的酝酿,甚至一开始便写在了蓝图之中。
距离济南百公里之外的地级市聊城,传统产业底子厚,新兴产业待成长,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亟待新模式赋能。去年底,山东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聊城中心项目落地,标志着科技金融的济南模式展开羽翼,服务兄弟城市。
“济南模式”墙内开花,墙外也香,让聊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培国发自肺腑地感言:你们在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体系、动能转换支撑体系、金融科技企业孵化加速体系和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体系搭建等方面成效显著。
对于该项目的落地,他和同事们寄予厚望。
实力源于努力。作为济南科技创新改革的“试验田”,科金大厦被赋权在多个领域深度探索。
比如这里打造的“1+6+N”平台剑指科技成果转化。其中的“1”是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这是一个全国量级的资源库;“6”为科技成果评估鉴定、挂牌交易、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园区落地、技术经纪业态培育服务项服务,它们是挖掘资源库的手段;“N”为服务目标,是众多高校院所、研发机构、创新平台。
“1+6+N”搞活了,效果便出来了——把技术成果“聚”起来,让金融资本“转”起来,使产学研“联”起来,将创业企业“孵”出来。
记者了解到,面对着旺盛的需求,科金大厦在施展拳脚时,也面临着物理空间捉襟见肘的现实难题,而“扩容”已被提上了议程。期待他们在新时代里有更大发展。
记者 王延斌
来源: 科技日报